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很簡單,林海之所以靈機一動,是因為他想了起來,現實中,就有一個完美解決了四通道回路庫倫力場發生器不乾擾問題的方案——
轉子引擎!
這個由菲加士兩個世紀前提出概念,如今誕生在他這樣一個貧民窟走出的少年手上的引擎,單論輸出能量級彆,已經無法追上這個世界的需要。轉子引擎的能量輸出,哪怕是發展到第二代,和主流引擎之間的差距仍然存在。
這不足為奇,主流引擎技術都經過了無數次的發展,前前後後不知道多少資金人力投入在這裡麵進行改進,發生一代又一代的蛻變,才到了今天這樣的地步。
轉子引擎畢竟起步晚了兩百年,再想要迎頭趕上,不是沒可能,畢竟現在有很多後人的眼光布局技術,可以縮短追趕路途,但需要投入的力氣,仍然很是巨大。林海和林字營的科學家所研究過,林海花費了十萬鷹鎊製造了第一代轉子引擎。林字營投入了五千萬鷹鎊,製造出了第二代轉子引擎,但是接下來,如果想要轉子引擎發展到第三代,也就是說不遜色於現在主流民用引擎的地步,那麼這上麵要投入三十億鷹鎊!
三十億鷹鎊啊!這可是從前的林海根本想都沒有想過的數目。
當然,現在的林字營今非昔比,簡直是用各種方法斂財。1984號空間站的旅遊項目,一個月進賬五千萬鷹鎊,林字營在公共星域建立的科技公司,也在不斷售賣林海閒處鼓弄的專利產品給域外星域,據說公共星域那些上層富豪,偏愛林海利用清遠學院重點實驗室設計的陸航車大功率引擎。這些引擎被大批采購過去,改裝在他們的個人車輛上麵,動力排山倒海,也不參加賽車,就愛在一幫豪門飆車圈子裡飆飆玩炫耀,所有那些從宇宙間知名公司訂購過來的超級跑車,似乎都被林字營出自專業軍事思路的大馬力輸出引擎蹂躪得抬不起頭來。
後來導致林字營改進的每一個型號陸航車引擎,都被來自公共星域的富豪權貴訂單給排滿了。
林字營不出售資源,這是林海的思路,潘朵拉行星雖然是一個富集資源之地,但坐吃山空。資源遲早會有被挖乾耗儘的一天。所以他更傾向於利用科技產品賺錢。不少的發明,也是林字營財政重要來源之一。
初步估計,林字營目前一年的淨收入水平,大概在十億鷹鎊。林字營建立三年來,從無到有,這已經算是飛速的成長了,但是,要是說一口氣大手筆投入三十億鷹鎊來發展第三代轉子引擎……林海還沒有那種氣魄,說到底仍然是缺錢啊!
林字營幾千號要養,手頭上幾十架戰艦要維修,還計劃未來擴軍……而且至今為止,林字營尚沒有護衛艦級彆的艦船,在類似於黑市的宇宙“原生態”市場,一艘基礎配置的護衛艦,少說也要一五千萬億鷹鎊,這還不加各種選裝配置,高速“針刺”導彈五十萬一枚,等離子標準口徑重炮就要價三百萬。循跡係統,近防係統,“金剛盾”高等能量罩發生器,舒適性配置的“安穩導航躍遷係統”等等,各種讓人流口水的配置弄下來,妥妥過了兩億鷹鎊。
而一艘驅逐艦,起步就是五億鷹鎊,七億才算擁有強火力。林字營目前積累一年的家當,也就夠一艘驅逐艦的。打打空賊式的遊俠戰爭,當然足夠了。但要知道,林字營如今已經被納入大鷹帝國。他們麵對的,可是擁有無數支聖象級艦隊,軍事實力雄厚過鷹國的西龐!
西龐人的一支聖象級艦隊,等同於大鷹帝國兩個巡洋艦編隊,一個巡洋艦編隊,標準配置是三到七艘巡洋艦,十到二十艘驅逐艦,以下還有護衛艦,突擊艦等等中小型星際戰艦。
而這場侵略戰爭的西龐人,帶來了十多支聖象級艦隊……所以費遠星不能丟,費遠星這樣的戰略主星一旦淪陷,西龐人的太空戰場,就將是優勢,擊敗了鷹國艦隊後,這些艦隊,將長驅直入鷹國本土,那就是災難。
轉子引擎目前趕超主流民用引擎還要大量投入,而彆忘了,民用引擎之上,還有軍事用引擎,那是遠遠超過民用引擎擁有可怕能級的!
轉子引擎想要趕超上去,達到軍用的地步,又要多少投入?三百億,五百億,一千億?說到底,想要迎頭趕上,仍然差著天塹鴻溝!
但是,這並不代表著,轉子引擎不能通過另外的方式,散發它的強大存在價值。
這就是作為新式四通道引擎的主體,可以容納強庫倫力發生器的結構裝置,在這種裝置下,強庫倫力發生器會完美引導晶石激發態中子束形成空間場反應堆。
轉子引擎,就完美的成為了新反應引擎的外殼!
林海運指如飛,在虛擬的空間中,數據不斷從他的隔空虛點中流淌而出,在擬真艙內的好處就是,他隻需要一個念頭,他甚至可以把一整個國家圖書館搬在他的麵前,裡麵所有的書籍數據,供他予取予求。
這些天裡麵,林海就在做這件事!
在家族人的眼裡,他像是丟了魂一樣,每天來往於擬真艙和臥室之間。
在完成了最後的模擬運算之後,林海現在在虛擬世界的形象就是一個在書寫台前的大叔,他的麵前書桌上,摞著厚厚寫滿無數數據的稿本,他挽了挽袖子,在做完最後一個運算之後,手在桌麵上一抄,就將所有的稿件收攏起來,然後這些稿件變成了一團發著亮光運動的圓球。
這是打包起來的數據。
他在這裡進行的火種一切研究,嚴格來說都是以準聖殿騎士的身份在進行研習,而火種科技是國家寶藏,所以他的這些數據,無法帶出這個空間,當完成一項之後,隻有唯一的路徑。
當然,林海大腦裡已經完全記錄了所有的研究過程和內容。
他很好奇這些數據會交到哪裡……因為林海很清楚,他所做的研究,意味著什麼。
他手指在打包的數據上下劃,彈出來的收件處,竟赫然寫著清遠學院——“秋水研究所”。
對上了!
這些數據的去處並沒有對林海保密,大概是因為他對這求解火種的虛擬世界有很高的權限。其實也說得過去,因為他已經完全掌握了火種碑文的內容,未來說不定還要成為他所作出這些數據的最終解釋權擁有人,這些數據的去處,對他毫無保密的道理。
數據去處是鄭秋水。清遠學院五人委員會之首,清遠學院隱藏在幕後的實際控製人鄭秋水。
原來如此!
在帝國學術界,論能量學和工程學的權威性,扳著指頭能數的過來的人,清遠學院的鄭秋水就是宗師級彆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