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強大亨!
第1390章富國銀行被下黑手
事實上,富國銀行確實不會常備一百多億美元的流動資金。
之前做多日元、英鎊等貨幣,做空美元,入市的資金基本上都是動用的本金。
最主要的目的隻是讓資金保值而已。
但是這一次要接盤梅隆財團的資產,短時間內將資金抽了回來,以杠杆配資的形勢找了其他金融公司合作。
隻不過這些業務都比較隱秘,合作方也不會到處去嚷嚷,免得把自己名聲搞臭,以後都沒公司敢合作。
道格拉斯·馬瑟等人當然就不清楚了。
並且這些年來,富國銀行並購了這麼多銀行,原本那些被並購銀行持有的資產,富國銀行都劃歸到了銀行的資產管理部門。
夏禹曾與彼得·林奇詳談富國銀行的規劃,後者也是一直遵照執行的。
所以這些年來,不良貸款都陸續被低價處理及時止損,而一些沒有戰略意義的放貸合作,在貸款到期之後收回了也不再續貸。
富國銀行的資金,更多地是為個人消費貸款和小額貸款,然後就是為北極星財團旗下的公司資金支持。。
隻是北極星財團的公司大都是夏禹挖掘的極富潛力的公司,在不進行並購的前提下,一般隻是最初始的擴張資金,這些公司就能夠形成內部良性循環。
因此富國銀行為了不讓資金閒置,就將很多資金投放到資產管理部門當中,進行資產投資增益。
期貨、股票、債券等等都有涉足。
這一次要接盤梅隆財團的資產,富國銀行就將提前賣了不少資金,回籠了不少資金。
關於這些操作,當然沒有必要對外公布。
因此,這就讓道格拉斯·馬瑟形成誤判,以為富國銀行的資金鏈是真的緊繃了!
而道格拉斯·馬瑟的手段,簡單粗暴而又拙劣,但卻十分有效。
那就是讓媒體質疑富國銀行的資金鏈問題,直接將事情搞大。
引起儲戶的恐慌,將富國銀行推到風口浪尖!
畢竟從1982年寶恩廣場銀行倒閉開始,陸續有銀行倒閉,而大陸伊利諾伊銀行這家大型銀行的倒閉,更是將倒閉風潮推到了高峰,引發了一係列的惡劣影響。
特彆是今年5月份,馬裡蘭州儲蓄信貸機構的失敗,最終導致馬裡蘭州存款保險基金和納稅人損失185億美元。
之後沒一個月,俄亥俄州的多家銀行破產,直接導致了俄亥俄州存款保險基金破產!
其他州的銀行業局勢也比較糜爛。
以至於等到了8月份,美國聯邦儲蓄和貸款保險公司原本兩百多億美元的保險基金,隻剩下了四十六億美元。
以至於國聯邦儲蓄和貸款保險公司的董事長格雷,試圖在國會為公司注資爭取支持!
因此,很多儲戶的神經早就呈緊繃狀態了。
11月15日一早。
克利夫蘭地區最大的《克利夫蘭新聞報》發出了一篇質疑富國銀行存在巨大經營風險的新聞。
該篇報道並不是信口開河,而是看起來有理有據。
報道上還羅列了富國銀行近期的一係列收購行為,資金消耗量高達百億美元,並且資產投資十分雜亂無序。
且富國銀行作為全美第三大銀行,卻依舊未上市,作者質疑富國銀行的經營狀況……
通篇文章,都是以一幅憂心忡忡、為國為民的語氣寫的,煽動性和感染性極強。
當天上午,克利夫蘭市很多讀者看過報紙之後,有不少人被蠱惑了。
一些相對謹慎的儲戶或者公司,開始申請提出資金。
而報社的記者,又特地拍下了克利夫蘭地區一家富國銀行分行人群擁擠的一幕。
當天晚上,《克利夫蘭晚報》便將這張照片放到了首頁,並對這個現象大書特書。
與此同時,俄亥俄州以外的一些報紙,也在人為地推動下,報道了這則消息。
並且為了儘可能免責,這些晚報十分機製地直接轉載《克利夫蘭新聞報》的報道。
這一套小動作搞下來。
事情迅速鬨大了!
其實在《克利夫蘭新聞報》報道了富國銀行的負麵新聞時,克利夫蘭地區的分行負責人就將消息往上報了。
在15日上午9點左右,富國銀行的總裁亞爾曼·西蒙斯就得到了消息。
為此,亞爾曼·西蒙斯還特地召集了下屬商議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