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要說起這生僻詞彙寫詩,確實是非常忌諱的。最出名的就是蘇東坡改王安石的詩的故事。
大家可以想象蘇東坡當時看到“明月枝頭叫,黃狗花蕊眠”的時候是什麼表情。作為當代文壇領袖的王安石,居然能出這樣的常識性錯誤,這得有多嚴重。好吧,來,為了保全偶像的麵子,我改。
誰特麼知道居然真有明月鳥和黃狗蟲。你就是再來一個外鄉人,他也得乾和蘇軾一樣的事情。
類似的事情還有應試的舉子使用了老家對蟲子的稱呼,給閱卷官帶來很大困擾,然後榜上無名的。
所以羅彥隻能把崔液的這首《上元夜》拿出來了。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明開。
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問等不看來。”
下邊好些士子已經開始叫好。
陳易之走到羅彥跟前,笑著說道:“連續兩個詰句,言有儘而意無窮。竊以為,詩元夕者不知凡幾,唯此詩為絕唱。”很明顯,陳易之對於這首詩也是佩服的緊。
對於陳易之的誇獎羅彥也是有些惶恐,比起這位的真本事,羅彥寫詩的能力隻算是渣渣,其實完全就是靠抄襲來著。
當下就客氣地說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今日之詩,也不過傳唱一時,百年之後,怕是早就被後輩們棄若敝履了,哪能稱得上絕唱。”羅彥不自覺就把趙翼的詩給套用上了,這可是完全出於平常的習慣。
陳易之愣了一下,不過他關注的重點不是羅彥謙虛的態度,而是羅彥剛說的話裡邊冒出的一句詩。
“江山代有才人出,江山代有才人出……好,好啊,好一個江山代有才人出。羅校書,在下有個不情之請,希望羅校書能夠答應。”
“哦?不知陳兄有什麼事情需要在下幫忙,隻要是羅彥能夠做到的,必定不會推辭。”
“請羅校書把剛才的那句詩寫完,好傳唱天下。在下以為,今夜風光,必然會被羅校書的兩首詩獨占。”
原來是這個事情。
說起來這陳易之也是個非常愛詩的人。同樣一句話,彆人聽的都是羅彥的謙虛和客氣,唯獨這位聽到的就羅彥那兩句詩。而且為了能夠聽完整的版本,直接開口求人。要知道,碰上一般人,你詩寫的完不完整,跟他有什麼關係。哪會像陳易之這樣的。
根本就沒有理由拒絕,人家請你把詩寫完整,想得是讓你揚名。羅彥自然不能不識好歹。但是這裡又出現一個問題,這李杜還沒出生呢,這詩歌代表人還得好好斟酌一下。唐代以前,詩歌最具有代表性的莫過於《詩經》《楚辭》。當然樂府詩作為一種詩體,流傳下來的詩歌也有不少。
羅彥準備就在這方麵下功夫。
“古來詩辭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為了能夠讓彆人理解其中的意思,羅彥還是把詩寫了一遍。陳易之拿到羅彥的手稿,說道:“羅校書好大的誌向,以後這詩詞一道,怕是我等隻能望羅校書之項背了。”雖然修改是羅彥可以為之,但是其實羅彥沒有如同詩文一樣的意思。
但是在陳易之看來,羅彥是要在詩詞一道上推陳出新,獲取如《詩經》《楚辭》一樣的成就了。雖然說有些不可能,但是這等誌向就值得陳易之敬佩。
被陳易之說的心虛,羅彥也不好意思長時間呆在樓下,所以跟陳易之告罪之後,帶著鶯兒和屈突詮就上了樓。幸好人家允許帶兩個同伴,不然這兩位真要在外邊等著羅彥了。
看到羅彥在樓下這麼出風頭,鶯兒小姑娘已經是非常激動了。不停搖著羅彥的胳膊說好話,在她心裡,羅彥可是自己人,自己人出風頭,自己也能跟著沾光不是。
這家酒樓的詩會可沒有上次像李世民慶功宴的時候那樣過三關了。本來陳易之的要求就比較嚴格,所以人數控製到在一樓的人也不算特彆多,就算是每個人都帶了伴,這裡邊還是非常空的。
當然,這些過了關的士子帶來的伴就成了嗑瓜子的圍觀群眾,看著自己的夥伴一個個挨著出風頭,然後根據詩文的好壞或是拍手叫好,或是瞎起哄。
當然,這裡的評審就是那些請來的知名人士了。比賽的規則很是簡單,士子們一個接著一個上去抽簽,上邊有題目,根據題目寫詩之後,由這些評審打分。得上者繼續下一輪,三輪過後,剩下的人同台較技。最終選出十個,作為最後的贏家。
說起來這和後世的選秀沒啥區彆,不過文人最喜歡這個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