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異種還慢慢地學會了‘預定’一些殘骸,它們會事先跟蹤上一些接近水球的生物群體,等它們被摧毀後,就把它們的殘骸帶回去。
而這些殘骸被收集的越來越多,原本什麼都沒有的虛空也變得‘熱鬨’了起來,變得像是一個……虛空的垃圾場一般。
這個時候,它就差不多能稱為……廢墟了。
但是,異種的目的……並不是製造一個堆積殘骸的廢墟,它們帶回來的殘骸不會簡單地堆積在那裡,而是由在原地待命的另外一群異種開始把這些殘骸擺好位置。
它們挪動殘骸的位置,把它們按照任務的描述擺好,慢慢地組成一個球的形狀,同時,那些器官也會幫忙,控製著引力的平衡使這些殘骸不到處漂浮碰撞,並保持著固定的位置。
異種就這麼慢慢地組裝著那些被收集回來的殘骸,不過,它們的組裝隻是在最初進行而已……它們組裝到一定程度之後,它們的組裝任務就消失在了它們的思緒之中。
也就是說,它們不再需要參與組裝了,接下來所有的組裝都會‘自動’地運行起來。
準確的說,是全由器官來進行控製,當殘骸堆積到一定大小,器官就開始完全控製這裡的情況,異種則不需要參與,不過異種的收集東西任務還是沒變,它們要持續地從外麵帶來大量的殘骸。
偶爾,異種帶回來的殘骸內會夾雜著一些在水球毀滅之後幸存的生物,這些生物被帶到了廢墟之中,並且依賴自己的能力繼續活下去,成為了這裡的居民。
在大量的殘骸被收集回來之時,器官也開始控製這些殘骸開始新的一輪組裝。
異種並不清楚組裝細節,但它們也會覺得好奇,所以會觀察整個組裝過程,它們發現那些被收集回來的殘骸都會慢慢地飄浮,聚集到它們最初堆起的球形附近,並平均地分布在球形表麵,開始慢慢地增大整個球形的體積。
但與此同時,球形的內部卻出現了另一種變化,原本球形的內部是‘實心’的,也就是大堆殘骸組成的,而這些殘骸卻在裡麵開始變得分散,它們有很多從球裡被……擠了出來。
球的表麵開了很多個洞,球內堆滿的殘骸就會從這些洞飄出,並且附著在球的表麵上。
這也使得球的內部變成了一個空心結構,裡麵還保留著不少殘骸,但是它們都很零散地分布著。
球內形成了一個廣闊的空間。
而異種就隻是觀察著,它們沒有參與進這個構造過程中,隻是在不斷地為增長球的體型從外麵收集大量的材料。
雖然收集速度比之前要快,但整個過程還是相當的漫長……
異種在收集的過程中,也看著球形因為殘骸的聚集而越來越大……就好像一個正在持續成長的生物那般。
與此同時,和異種在一起的那些器官也開始……移動了。
它們原本是被異種保護住的,不過它們卻開始自己活動起來,這些器官自己向球的方向飛了過去,然後落在了球的表麵,讓由大量殘骸組成的球之地表慢慢地掩埋自身。
異種沒有做什麼,因為它們腦中的任務告訴它們……不要去乾預這些器官的‘自我行動’。
雖然異種會自己想很多事情,有自己的智力和思維,不過它們是絕對遵從腦內任務的命令的,所以它們什麼都沒有做。
然後,時間就這麼流動著。
球體隨著異種的收集變得越來越大,異種也很久沒有看過那些器官了,但它們還是持續地觀測著球體的表麵,在某個時候,它們發現球的表麵有了變化。
這顆球的地表看起來原本像是大量的零碎物拚湊在一起,之間有著數不清的縫隙,但是,忽然在某個時候異種就發現那些縫隙消失了。
原本看上去是零碎物組成的地表,在這一刻好像變成了一個……整體。
因此,這顆球看起來也像是一顆……翻滾者。
在球上有著各種各樣的地形和山脈,它完全擺脫了之前那種殘骸組成的麵目。
這時,異種收集回來的許多殘骸物質,也不會全都落在球的表麵上混合進去了,而是有部分會在球的表麵上飄浮著,並不混進球內,不過也有部分會混入球內,使得球的體型繼續增長下去。
在這之後,又過去了很久很久……
到底過去了多久呢?似乎異種並沒有去計算。
它們原本那顆小小的殘骸球,最初就隻有幾百米的直徑。
但是現在,它已經成長為了數千公裡直徑的龐然大物,它成為了一個……新的世界。(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為什麼淘寶天貓無法還價了?真相讓人驚歎!加微信hh8899838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