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不過為了照顧加拿大民眾的情緒,也為了給約瑟夫·克雷蒂安留些麵子,北極星資本和富國銀行並沒有出現在明麵的股東行列中,全都是用離岸的殼公司交叉持股的方式持有這些股權。
等到後麵時機合適了,再拿出一部分股權轉到富國銀行手中,讓富國銀行站在前台。
這兩家銀行隻是收割的一小部分目標而已,僅僅隻是開胃菜!
這一次,加拿大金融行業損失慘重的可不僅僅隻是銀行而已。
有著龐大資金量的加拿大保險業同樣是損失嚴重的多頭。
經過篩選,加拿大第二大的宏利人壽公司,以及第四大的加拿大人壽公司成了夏禹的獵物。
這兩家公司是損失最慘重,大股東也遭受重創的保險公司。
以股市抄底,和聯係股東收購的方式。
7月11日,光明基金以37億加元的成本,獲得了宏利人壽公司715的股權。
7月13日,光明基金以29億加元的代價,收購了加拿大人壽公司694的股權。
7月17日,光明基金收購了加拿大最大的零售公司羅布勞爾公司34的股權,耗資174億加元。
7月18日,光明基金收購了加拿大最大的烘焙公司——喬治·韋斯頓公司618的股權,耗資187億加元。
7月22日,光明基金趁著龐巴迪家族資金鏈資金鏈短缺的危機,從多方麵入手,終於強行收購了龐巴迪公司684的股權。
這家在履帶式車輛、城市軌道交通、鐵路和高鐵機車領域都有很強成就的公司,此時還沒有涉足飛機製造領域。
但是光是龐巴迪公司內部的各項交通運輸的專利,以及龐大的嫻熟工人,就值得夏禹動心。
在完成對龐巴迪公司的收購之後。
光明基金同時還在加拿大政府的配合下,收購了虧損嚴重的加拿大航空工業公司這家國營飛機製造商,收購價格是11億加元。
收購之後,光明基金立刻主導龐巴迪公司跟加拿大航空工業公司合並,龐巴迪家族根本阻止不了。
資產上合並之後,龐巴迪家族的股權再度被稀釋,而光明基金則持有了新的龐巴迪集團845地股權。
等到了7月21日。
該來的終於還是來了。
加拿大國會終於通過了對大銀行的國有化法案。
國有化的銀行就是加拿大皇家銀行、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蒙特利爾銀行這前三大的銀行,後麵三家銀行全都放過。
洛希爾家族損失慘重。
而夏禹則繼續開始享用盛宴。
這三家大銀行被國有化之後,加拿大政府的意誌就徹底主宰銀行了。
以夏禹的能量,那還不是想要什麼就能買什麼?
完全是看上了哪個資產,三大銀行就賣哪些資產!
價錢雖然不是超低價,但是就目前的市場情況而言,絕對是白菜價。
三大銀行甩賣資產的理由也很恰當,需要處理不良資產,回籠資金,確保銀行的資金安全。
首先是能源領域。
在加拿大帝國商業銀行的撮合下,太平洋石油公司以29億加元的代價,收購了屬於中型的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的股權。
然後又以272億加元的代價,並購了加拿大坎特拉能源公司。
然後又在加拿大皇家銀行和蒙特利爾銀行的協助下,太平洋石油公司收購了大型的森科能源公司51的股權,耗資34億加元。
收購加拿大恩橋天然氣公司35的股權,耗資21億加元。
接著是礦業方麵。
藍星礦業公司收購了加拿大巴裡克黃金公司56的股權,耗資17億加元。
這是加拿大最大的黃金開采公司,現在被白菜價控製到手。
然後是加拿大第二大的黃金開采公司——加拿大黃金公司,收購到了438的股權,耗資82億加元。
藍星礦業公司收購加拿大泰克資源公司638的股權,耗資346億加元。
泰克資源公司是加拿大最大的多元化礦業公司,泰克資源主要運營位於加拿大、美國和南美洲的采礦和冶煉資產以及全球範圍內的勘探活動,包括礦山勘探、開發、熔煉、精煉、回收及研究等。
加拿大泰克資源公司主要營業項目為銅、焦煤、鋅、能源,同時也有生產鍺、銦等特種金屬,在加拿大、美國、智利、秘魯等地擁有十三座礦場,並擁有一座冶煉廠,是北美洲最大的焦煤生產廠、全球第二大海運焦煤出口商和全球第三大鋅精礦生產商。
一下子吃下這麼多能源和礦業公司,太平洋石油公司和藍星礦業公司瞬間成為加拿大能源和礦業領域的巨頭。
再加上已經控製的兩家大銀行,保險公司,以及收購的工業公司和零售公司。
夏禹一躍成為加拿大資本領域的頂級大佬,結合跟自由黨的關係,完全可以說是呼風喚雨的級彆。
隻可惜之前六月份時,以哈瑞斯·洛希爾為首的銀行各大股東,緊急籌集資金,將各大銀行中持有的最重要的一批公司的股權給低價買走了。
否則夏禹都能把資金給耗光。
哪像現在,僅僅隻是在加拿大打下了六根支柱罷了。
但即使如此,也讓夏禹很滿足了,就他現在在加拿大的實力,已經超越了哈瑞斯·洛希爾這一支全盛之時的實力。
就更不用說現在了。
哈瑞斯·洛希爾這一支被重創,讓洛希爾家族元氣大傷。
但是夏禹跟洛希爾家族的矛盾,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這一次,為了收割加拿大的資產,夏禹已經暴露了很多。
隻是夏禹已經不在乎了,暴露就暴露了,吞下了加拿大的一大批資產,又參與肢解了芝加哥財團。
就總體實力而言,即使跟洛希爾家族開啟全方位的大戰,夏禹絲毫不虛!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當時間到了八月份時。
芝加哥財團的爭奪戰,也終於徐徐落下帷幕。
大難臨頭,芝加哥財團四大家族全都各自飛,隻顧著保存自身的實力。
芝加哥第一國民銀行還是被大通曼哈頓銀行並購,被洛克菲勒財團吞下。
哈裡斯信托儲蓄銀行,則被花旗銀行財團和加利福尼亞財團聯合控製。
而北方信托銀行,則被富國銀行全資吞並。
至於夏禹想要的國際收割機公司和迪爾公司,也分彆被北極星資本公司收購了692和734的股權。
閒來之筆的鄧白氏集團,則收購到了384的股權,成了一名大股東,足矣。
這一戰,芝加哥財團落下帷幕,著實驚呆了所有人的眼球。
而北極星資本公司,則在所有勢力那裡掛上了號,更有甚者私底下稱,北極星資本已經頂替芝加哥財團,成了新的十大財團之一,雖然僅僅排在末尾,但是十大就是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