龜老等獸族強者從一開始就有計劃,而且是在對那陣法規則運轉,有過推衍和計算之後製定的計劃。
獸族並非是完全不懂符文陣法,隻是它們天生沒有這方麵的優勢,想要在符文陣法一道上達到極高的造詣,存在了巨大的困難。
人類武者可以從小學習符文陣法,雖然會耽誤修行速度,但是如果符文陣法達到一定高度,同樣能夠獲得各種資源的傾斜,以及所在勢力或家族的大力培養。也就是說不光宗門勢力會加以培養,所在的家族同樣會將其作為家族種子進行培養。
有些天賦不錯的人,在得到大力培養和豐厚資源後,修行速度並不會落後太多,再加上掌握符文陣法,本身也同樣具備不俗的實力。如果修行速度太慢,可隻要符文陣法方麵水平不差,未來同樣會是勢力和家族的重要人物。
這裡麵就涉及到一個重要的環節,那就是一方麵要有天賦,一方麵要從小培養。
所謂的天賦主要在於精神力強大,以及對於規則之力變化的感知,而這些往往是天生就擁有的,後天很難改變,除非修為達到凝念期以上。至於極少數成功完成規則灌體,誕生出來就擁有不錯天賦的,畢竟是鳳毛麟角般的存在,如今連古荒之地都廢除使用這種方法。
少數人類天生就擁有一定的精神力,少數人類天生就對規則之力敏感,而同時具備這兩個條件的,其稀少程度可想而知。
可是對於獸族來說,它們之中,雖也有天生就擁有感知規則之力變化的水平之人,可是卻罕有天生就精神強大的存在。主要原因在於,獸族在未完成化形之前,精神力修煉會受到或多或少的限製。
哪怕就像是鳳雀一族,天生就擁有感應和影響規則之力的能力,可是它們同樣需要化形之後,才能夠讓精神力水平得到真正提升。至於其它獸族,再難以擁有鳳雀一族,那麼強大的感知規則能力。
至於從小培養,這也是學習符文陣法的一個必要條件,人在孩童時期更加單純,就如同一張白紙般。符文陣法契合天地規律,所以更加乾淨純粹,如果學習就需要乾淨純粹的環境,就像是在白紙上書寫的內容,才能夠更清晰的展現出來。
人一旦成長起來,心思就逐漸變得複雜,同時各種情緒也會反過來影響心思。這樣的人就像是有了一定內容的紙,再繼續往上書寫,就會顯得混亂,這也是年紀越大,學習符文陣法越困難的主要原因,受到各種影響後的結果。
弱小的獸族心思的確單純,但同時也太過簡單,很難學習和領悟複雜的符文陣法,這就形成了一種矛盾的死循環。擁有一定智慧的獸族,必然要上了一定的年紀,而年紀小的又沒有智慧,想要滿足學習符文陣法的條件太過艱難。
如此一來從天賦和年紀這兩個方麵,獸族學習符文陣法的條件就被限製住了。但是這並不表示,獸族就不能學習,隻是學習符文陣法所能夠達到的高度被限製,同時學習符文陣法的效率太低了一些。
龜老和龍蛟就是少數選擇學習符文陣法的獸族,而它們為此付出的努力,已經不是普通人類所能夠想象的。
比如左風從學習符文,到第一次嘗試構建小陣,前後加在一起用了大約兩周左右,這幾乎是其它人類所達不到的,因為除了天賦之外,左風在很小的時候就完成了凝聚念海獲得念力。
至於大部分人類,從學習符文到第一次嘗試構建小陣,短一些的在兩三個月,長一些的大約在半年左右。即便是當初的幻空,也用了差不多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才走完了這個過程。
當獸族開始研究符文陣法的時候,它們從學習符文到第一次組合成陣法,最短的都需要十數年,而長一些的數十年也都不在少數。
漫長的學習過程,會導致最初學習的許多符文,逐漸的被遺忘,遺忘其屬性和具體結構。畢竟學習的最佳方式就是使用,而長時間無法使用的結果,就會導致遺忘。
因此獸族強者在學習符文陣法時,最為煎熬和困難,也是大多數選擇放棄的主要原因,就是一個符文,可能在數年間反反複複地學習許多遍。
龜老和龍蛟屬於那種意誌堅定,且相信獸族就應該學習符文陣法的少數,而它們也用實際行動,貫徹了自己對於符文陣法的理念。
它們兩個之所以會堅定地學習符文陣法,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們本身擁有天賦能力,可以感應到規則的變化。不光是天地之中的規則變化,同時還包括了陣法當中的規則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