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強大亨!
確定目標之後,夏禹立刻從公司的精英中抽出一部分,組成了一個完整的收購團隊,開始全力搜集目標的詳細資料。
針對性獵聘到的這些精英,許多都是在舊金山或者矽穀的資本管理公司、或者風投公司任職過的,對於近幾年風投領域的消息十分靈通。
僅僅五天時間,基因泰克公司的詳細資料便搜集出來了,呈到了夏禹的辦公桌前。
基因泰克公司隻是簡稱,公司全名美國基因工程技術公司。
這家公司成立於1976年4月7日,現駐地在舊金山。
在後世,基因泰克公司可以算是美國曆史最久的生物技術公司,在規模和實力上,僅次於安進公司。
隻不過在後世,基因泰克公司被瑞士羅氏製藥集團收入旗下,後者於1990年出資21億美元收購了基因泰克公司百分之六十的股權。
到了2009年,瑞士羅氏製藥集團再次出資約四百六十八億美元收購剩餘的百分之四十的股權。
也就是說到了2009年,基因泰克公司就被估值超過一千一百億美元。
基因泰克公司未來無疑是極其輝煌的,但是現在,它還隻是一家成立了三年多近四年的年輕公司,並未上市。
基因泰克公司能夠成立,並在一直虧損的情況下順利發展至今,風投公司功不可沒。
最開始,是由一家名為科萊勒·帕金斯的風投公司的合夥人,年僅27歲的羅伯特·斯萬森,與加州大學的生化學家、dna重組領域的奠基人、1976年諾貝爾獎金獲得者赫伯·玻伊爾教授一起建立基因泰克公司。
當時羅伯特·斯萬森向公司爭取到了十萬美元的資金,赫伯·玻伊爾教授則拿出了兩點六萬美元積蓄,作為回報,科萊勒·帕金斯公司獲得了百分之二十五的股權。
然後到了1977年1月,資金耗儘,一家名為約克資本公司的風投公司出現,投資八十五萬美元,拿下了基因泰克公司百分之二十五的股權,科萊勒·帕金斯公司跟投,股權繼續維持在百分之二十五。
成立僅九個月,基因泰克公司估值就從一開始的四十萬美元,飆升到了三百三十七萬美元。
但是此時基因泰克公司的產品依舊在試驗之中。
等到了1977年8月,基因泰克公司合成了一種腦激素——生長激素抑製素,這一重大突破讓基因泰克公司名聲大振,吸引了更多的風險資本的眼球。
等到1978年5月,基因泰克公司接受了第三次風投資本投資,投資額為九十五萬美元,康斯頓資本公司獲得了百分之八點六的股權,這些股權都是從赫伯·玻伊爾教授名下拿出來的。
因為風投行業才出現二十年,市場並不大,很多方麵都還不完善,風投公司對創業公司的主動權相對後世更強,所以其他兩家風投公司簽的投資協議與後世的又有所不同,兩家風投公司繼續跟投保持股權比例,當時基因泰克公司估值飆升到了一千一百萬美元。
去年九月,基因泰克公司進行改組,做出了上市的打算,已經在走上市的審批程序。
隻不過上市的目標是納斯達克,因為以基因泰克公司這種低資產、負盈利、高估值的公司,在美國也就納斯達克能夠上市,影響力和規模更大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基因泰克公司如今的條件根本不可能進去。
據資料顯示,現在基因泰克公司擁有四個股東,股權比例分彆為赫伯·玻伊爾教授,持股比例百分之四十一點四,科萊勒·帕金斯公司持股比例百分之二十五,約克資本公司持股比例百分之二十五,康斯頓資本公司持股比例百分之八點六。
根據去年1979年的年財報,基因泰克公司總收入隻有六百萬美元,因為生長激素克隆成功,多項研究成果正由研究開發階段轉向審批階段並準備投入生產,因此淨利潤為負,公司總資產在兩百五十萬美元左右。
但這並不妨礙資本市場對基因泰克公司擁有高期望!
所以現在不用想就知道,基因泰克公司的估值會很高!
估值高不高,夏禹不在乎,因為再怎麼高也高不到哪裡去。
對於手握兩百多億美元現金的他來說,完全是小意思!
調查結果除了基因泰克公司的信息外,還有其三個風投股東的信息。
其中科萊勒·帕金斯公司的實力最弱小,創建於1972年,公司管理四支基金,資本隻有不到五千萬美元。
科萊勒·帕金斯公司的投資眼光不咋地,現在為止投資回報前景最好的,就是基因泰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