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個看著過,夏禹不得不承認,光是通過這裡寫的資料,這每一家公司情況都不錯,雖然暫時沒看見在後世著名的公司,但是並不代表這幾年這些公司經營情況不好。
再說了,雖然夏禹記憶雄厚,但也隻記得一些後世知名的公司,島國的公司這麼多,稍微小一點的公司記不到名字也正常。
夏禹帶著平常心,繼續往下看。
當看到最後一個時,夏禹目光一凝。
十、島國津村株式會社,成立於1893年,八十多年來致力於漢方製劑的科學化研究,以生產高質量漢方產品及新藥為目標,於1924年設立了島國唯一一所生藥研究所“津村研究所”以及“津村藥用植物園”……
沒想到還翻到了這麼一家公司!而且後世島國中藥領域第一的津村製藥此時還沒有上市!
夏禹眼睛微眯,眼中星河流轉,回想起了很多令華夏人尷尬和憤恨的信息。
這家公司,也許許多人沒聽過,但是這家公司卻是讓廣大華夏人尷尬的存在。
津村製藥,島國最大的漢方藥生產研究公司,漢方藥即是中藥!
中藥在華夏名聲並不好,有很多種原因導致,比如藥材的質量、標準化的生產製藥流程、中醫培養的困難等等。
但是在島國,漢方藥卻被島國人奉為養生的好東西,從五、六世紀中藥傳入到過後,島國人就逐漸形成了服用中藥的傳統,比如在島國奈良東大寺的正倉院裡,就珍藏著1200年前的沉香等名貴藥材。
島國人認為漢方藥可以改善體質,相信漢方藥能醫治未病之病,主要用於防治高血壓、高血脂等生活方式病,以及術後的輔助治療。
在島國,89的醫生都開漢方處方藥,足見漢方藥在島國的流行。
島國還先於華夏建立了中藥的現代化製藥標準,令人尷尬。
反倒想想中藥在華夏的地位,就令人忍不住恨鐵不成鋼。
甚至很多華夏人,千裡迢迢跑到島國去買漢方藥帶回國,卻不知島國的漢方藥,不光是藥方,還是藥品的原材料,大部分都來自於華夏。
這裡麵藏著的東西,就打有些華夏人的臉了。
在中日建交後,以津村製藥為首的漢方藥公司,就開始派人進入華夏,以極其低廉的價格去搜集華夏各地的中藥古方,這些都是千年流傳下來的精粹,卻被島國以幾千幾百甚至幾十塊的白菜價買走。
後世島國津村製藥生產的兩百多種漢方藥、包括處方藥和非處方藥、種類占到了市場占有率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而這些藥的藥方,大部分都是來自於華夏,後世華夏的製藥公司要生產這些藥品時,還必須向津村製藥交保護費,關鍵是一些重要的藥品,還不授權給華夏的製藥公司。
除此之外,還有一項數據極其刺眼,那就是中藥最關鍵的藥材種植基地。
島國地小生物種類少,而華夏地大物博。
島國很多漢方藥都必須從華夏進口原材料,為了解決這個弊端,津村製藥就想到了直接在華夏建設ga(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藥材種植基地,從源頭控製質量。
光是津村製藥在黔州和桂省兩地就擁有七十多處ga基地,反觀華夏,同仁堂是擁有最多ga基地的重要企業,到了後世卻隻有八處。
八處和七十多處,差距有多大?
從源頭就被彆人遠遠落下了!
用華夏的藥農和基地給他們種藥材,用的也是白菜價從華夏買的藥方,最後反過來賺華夏的錢,島國還把中藥拿去申請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一切,多陰險!多不要臉!看了都令華夏人憤怒!
而津村製藥這家島國最大的漢方藥公司,就是罪魁禍首。
中藥的例子還不是個例,在鋼鐵、汽車、化工、金融等等領域,島國人都陰險地算計著。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眾號看書還可領現金!
不過這也沒辦法,這個年代,華夏沒什麼經驗,還在摸著石頭過河,島國人以有心算無心,根本防不勝防。
不過還好現在被夏禹發現了,津村製藥的行動才剛開始沒多久,夏禹還有充足的信心,有多種辦法解決,同時拿下這個賺錢的行業,也為華夏守住一個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