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有一顆絨球已經順著隧道往下走了一千多公裡。
每過數公裡,都能見到一群矮荒民的居所,每一群都比上麵的更加多血液。
到了一千公裡的深度,琳發現這裡居住的矮荒民已經完全和接近地表的那些不同。
接近地表的那群對爾什民來說類似一群恐怖的乾屍,而深層這群則非常符合爾什民審美。
它們還是很矮,不過體內充滿了血液,皮膚看起來光滑飽滿,而且顏色是爾什民皮膚的正常顏色,加上一頭有光澤的長發和巨大的眼睛,琳覺得它們很符合爾什民的喜好。
隻是,這群矮荒民有這麼正常,主要是它們的城鎮建立在神經柱上。
在這個地下洞穴,可以看到一根粗達數十米的巨型柱狀物橫穿而過,所有矮荒民建築都是建立在這根柱狀物上,準確的說是黏在上麵。
這的矮荒民從來不出去外麵接觸混沌,它們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啃這根柱狀物。
當然這裡沒有晝夜,但矮荒民有個作息輪回,在建築裡休息完它們就出來啃,然後休息。
這根柱狀物是它們的地基,也是它們的食物。
而它實際上,是巴士神經結構乾枯的巴士神經。
琳用絨球檢測過後,發現這根柱狀物是巴士神經的一小部分,不過裡麵缺乏了很多成分。
包括了最主要的,傳遞巴士意識的一些物質,它們好像從裡麵被挖了出來,不見了。
因此這個巴士神經就像乾枯了一樣,沒有任何的意識。
不過對於矮荒民來說不是枯的,它們可以通過啃這根神經來獲取血液。
神經內是沒有任何液體的,咬起來就像啃沙礫一樣,但矮荒民將神經的碎屑吞入腹中後,就會在它們體內發生混沌轉化。
也就是從原來的碎片變成液體一樣的東西,成為矮荒民的血液。
因此這裡的矮荒民一個個看起來都很飽滿。
隻有在這個一公裡深度是如此,因為神經隻延伸到這裡。
上麵那些矮荒民一層比一層枯瘦,實際上就是它們沒神經啃,血液慢慢流失的緣故。
這些血液會隨著它們的活動損耗掉,需要持續補充,這點倒是和普通細胞生物一樣。
即使如此,矮荒民也在不斷地向上移動,到了接近地表它們已經幾乎完全乾枯掉了。
這也是上麵的矮荒民不斷進入混沌但依舊有龐大數量的原因,因為下麵在持續補充。
顯然,往深處走,就能知道它們的源頭到底是哪。
這些生物看著挺象是啃噬巴士神經的寄生生物,到一千公裡以下時,就經常能見到地洞的牆上突出來的巴士神經,以及建立在巴士神經上的矮荒民村子。
它們看起來完全不具備威脅巴士的力量,它們相當脆弱,和爾什民幼崽差不多。
絨球一直往深處,直到差不多三千公裡的時候如果是普通的翻滾者,這裡的環境是一個處於劇變和高溫的地方。
這裡依舊還是原來的樣子,隻是有了水源。
這個地下區域,琳看到了很多水池,以及泡在水池裡的一些熟悉的生物。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