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次日早朝。
雖然李世民在昨日中午過後,對於長安城內隻是進行了嚴格的巡查,並沒有再把屠刀舉向什麼人。但是政變的消息一經傳出,就鬨得人心惶惶。普通的百姓還好,就算是權利變更,對他們的影響是基本沒有。
但是這些朝廷官員就不一樣了。
能夠參加早朝的,基本上都是在長安的五品官。當官當到這個品級的時候,多多少少都參與過皇子間的爭鬥。這會兒這些人可都心裡頭忐忑不安呢。誰也不知道,李世民勝出以後,對他們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態度。關乎性命和前途,由不得他們不緊張。
一時之間,大殿內的氣瘋有些凝重。
李淵終於姍姍來遲。之間這位滿臉的疲憊,一點也沒有睡了一夜養好精神的樣子,眼中的血絲很是明顯。被內侍扶著坐上龍床,揮揮手,內侍就把早就已經準備好的聖旨拿了出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子李建成,悖逆失德,同室操戈,與齊王李元吉合謀,意圖謀害秦王世民,強取大位。幸得天佑,使其功敗垂成。特廢其封賞,一應家眷,交付有司看管,著後再審。恰寡人抱恙,朝中大事,心有餘而力不足。自今日起,凡天下各道及京城兵馬,均交由秦王世民統轄。各部政務,世民皆有處置之權,三省無比遵從。欽此。”
很簡單的,李淵把軍政大權全都交到了李世民的手裡。
這還不算,這個時候內侍又拿出另一份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秦王世民,自幼聰敏,少有才德。自太原起兵,南征北戰,功名赫赫,朝中文武,多有讚其當世人傑者。而今太子之位虛懸,朝中文武感其功績,多有擁戴。著禮部擇吉日,立其為儲,移居東宮。欽此。”
要是第一份聖旨隻是李淵把權利交給了李世民的話,那麼第二份聖旨就是把大義和名譽也一並交給了他。很是直白的講,這個時候不論是李世民逼迫,還是李淵自願,總之,從今往後,基本上李淵就不會太過插手朝政了。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
接過了內侍手上的聖旨,跪謝以後,李淵就拖著身心俱疲的身體回到了內宮。剩下的事情,自然是就要交給李世民處理。
李世民畢竟是一代明君,雖然那這個時候治政的本事還遠不如往後那麼嫻熟,但是在一眾幕僚的幫助下,自然還是知道這個時候要做什麼。
在龍床旁邊放了坐具,李世民正式開始履行監國的權利。
滿臉嚴肅地對著大殿中的眾人說道:“通告天下,今日之前,與李建成和李元吉有關係者,從此之後,既往不咎,惟願諸位各司其職,敬事敏行。”這是刻意放出善意,以便於穩定朝堂局勢,不讓他們兄弟間的爭鬥動蕩了整個國家的管理。
聽到李世民下發的第一道命令,滿朝文武都是送了一口氣。
“著有司於宮內擇址,新建宮殿一處,故太子與齊王一應家眷,悉數送往該處,嚴加看管。在此之前,將齊王府一乾人等押往東宮,與故太子眷屬一起看押,不得有誤。”這是李世民刻意為之,本來這件事情隻需要私底下交代給自己的親衛就行了。但是現在說出來,就起了很大的拉攏人心的作用,想借此動搖原李建成手下的忠心。同時,這樣的消息隻要一傳出去,必然能夠挽回一點他敗落的名聲,還能按下李建成殘部的心。
當然,這一手效果確實好,殿中不少大臣看向李世民的眼神已經非常溫和了。
新官上任三把火,這會兒自然是要燒第三把了。
“原有律法規製等等,一概不變,政務交由三省處置,軍務歸於天策府,爾等不可違逆。”李世民經過一次政變,深知軍隊的重要性,所以,這會兒政事全都交給原來的部門,不讓他們感受到威脅,但是軍隊又牢牢控製到了自己的手裡,就算是政局有變,自己也不會害怕。
顯然李世民對於李建成殘部的待遇,打動了很多人。這裡邊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昨日已經逃進終南山的馮立和謝叔方。這兩人作為李建成手下兵力的統領者,那絕對是核心人物。等李世民早上把寬大政策放出去,到了下午,兩人就回來自首了。
畢竟昨日逃的倉皇,這會兒馮立和謝叔方雖然甲胄在身,但是滿臉風塵就不說了,渾身上下黑褐的血跡加上泥汙,已經把兩個人打扮的很是狼狽。
秦王府的大殿裡,望著階下跪著的兩人,李世民並沒有太多的激動。饒是昨天馮立和薛萬徹這些人差點把他給置於死地,甚至威脅到了自己的家人。但是此時李世民作為一個勝利者,加上羅彥昨天的勸說,就連李建成他們的家眷都放過了,這些有用的人才又有什麼不可以放過的呢。
不過還是少不了問幾句:“昨日你出兵來戰,殺傷我不少將士,今日卻來投降,要我怎麼處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