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強大亨!
對於銀河基金在這次行動的戰果,夏禹十分滿意。
就此一役,就讓他已經快要見底的小金庫再次充盈起來。
手握四百四十多億美元的流動資金,而且隨時也能夠從財團內抽調最少一百億美元的資金,這一筆龐大的財富雖然不能讓夏禹在全世界為所欲為,但是也能夠做到很多事情了。
至於拉美等十九國那現在價值一百四十七億美元的油田、礦山以及相應領域公司的股權,夏禹都詳細地了解了一遍。
其中各類礦山及礦業公司的股權更多,銀河基金耗資近七十八億美元抄底購入。
而油田和石油公司的股權是花了六十九億四千三百萬美元抄底購入的。
當然,這兩類都是在低穀時抄底買入的,若是放到拉美等國主權債務危機爆發之前,價值最少翻一倍,這就意味著這些資產加起來價值三百億美元以上。
隻不過現在是有價無市,拉美等國糟糕的情況也導致這些國家的公司經營情況很差。
現在國際原油價格經曆過之前的三十九美元一桶的價格之後,就一直在走下坡路,現在石油領域公司的日子越發不好過。
而且根據現在全球經濟形勢,以及曆史走向,接下來三四年國際原油價格還將一直下行,甚至後麵會直接暴跌到十美元左右一桶的低穀,才會開始反彈。
但是那個價格,會逼死一大堆的石油公司,讓全球很多石油公司瀕臨破產或者破產,導致全球各地出現一係列的石油領域並購重組案。
而礦業領域同樣很糟糕,在全球經濟萎靡的情況下,工業理所當然也雄不起來。
而工業最大支柱的鋼鐵,需要的就是鐵礦石。
夏禹很清楚,從過去1973年石油危機到現在,乃至未來一二十年,全球鋼鐵行業都難搞,美國的鋼鐵工業更是缺乏國際競爭力。
在1979年時,克利夫蘭財團旗下的美國鋼鐵公司就虧損超過八億美元,旗下十三家鋼鐵廠倒閉。
這些年也一直有鋼鐵公司倒閉,未來也將有一大堆鋼鐵公司破產重組。
這要一直到2008年,華夏在全球買買買時,鐵礦石行業才雄起,連帶著其他大部分金屬礦石價格飆漲。
所以就現在而言,不是進入石油和礦業領域的最好時機。
1985年也好,1987年也罷,有的是絕佳機會,現在強行進入,既費力又耗財,這不是智者所謂。
畢竟他又不是錢多的沒地方花了,還不到這種地步。
因此,夏禹隻打算暫時先入門。
所以他成立了兩家離岸控股公司,太平洋石油公司和藍星礦業公司,分彆將兩類資產放入了這兩家公司名下,由這兩家公司負責監管。
這兩家控股的股權經過了十分複雜地隱藏,除非世界上三個離岸天堂全部公開秘密,否則明麵上,沒人能夠指認這兩家公司跟夏禹扯上關係。
除了銀河基金外,夏禹也了解了光明基金、北極星資本、九鼎銀行和九鼎證券等公司的情況。
這幾家公司都收到了夏禹的提醒,因此在拉美主權債務危機爆發前都有所行動,這一次也賺了不少錢。
四家公司合計獲益達到了九十七億美元。
隻不過這些錢,夏禹也沒有調走,作為這四家公司的資產,由彼得·林奇和喬治·伯克利等人用於壯大各自經營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