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強大亨!
按照前世的走勢,是在1985年9月22日,美國、島國、西德、法國和英國五國的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在美國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決定五國政府聯合乾預外彙市場,使美元對主要貨幣有序地下跌,以解決美國巨額的貿易赤字。
這一次,會不會有變化,夏禹也不敢保證。
不過如果他想要乾涉協議的簽署時間,確實輕而易舉的事。
除了西德以外,剩下四國,哪一個國家他都能夠影響到,區區一個時間而已,不算什麼。
即使不去乾涉。
現在已經是八月初,留給他操作的時間也還有四十多天。
這個時間雖然有些緊張,但是也足夠了!
現在最關鍵的,是如何借助這次機會實現利益最大化,不僅是資金利益,同樣還有財團布局利益,且前提必須儘可能安全。
這就不得不提“廣場協議”的具體情況了。
之所以會有“廣場協議”的出現,歸根結底是美國的貿易問題持續惡化,對外貿易逆差高達一千五百億美元,也是繼1914年以來,美國第一次由債權國變成淨債務國。
當然,美國之所以一定要讓美元貶值,就是因為美國雖然貿易問題持續惡化,但是總體經濟形勢已經好轉。
過去的四年,裡根的第一個任期,已經給美國的經濟發展扭轉了態勢,並打好了一定的基礎。
這四年也可以說是屬於過渡時期,即從低生產率增長時期過渡到高生產率增長時期。
從高通貨膨脹率和高利率時期過渡到通貨膨脹率和利率低得多的時期。
從經濟“有很多問題”的時期過渡到充滿機會的時期。
當然,之所以英國、法國、西德和島國樂意去美國一同簽署“廣場協議”,乾涉美元彙率,也是因為認為有利可圖。
在19801984年間,格林斯潘擔任美聯儲主席時,美國是不斷地加息的,短期利率從之前的接近零的成本,上升到了5。
高利率吸引了大量的海外資金流入美國,導致美元飆升,從1979年底到1984年底,美元彙率上漲了近60,美元對主要工業國家的彙率超過了布雷頓森林體係瓦解前所達到的水平。
所以這一次讓美元貶值,是對美元進行減壓。
而減壓的結果,就是希望美國產品生產成本相對降低,刺激美國的商品出口,緩和貿易逆差。
而對於英國、法國、西德和島國而言,大量資金從美國流出並進入到他們國家中,也會刺激到國內的經濟,比如投資之類的,雖然本國貨幣相對美元升值會導致本國商品出口受到影響,但是隻要控製在一定範圍內,就還是有競爭力的。
風險是存在,但是好處也很大,這就是其他四國願意簽署“廣場協議”的根本原因。
美元貶值是肯定了的,而以美元計算的各國國民生產總值,不用想今年和明年都會飆升,有的國家甚至漲幅會高達百分之四十。
所以對於夏禹的商業帝國而言,他那龐大的美元資金就必須想辦法躲開貶值的危機,且借助這次機會讓自己的財富來一次飛躍。
一旦美元貶值,日元、西的馬克、法郎、意大利裡拉、加元、澳元、西班牙比塞塔等各國主要貨幣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升值。
至於升值的幅度,按照前世的情況,從1985年9月簽署“廣場協議”開始,一直持續到1987年,除了日元以外,漲幅最大的是西德馬克,高達705。
然後是法郎升值508,意大利裡拉升值467,英鎊升值372,加元升值近11……
而升值最大的當屬日元。
失控之後的日元兌美元彙率漲幅近861!
所以做多這些國家的外彙絕對是明智的選擇,隻不過卻還浮在最表麵,最沒有技術含量,也沒有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