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當空間錨進來之後,吞噬之域便再度開始移動。
但移動的方向有所不同,之前它是在追擊創造之海,而現在則在往另一個方向移動。
這個方向似乎和空間錨的思想有關係。
空間錨本身有著很多的思維,琳在它的地表上探測時候,就發現這些思維都在不斷地被凝聚成塊擠出來。
這並不是空間錨想交流什麼的,而是現在空間錨有另外一個生物在控製,所以它想試著把原本的思維或者說記憶數據什麼的給去除掉。
原本在正常虛空裡做這種事情是不會有什麼特彆的情況發生,隻是把老舊的數據刪除掉而已,但是在吞噬之域裡這麼做的話,則會出現現在琳所看到的情況記憶數據凝結成這種塊狀物從地表上擠出來。
因此琳也能通過這些東西知道製造了空間錨的這種自稱星理者的生物經曆了些什麼,以及找到了什麼樣的虛空真理。
它們所找到的虛空真理就是旅遊。
在星理者的觀念中,它們不認為虛空是分開來的,就像是琳現在見到的很多種虛空它們認為是一個整體不同的虛空隻是這個整體的不同區域而已。
雖然說它們那個時候沒有發現太多的虛空,不過這種說法也挺有趣的。
然後它們認為這個整體一直在膨脹,就和琳認為虛空像是氣泡差不多,它們認為整體也是個巨大的氣泡,會不斷地變大。
最後它將爆裂成很多個小泡泡,也就是變成很多個虛空。
大多數的泡泡會留在原地,但位於邊緣的泡泡則會飛出去,向著整體之外的區域移動。
更遠的地方有些什麼就不知道了。
星理者非常想參與這趟旅途,它們也認為吞噬之域是有可能讓它們達成這趟旅途的,因此它們最後是打算控製吞噬之域前往它們認為最邊緣的那個虛空。
然後星理者便打算進入長久的沉睡狀態,等到最後的整體虛空爆裂的時候,它們就能搭乘上最邊緣那個有可能飛出去的部分向著未知的深處前進。
雖然它們探索的虛空部分實際上非常的少,但卻很相信自己已經了解了虛空的整體,並相信著自己能通過這種方法展開未知的旅途。
當然最後失敗了,不過這個想法還是很有趣的,琳也覺得有必要找一找它們所說的邊緣到底在哪。
這些星理者的記憶數據並不是很全麵,不過琳能大體知道它們探測虛空邊緣的方法,主要是它們想在吞噬之域這裡造出一些裝置來進行探測。
而琳打算把它們像完成的這個裝置造出來。
不過就目前來說需要先解決一下當前的情況。
那就是位於空間錨裡的這個控製它的生物。
琳原本打算往空間錨的內部深入,但空間錨的抵抗還是挺激烈的,雖然說一些絨球在它的地表上沒有遭受到攻擊,但想往內部挖掘的話,就會發現地表上的黏土中有著大量的金屬微生物,它們會瘋狂地圍攻所有試圖鑽進去的東西。
雖然說琳可以擊潰這些微生物,但琳覺得可以利用一下這裡的規則那就是通過思維組裝一些東西。
這裡的拚湊者都是因為外來的思維數據形成的,琳經過一些測試,已經發現了什麼樣的思維數據會形成什麼樣的東西。
因此琳可以通過一些兵種在巨腦上製造出思維數據,就能直接在空間錨的內部構造出一些琳想要的東西。
想著,琳便開始讓在巨腦上的兵種對著巨腦輸入一些數據。
這些兵種可以製造出類似吞噬之域從外麵收回來的思維數據,因此它們也會在這裡生成特殊的拚湊者。
琳通過調整輸入的思維數據,能夠確認這些特殊拚湊者的生成位置,以及大體形態。
在琳輸入數據之後,很快就接收到了一些信息,這些信息來自空間錨的內部。
看來算是已經成功了。
琳輸入的思維數據讓空間錨內部生成了一些拚湊者,它們已經被琳設定成在出生的那一刻就迅速地觀察周圍環境,再把這些環境信息發送給琳。
接著,它們就會被空間錨內部的微生物粉碎掉,但隻在那之前它們已經能觀察並發送信息過來了。
琳還不能很穩定地控製這些拚湊者生成的位置,但隻要製造多了就能了解空間錨內部整體情況。
空間錨的內部大體上像是一些大型機械內部,有著很多複雜的機械結構。
而琳比較在意的是裡麵除了這些機械結構還有很多類似漩渦的東西,準確的說是一些黑色的漩渦,它們都有十多米的直徑,遊蕩在機械結構之間。
發現它們之後,琳也知道了控製空間錨的到底是什麼。
它吞噬之域之前發現的強大的生物意識之一,而且也是琳在意的那個意識。
就是那個渴望一切都消失的意識。
吞噬之域一直在檢測著虛空中的各種意識,裡麵有一些強大的生物意識,它就是之一,這個意識比較特彆,它很渴望琳模擬裝置預測的那個結果。
一切都消失的一乾二淨。
由於琳弄出來的臨時拚湊者也能檢測到它的情緒,所以能知道在空間錨裡的漩渦就是這個強大意識在控製著的。
即然如此,琳覺得虛空失蹤事件可能它才是元凶。
或者說它並不是造就失蹤的主要凶手,但至少它會推進這個結果,但這個生物到底是個什麼生物呢
它控製了空間錨的目的應該就是抓住吞噬之域,然後試著用這個來做些什麼。
在琳調查的時候,琳發現空間錨已經幾乎消滅光了周圍圍攻它的拚湊者,並向著巨腦方向移動。
雖然拚湊者一直都有在生成,但實際上它們比較隨機,不是每一個生成的都會立即去攻擊它,所以它們很快就無法阻止空間錨了。
即然如此琳覺得有必要親自挖開這個空間錨去檢測裡麵的意識。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