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在這個時候,煙雲注意到了另外一點,這雖然從來沒有被遺忘過,但也從未給真正地認知過。
有不少生物對這裡感興趣並調查這裡,但是它們最多隻是調查到了一點表麵信息。
雖然說這裡麵也有遺忘堅守者的功勞,大多生物調查了一點就被它們追殺,但也有些生物成功地躲開了它們,研究了不少東西。
作為首領的煙雲,它本身的能力和組織彆的成員相比要強大很多,它最初一直在獵殺著那些躲過普通成員攻擊的生物。
而在某個時候,煙雲放過了幾個生物。
這幾個生物有著較強的逃躲能力,雖然它們沒躲過煙雲的偵測,但煙雲沒有攻擊它們。
它當時忽然冒出了想法,想觀察它們一陣試試。
這些生物隨著它們的調查進度,也越來越深入建造者的殘骸深處。
最後,它們都死了。
理由也挺簡單的,就是因為難以忍受深處感受到的恐怖。
越深的地方,就越能遇到更多恐怖的東西,而這個地表是類似結晶結構的房間,則是一個非常恐怖的地方。
然後,煙雲就開始轉為觀察而並不是殺死那些躲藏能力較強的生物了。
在那之後它也觀察了不少生物,這些生物有些是好奇,有些是單純覺得研究建造者能找到離開拋棄之地的方法。
但它們都在研究到深處的時候死掉了。
這讓煙雲產生了一個想法,也許它們根本沒有必要建立什麼遺忘堅守者這種組織。
畢竟任何生物都會調查到最後而死。
不過它們的組織似乎也不是完全沒意義的,畢竟有可能來調查的生物源源不斷,導致這裡一直難以被遺忘。
煙雲當時還有個疑問那就是拋棄之淵到底想做什麼。
如果認知能讓拋棄之淵生長,那為什麼它那麼難以被認知
實際上完全認知它的難度,好像和完全遺忘它差不多。
煙雲有這種想法主要是它一直認為拋棄之淵是一個正在等待複蘇的生物。
實際上不可預見之地裡有不少這樣的生物,它們死亡後不是完全死亡,它們在某種情況下會重新組裝。
拋棄之地似乎在避免自己被認知,也在避免自己被遺忘。
後來,煙雲就脫離了它自己建立的組織,或者說是把自己給隱藏了起來。
最初還是有不少成員奇怪它到哪去了,而在組織成員的更替之下,新的一批成員們都是不知道煙雲的。
接著煙雲就開始研究認知了。
它想知道,如果完全認知拋棄之淵會怎麼樣會讓它立即複蘇還是會產生彆的情況
它自己也是無法研究的,雖然它對恐怖的抵抗力比一般生物要高。
因此它一直以來,主要都是想通過彆的生物來認知拋棄之淵。
發現可能性比較高的生物,煙雲就會試著引導它,讓它去進行更多的研究。
當然一直都沒成功過,直到現在,它才看到了可能。
它總算是發現了真正可能的認知者。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