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是澳大利亞奧林匹克壩礦,這座世界第二大金礦、世界第四大銅礦,位於澳大利亞南部阿德萊德市,是一座巨型的銅金鈾銀礦床,這座礦目前已經發現了,從1975年發現至今,探測的礦產儲量是黃金1200噸,銅3000萬噸。
但是實際上,奧林匹克壩礦擁有鈾100萬噸,銅7877萬噸,銀13483噸,金3048噸,現在探明的儲量連一半都沒達到,收購價值極高。
接著是美國阿拉斯加波戈金礦,後世的世界第三大金礦,此時還沒有發現金礦,要等到進入二十一世紀才被住友金屬礦業公司發現,擁有黃金儲量2792噸,銅3239萬噸,鉬礦1995萬噸。
金礦領域,夏禹還列出了一些超大型金礦,這些金礦加起來,如果能夠全部拿到手,絕對超過兩萬噸的儲量,放在後世價值超過萬億美元,藍星礦業公司會成為世界黃金霸主。
在鑽石礦領域,後世三大產地的加拿大,此時並沒有發現值得開采的鑽石礦,夏禹一口氣把加拿大四大鑽石礦全部圈出來了。
分彆是加拿大戴維克鑽石礦洞、加拿大依卡提鑽石礦、加拿大卡邱古鑽石礦、加拿大斯耐普湖鑽石礦山,四大礦山隻要拿到手,足以跟戴比爾斯分庭抗禮。
而為了超越戴比爾斯,夏禹還找出了安哥拉卡托卡礦鑽石礦和南非威尼斯鑽石礦等大礦山。
鐵礦方麵,則是找出了澳大利亞未來的第四大礦山——羅伊山鐵礦,位於西澳大利亞皮爾巴拉礦區內的紐曼以北約115公裡處,在西澳黑德蘭港東南方向約340公裡,總儲量高達45億噸,礦粉磷含量低至004,是澳大利亞極優質的鐵礦。
然後還有其他鐵礦,這些鐵礦加起來,總儲量達到了一百億噸,足以躍居世界第一。
最重要的是油田這塊。
找出了一大堆的未發現或者遠被低估的油田。
比如伊朗和伊拉克邊境的阿紮德甘油田,原油儲量420億桶。
巴西裡貝拉油田,這座世界最大海上油田,是油質極佳的輕質油,石油儲量在260億桶到420億桶之間。
委內瑞拉奧裡諾科重油帶,前年才探測出43億桶的石油儲量,但是實際儲量達到了357億桶以上,後世占據了委內瑞拉全國75的石油儲量。
阿根廷巴卡穆埃爾塔油田,位於阿根廷南部的內烏肯盆地,探明儲量在160億220億桶石油儲量。
伊拉克西古爾奈油田,後世探明儲藏量為100億150億桶。
墨西哥奇孔特佩克油田,位於墨西哥東部的韋拉克魯斯州,儲量在1390億桶。但可惜卻是重質油,開采難度更大,且成本比較高,不過可以作為後期儲備。
哈薩克斯坦卡沙乾油田,位於哈薩克斯坦阿特勞市東南約50英裡的裡海北部,石油總儲量在350億桶以上。
……
巴西巴拉庫達油田,位於坎波斯盆地中南部,石油儲量在225億桶。
哥倫比亞庫西亞納庫皮亞瓜複合油田,石油儲量為20億桶,天然氣儲量在850億立方米以上。
哥倫比亞博爾坎弗羅裡納保托·蘇爾油氣田,石油儲量在10億桶,天然氣儲量在2831億立方米以上。
阿爾及利亞歐爾霍斯油田,是阿爾及利亞第二大油田,總儲量為10億桶。
安哥拉季宗巴油田,這座深水大油田,石油儲量是20億桶。
也門共和國馬西拉油田,石油儲量在10億桶以上。
也門共和國阿利夫油田,在馬裡卜——賈沃夫盆地,石油儲量在5億桶以上。
這些油田的儲量加起來,高達五千億桶的儲量,即使後麵要分出一部分蛋糕給當地的石油公司,最少也能占據三千五百億桶以上的儲量。
這個石油儲量,足以吊打沙特阿美,躍居世界第一,歐佩克也得看臉色。
在能源方麵,還有煤氣和天然氣,隻不過天然氣基本上是跟油田共生,隻要拿下這些油田,天然氣儲量方麵也能夠躍居世界第一。
在煤氣上,則是盯上了美國西部的聖胡安盆地,這座盆地在1998年探明煤氣儲量是3500億立方米,約占全美乾氣的74的儲量。
……
這些礦產和資源,除了少部分是現在已經被初步發現,遠被低估的以外,剩下的絕大多數都是還未被發現的。
花銷的大頭反而是地質勘探過程中所發生的探礦權使用費、地質調查、物理化學勘探各項支出和非成功探井等勘探支出。
其次是勘探權費用,具體價格因國家和地區而異。
比如在美國,若是超熱門的石油產區,競爭力最大,當地政府就會采取拍賣的方式來拍賣區域勘探權。
在比較熱門的石油產區的勘探權費用,大約是幾十美元一年每平方公裡。
而一些冷門的地區,很多地方幾乎無人問津,那麼勘探權費用就極低,可以達到幾美元一年每平方公裡。
對於各個國家而言,他們並不是靠著賣石油勘探權去賺錢,利益大頭是發現油田後的利益,比如特殊權益金,投資帶動利益,稅收等等。
他們沒有實力去漫無目的地勘探,出讓資源勘探權是最穩妥的辦法,雖然沒辦法讓國家一夜暴富,但是卻能夠保證能夠穩步發展,這是雙贏的。
這是最大的招商引資的方式,且隻要資源一天不開采完,就能夠源源不斷地產生收益,躺著收錢。
梳理出來之後,夏禹將這本價值無窮的小本本又做了拆分,分彆交給了太平洋石油公司和藍星礦業公司。
並且為了保險起見,這些資源並不是要第一時間勘探,最先要做的是去拿地皮,先把這些資源所在區域的勘探權全部拿下來,最少都要簽三十年,這個時間絕對足以勘探出來,雖然成本會高幾十倍,但是區區勘探權費用,不值一提。
然後第二重保險,就是僅有太平洋石油公司和藍星礦業公司的總裁能夠接觸到這本本子,他們自己的家人全都要被接管,本人的保鏢也一律由財團安排,杜絕他們犯錯的可能。
至於未來有可能麵臨反壟斷的危險,等到後麵時機成熟了再主動拆分也不遲。
拿到小本本之後,藍星礦業公司和太平洋石油公司迅速行動起來,開始了霸主之路。
s兩章合一,兩天查的資料,一下子就全用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