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所有人都小看了李淵對於李建成的偏袒。
陝東道大行台、山東道行台元帥、河南河北諸州並受李建成節製。李世民打了多少次仗了,還沒有這個待遇呢。這下子李世民一下子樂觀不起來了。
原本羅彥就提醒他李建成出征的事情,他也心裡有這個準備,但是事到臨頭,反而感覺有些準備不足。李淵給李建成的待遇,完全就是奔著把劉黑闥和徐圓朗一次性剿滅去的。
這要是放到以前,李世民對於這點軍功完全看不上。但是現在把這點軍功擱到李建成頭上,李世民可就炸了。你要是換這人是李元吉,李世民估計早就領著一群人去喝酒去了,還輪的到在這裡開會。
所以此次集會的主題就是針對太子出征這件事情。
在場的人表情都有些嚴肅。大家能夠彙聚到李世民的手下,自然是希望最終李世民坐到那個位置上。但是如今看來,局勢是越來越嚴峻。
“請諸位教我。”李世民畢竟也就是個二十幾的毛頭小夥子,雖然說這些年鍛煉的政治智慧不低,但是遇到事情還是得請教這些幕僚。
“殿下也可以請求領兵出征,隻要功勳蓋過太子,那麼到時候聖人再給太子好處,也繞不過殿下。”這是房玄齡說的。對於當前的形式,他認識的很清楚,太子出征這件事情是沒有辦法阻攔了。既然如此,那麼隻有李世民在戰場上獲取更大的勝利,那麼至少是能把李建成壓一頭。
“要我看,聖人未必就會答應殿下請戰。所以還不如做好兩手準備,一方麵跟隨太子請戰,另一方麵加緊對有些人的拉攏。”這是谘議典簽蘇勖說的。這位可是了不得,爺爺是隋朝宰相蘇威,還娶了李淵的女兒。自小就接受官場的熏陶,這主意出來之後也讓好些人叫好不已。
“這個辦法倒是可行,不過,我倒是希望殿下能夠韜光養晦一段時間。”陸德明說了和其他人截然不同的想法。
“陸助教這是為何?”陸德明一反常態的建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李世民急忙問道。
“想必太子出征的事情殿下早就有所預料,我在幾個月前也已經得到提示,開始考慮這件事情。”喝口茶,陸德明不管彆人急切的目光,緩緩說道。
“當前的情況是,不論殿下做了什麼,聖人都是偏向太子的。而這種偏向並不是殿下用更大的軍功或者更多的朝堂勢力能夠轉移的。如果殿下再有更多的行動,怕是反而會招來禍患。”
“功高震主。”眾人驚呼。
是的,其實李世民在早就功高震主了,隻不過一方麵他是李淵的親兒子,另一方麵這大唐還有用的著李世民的地方,所以他現在才能如此風光。試想,等劉黑闥和徐圓朗被解決了,基本上大唐國內就趨於穩定了。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突厥,這時候隻要是有良將,派誰去不行。
陸德明的話讓在場的眾人汗流浹背,除了羅彥。
“可是,那就這樣算了?”這些人還是有些不甘心。
“這個問題,還是交給進之來回答好了。”陸德明有意讓自己的弟子在人前亮相,所以直接把羅彥給推出來。
這下子這些人的目光都彙聚到最後邊坐著的羅彥。
自打進門見禮之後,羅彥可是一句話都沒說過,充分發揮了一個好學生的品格。所以這事情說的時間長了,大家居然都忘了這裡還有一個新人
李世民自然不會放過拉攏羅彥的機會,當下應允。
“諸位前輩,其實這個時候,殿下安心呆在長安,把機會留給太子,好好侍奉聖人和後宮,豈不是更好。聖人一直以殿下兄友弟恭為榮,可不要讓聖人失望啊。再者,以前有殿下的壓力,太子自然謹言慎行。一旦殿下沒了爭鬥的心思,長此以往,太子能不能坐穩,也不好說。”羅彥很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所以很是坦白,把自己想到的東西都說出來了。
當下這些人看羅彥的目光都不一樣了。
羅彥的這種辦法完全就是陽謀,擱到哪個皇子手裡,都要做這些事情。但是李世民做出來就又不一樣了。既可以博得李淵的好感,又讓李建成放鬆了警惕。
羅彥的發言,讓這些人對羅彥有了一些認同感。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