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家基金不涉足實體公司,眼中隻有錢,賺取的利潤也全是現金。
橋水基金方麵,一共獲利894億美元,其中在澳大利亞彙市賺取756億美元,股市賺取94億美元,債市賺取41億美元。
老虎基金方麵,一共獲利917億美元,其中在澳大利亞彙市賺取762億美元,股市賺取68億美元,債市賺取87億美元。
兩大基金合計爆賺1811億美元的淨利潤!
而光明基金這邊,既賺錢,也抄底實體公司。
賺的錢也全都投入到了抄底當中。
在做空澳大利亞股市上,光明基金盈利863億澳元。
在做空澳大利亞彙市上,光明基金將旗下各個公司在澳大利亞的分公司中的澳元都換成了美元,然後在澳元彙率暴跌後又換回了澳元。
除了借給橋水基金和老虎基金的錢外,另外籌集的資金高達1241億澳元,前後一番折騰之後,變成了1868億澳元,淨賺447億澳元。
所以在澳大利亞金融市場上,光明基金是賺了131億澳元的。
隻不過光明基金十分低調,誰都沒注意,光明基金竟然跟著賺了不遜色與老虎基金和橋水基金中任何一家的利潤!
這筆高達131億澳元的利潤,全都投入到了抄底當中,甚至這還遠遠不夠,為此光明基金不斷地投入美元兌換成澳元抄底。
雖然悉尼財團沒有全部被吞並,但是大部分的核心公司都被吃下了,剩下一些公司也已經滲透進去,原本的悉尼財團四大家族隻能苟延殘喘。
悉尼財團另一個金融核心的澳大利亞保險集團,被收購了754的股權,耗資728億澳元。
占據澳大利亞75市場份額的糖業公司,昆士蘭糖業公司被收購了857的股權,耗資614億澳元。
糖業市場第二大的新西蘭糖業公司,被全資收購,耗資148億澳元。
這兩家糖業公司加起來,占據了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兩個國家的糖業市場百分之九十的市場份額。
澳大利亞最大的綜合性物流集團拓領公司,因為虧損極其嚴重退市,被全資收購,僅耗資418億澳元,但是還需背負公司的所有債務。
因為收購了拓領公司,拓領公司手中的會德豐船務公司557的股權自然也就到手了。
悉尼財團的傳媒核心——費爾法克斯集團,也被光明基金收購了729的股權,耗資756億澳元。
這家澳大利亞四大傳媒巨頭,創建於1902年,目前控製了澳大利亞全國23以上的報紙,主要有《太陽晚報》、《澳大利亞人報》、《每日鏡報》(澳大利亞的)、《每日電訊報》、《阿德萊德新聞報》、《悉尼先驅晨報》、《堪培拉時代》、《金融評論》和《時代報》等等,還經營有電視台和廣播電台。
這家傳媒巨頭英國、美國和新西蘭等國家也經營有報紙。
澳大利亞造紙和包裝行業四大巨頭之一的卡特·霍爾特公司,被收購了699的股權,耗資598億澳元。
澳大利亞第二大的啤酒和煙草市場第二大巨頭——獅王集團,被收購了809的股權,耗資148億澳元。
大型零售和地產公司——維斯菲爾德集團,被收購了678的股權,耗資117億澳元。
悉尼財團旗下還被收購的公司有澳大利亞化學公司100股權,克萊德工業公司684的股權,澳大利亞瓊·萊沙特公司100股權、澳大利亞托彆馬克公司882股權、布坎南·博勒霍爾煤礦公司915股權、蒙特·岡森礦業公司100股權、戈夫鋁礬土公司861股權、皮巴拉鐵礦公司75股權、澳大利亞北方礦業公司894股權,一共耗資899億澳元。
悉尼財團以外的公司,也被光明基金抄底了不少。
比如銀行領域的全國第五大銀行——聖喬治銀行,耗資187億澳元收購了624的股權。
主要經營天然氣的勘探和生產,發電和能源零售的澳大利亞起源能源公司,被抄底收購了682的股權,耗資147億澳元。
全球四大血製品巨頭,前身是1916年成立的英聯邦血清室的csl有限公司,被全資收購了,耗資185億澳元。
澳大利亞西部大型集團的西農集團,去年剛剛上市,業務涉及零售、家裝、煤礦、保險等廣泛領域,被收購了542的股權,耗資254億澳元。
澳大利亞第三大礦業公司——福克斯金屬集團,被收購了503的股權,耗資144億澳元。
還有澳大利亞最大,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農牧公司基德曼公司,因為資金斷裂,也被全資收購了,僅僅耗資37億澳元。
基德曼公司擁有著澳大利亞13的土地和25麵積的牧場,麵積相當於大陸的浙省,公司一共擁有11個牧場,橫跨澳大利亞的西澳州、南澳州、昆士蘭州和北領地區。
所有行動加起來,一共耗資24442億澳元。
按照光明基金的計劃,接下來,在接手這些公司之後,將根據情況,進一步展開擴張工作,通過並購的方式來擴張,畢竟最少一年時間內,澳大利亞的金融市場會緩不過來,正好抄底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