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最強大亨!
“嗬嗬,華光船務停牌了!”
這天一早,夏禹得到了下麵報上來的最新消息,卻並未感到意外。
華光船務公司是目前香江第三大航運公司,僅次於東方海外航運公司和會德豐船務公司。
目前的董事長兼總裁是趙家的掌門人趙從衍。
七十年代時,趙從衍與包宇剛、董昊雲和曹文錦並稱香江“四大船王”。
隻不過後來包宇剛棄船上岸了,四大華人船王剩下了三個。
趙家除了主業華光船務公司以外,還有另一個次核心——遠東地產公司,也就是後世卓能地產公司的前身。
隻不過因為夏禹強勢鎮壓住了香江的住房價格,讓香江的地產市場隻能依靠商業地產來發展,所以遠東地產公司的發展情況隻能算良好,原算不上優秀。
畢竟在香江的香江,想要在商業地產上賺更多的利潤,就必須有能力打造成熟繁榮的商圈。
若是沒有這個能力,隻能去蹭彆人的商圈,那麼商業地產的開發成本必然是極高的。
而偏偏,想要打造一個成熟繁榮的商圈,極度需要對社會各類資源的整合能力,以及邀請各種帶著高流量的商家的入駐。
在香江,這些資源,夏禹是最多的。
……
“負債超過了83億港幣,資產是97億港幣,市值跌至96億港幣,現在已經停牌。”
“負債率達到了856,雖然離破產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是資金鏈斷裂,趙從衍的拯救難度很大。”
“馬上到期的履約債務是117億港幣,現在肯定沒有銀行敢給他轉貸了。”
夏禹想到這,拿起手機給霍建寧去了一個電話,讓他安排會德豐船務公司在航運市場抄底行動中,增加對華光船務公司進行收購。
華光船務公司雖然總資產現在隻有97億港幣,但是現在是船價最低穀的時候。
等到走出這個低穀,華光船務公司的總資產自然就不會是97億港幣這麼簡單。
現在的二手貨輪價格,隻相當於六七年前航運危機爆發前等規模新貨輪賣價的五分之一而已!
隻要全球航運市場走出低穀,華光船務公司的總資產回升到兩百億港幣是輕輕鬆鬆的事,負債率一下子就能夠跌落到50以下。
以這個負債率,屆時華光船務公司妥妥地是一家優質的航運公司。
當然,前提是會德豐船務公司收購華光船務公司後,還會單獨保留這家公司,而不是進行合並……
但是不管怎麼說,此時抄底,穩賺不賠!
……
七月份,全球航運市場接連不斷傳出重磅消息。
首先是島國這邊。
前年就開始破產重組的全球最大航運公司——三光汽船集團。
因為規模比較大,負債極高,且航運市場一直低迷,以至於三光汽船集團開始破產重組之後,很難找到投資人接盤。
即使找到了一些投資人,但是都能量較小,無法支持三光汽船集團完成重組。
以至於三光汽船集團隻能放緩重組步伐,一邊重組,一邊積極尋找投資人。
但是這一次,三光汽船集團獲得了一大批公司的支持,包括島國券商之王——野村證券公司、四大信貸公司之一的陽光信貸公司、千葉銀行、靜岡銀行等等。
這些公司,都是夏禹在島國要打造的全日財團的公司。
讓這些公司出麵之後,僅僅花費了320億日元,就將整個三光汽船集團都收入囊中。
當然,320億日元,這任何一家公司都拿得出來,之所以要這麼多公司一起出手,關鍵還是為了承接三光汽船集團原本的高昂債務。
這次的收購,十分地順利,即使沒動用關係,島國政府也十分積極支持。
畢竟三光汽船集團早一天重組完畢,世保、川崎、函館、臼杵、大島、京濱以及通用造船廠等造船企業才能夠跟著擺脫危機,這拯救的是整個島國造船業。
除了收購三光汽船集團以外,夏禹的全日財團在島國還有一係列的大動作。
首先是全資收購了島國沒有六大財團背景的今治造船集團,這是一家成立於1901年的造船企業,在島國造船領域排名第九位。
收購今治造船集團之後,又讓其接連出手,在島國各地並購了一些陷入困境的造船廠。
收購之後,儘管沒有完成整合,但是就規模而言,一躍成為島國第四大造船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