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最初也不會傷害彆的生物,而是去尋找那些可能絕望的生物,並等待它絕望死了後,就吞噬它的絕望。
簡單的說它們像是食腐生物,等待一個生物死亡,然後吃它們的屍體。
在不可預見之地裡,這種行為還是能讓它們活下去的。
因為,在那裡有著一些被稱之為‘巨大意識體’的生物。
它們非常的巨大,類似於一個巨大的腦子在虛空飄浮著,而這種生物據說很‘多愁善感’。
它們經常會擔憂一些和自己無關的事情,情緒很容易產生波動。
這些巨大的意識體生命很漫長,它們的生命過程通常是在很大的範圍內到處遊蕩。
同時它們也會對周圍彆的各種生物的情況進行各種想象,判斷等等。
最後,它們慢慢地會變得消沉,主要是因為,這些意識體總會覺得周圍的生物沒有希望什麼的。
它們在生命的最後,通常都是對周圍的一切失望,並在絕望中慢慢死去。
當時的娃娃就在它周圍等待著,直到這個意識體死亡後,它們才開始吞噬它產生出的那些‘絕望’。
但跟著彆的生物的生活總是不太穩定,有些時候巨大意識體並沒有絕望,這讓不少一直在期待著下一餐的娃娃滅亡。
有些時候,它們會試著讓彆的生物絕望,但是作用不是很好。
它們影響不了巨大意識體,因為巨大意識體是很清楚它們是以絕望為食的,也無所謂這些娃娃在做些什麼。
意識體隻有自己覺得應該絕望,才會絕望。
至於彆的生物……那就不太清楚了,當時的娃娃主要就是跟著巨大意識體。
但一直沒什麼特彆的發展,這樣過去了漫長的歲月,直到……它們在某個時候發現了這個地方,也就是希望空間。
希望空間的絕望更為的‘純粹’,當裡麵的意識在滅亡的時候,它們所誕生的純粹絕望,可以誕生出大量的……娃娃。
接著,它們就開始在這裡吞噬希望空間。
而它們這種行為似乎對不可預見之地邊緣造成了一些傷害。
雖然說它們損壞的範圍對整個虛空來說是非常小的,但是還是造成了損壞。
有些生物注意到了這件事,並開始對此進行調查。
注意到這件事情的生物,主要是那些遊蕩者。
不過它們沒有過於乾預,隻是在對娃娃進行研究。
後來,它們試著潛入娃娃的群體內進行調查。
最初它們是沒有發現這些娃娃就是跟在巨大意識體周圍的那些像食腐生物一樣的小生物。
因為,娃娃它們進入希望空間的方式並不是直接進入,而是讓自己的‘後代’但誕生在了希望空間裡,使得空間裡原本就會產生的一種生物,也就是脫離者變成了它們的後代。
這類似於一個爾什民用自己的核信息影響了一個彆的物種比如猩猩,然後這猩猩的後代就成了爾什民,不再是猩猩了。
實際上脫離者已經不是脫離者,而是這種……以絕望為食的生物後代。
而且它們的行動也變得和以前完全不同。
以前它們是一種消極的,被動等待的生物。
現在則非常地積極,好像不斷地侵蝕著這些空間。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