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莊思平開口詢問道“華先生,我在香江這麼久,隻聽過九龍有一家香江美術博物館,不知道貴博物館在哪裡?”
華盛世笑著回答道“莊先生沒聽過也正常,因為我們博物館還要過幾天才會對外開放,地址位於九龍觀塘區九龍灣附近。”
莊思平再次詢問道“那貴博物館是港府建設的還是?”
說著,他看向了夏禹。
夏禹坦然笑道“莊先生,這家博物館是我的私人博物館,與港府無關。”
“大後天,也就是4月3日,是九龍文化博物館開放的日子,我本打算明天向大家發請帖的,現在既然碰到了,也就先當麵跟大家說,請帖我晚點讓人送來。”
聽到夏禹這麼說,一旁聽著的包宇剛朗聲笑道“阿禹,沒想到你還偷偷建了一家博物館,恭喜你啊,大後天我一定到場!”
“我也一定到場!”
霍鷹東也笑著說道。
王寬城和莊思平則笑著說了聲好,隻是兩人的笑容似乎有些勉強,心中的希望卻大減。
劉少全也意識到希望逐漸渺茫,但是他不甘心啊!
因此他直接向夏禹問道“夏先生,冒昧問一下,《永樂大典》一百二十二冊現在是您的嗎?”
夏禹點點頭“是的!”
劉少全馬上又問道“我有個不情之請,不知可否將國寶轉讓給我們故宮博物院?錢我們會補償給您,您看怎麼樣?”
說完,劉少全目光直直地看著夏禹,眼中滿是期待。
夏禹的笑容逐漸收斂,看了看劉少全,又看向莊思平和包宇剛等人。
夏禹有些話不便說,華盛世可不會有什麼顧忌。
《永樂大典》是他的心頭肉,且本就是他們的,拿出來拍賣就是走個過場,打死他也不會拿出來,哪怕對方是故宮博物院!
如果是在遇到夏禹之前,故宮博物院找到他,讓他捐贈他的整個珍寶閣,他都會欣然應允。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既然他負責打理九龍文化博物館了,好東西他隻會想辦法往家裡摟,怎麼可能再送出去?
為了將九龍文化博物館打造好,他早就暗暗下決心要當鐵公雞。
即使現在是故宮博物院也不行!
因此他立馬出聲,態度堅決地說道“劉院長,您這就強人所難了,我們博物館大後天就要開放了,我剛才已經在大廳對外宣布拍賣的《永樂大典》將會是九龍文化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要是轉讓給你們了,那我們博物館招牌都沒立起來就砸了!”
“為了這座博物館,夏先生前前後後投入了超過八億港幣,現在更是不惜代價拍下《永樂大典》作為鎮館之寶,目的就是為香江打造一座世界級的博物館,傳播華夏文化,樹立香江人和東南亞華人的文化自信,也為香江打造一個地標性旅遊景點,帶動香江的旅遊和經濟發展,這是利港利民之事,布局甚大,不可能因為你一句話,就讓我們的謀劃付諸東流吧?”
聽到華盛世鏗鏘有力的話,在場眾人儘皆動容,沒想到竟然有這種內幕。
包宇剛和霍鷹東已經絕了為劉少全說話的心思了,不是他們不愛國,而是夏禹本身也是為了民族大義,他們雖然心向祖國,但是畢竟身處海外,被視為海外華人的領頭人之一,也得為海外華人考慮。
於情於理,他們得支持九龍文化博物館。
故宮博物院國寶多不勝數,本就擁有《永樂大典》,與《永樂大典》相媲美的也不在少數,多一件不多少一件不少,可九龍文化博物館可就不見得有多少,華盛世說的不錯,總得有個鎮館之寶!
包宇剛和霍鷹東心態劇烈變化,王寬城和莊思平也知道希望幾近於無。
看到劉少全臉色十分難看,現場氣氛如此尷尬,夏禹出聲說道“這裡人比較多,我們找個地方坐下來慢慢說吧。”
“好的,夏先生,聽您安排!”
之後,夏禹讓人找到了任德成,任德成安排了一個助手帶領夏禹等人上了四樓的一個大招待室,蘇富比拍賣行的工作人員立馬水果和茶水。
在夏禹開口前,莊思平搶先說道“夏先生,不知可否先聽我闡述一下情況?”
夏禹點點頭道“當然。”
說著做了個請的手勢。
莊思平沉吟片刻,整理好思路後緩緩說道“事情是這樣的,國寶《永樂大典》出現的消息傳到了大陸……”
莊思平繪聲繪色地講述了劉少全是如何向部裡爭取資金,然後帶著使命來到了香江,又是如何找到他們……
“本來我們來時是決定了不惜一切代價將《永樂大典》拍下來,但是我們得知華先生是您的人,所以想著不便宜外人,就抱著私底下跟您商量的想法,不再參與競拍,現在就是這樣了。”
莊思平不偏不倚地說完之後,他看向劉少全。
劉少全當即說道“夏先生,《永樂大典》是國寶,原本就藏於故宮,隻是在八國聯軍侵華時丟失一大部分,然後建國前局勢混亂,又丟失一部分,《永樂大典》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如果遺落海外,將會是整個民族的遺憾。”
說完,劉少全目光灼灼地看著夏禹。
夏禹表情嚴肅地對劉少全說道“劉院長,我可以以我的人格保證,《永樂大典》進了九龍文化博物館,就永遠不會再出現在其他地方!”
劉少全頓時急了“可是夏……”
夏禹當即提高音量說道“劉院長,您的擔心是多餘的,這一百二十二冊《永樂大典》不管是在故宮博物院還是在九龍文化博物館都一樣,它們沒有流失海外,它們就在華夏的土地上!”
“在香江就是在華夏!”
最後八個字,夏禹說的是擲地有聲。
整個接待室霎時間徹底安靜下來,落針可聞!
s訂閱血崩,求正版訂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