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有這等事?”李承乾原本以為自己的父皇也算是最見過世麵的了,不想如今的反應,也和自己一樣成了土包子。
不過,對於李承乾和李恪的小心,李世民還是很滿意的。讚許了一番李承乾今天的作為,便慨然吩咐內侍道:“下去給東宮送去兩千貫錢,不要讓我兒過得窘迫了。此外,往恪兒府上也送去一千貫,楊妃那裡,把今秋西域進獻來的各式珠寶送過去兩斛,命將作監替皇後和楊妃按製打造一身飾物。”
看著連忙要謝恩的長孫無垢和李承乾,李世民笑著欣慰地說道:“誰讓你們,替朕剩下了這般孝順的孩兒。”
李承乾是一路美滋滋地笑著回到東宮的。
東宮中諸多屬官,大都是羅彥的熟人,一聽李承乾居然從羅彥這裡得了好處,紛紛大笑著恭賀李承乾。
“太子殿下,這可是大喜啊。”於誌寧滿麵含笑對李承乾說道。便是向來與羅彥沒有太深厚交情的杜正倫,此時也向李承乾恭賀著。便是其他東宮屬官,雖然未有言辭,但是行動卻是與這兩人彆無二致。
這倒是讓李承乾頗為好奇,不由得開始追問起緣由。
當初參與過李世民政變的人都相視一笑,但見於誌寧對李承乾說道:“個中隱秘,須得太子殿下屏退左右,我等才敢說出來。”
心懷好奇,李承乾哪能不同意,將那些宮女內侍全都趕出去,連職位不高的屬官也一並請出門外,更是嚴令侍衛二十步內不得有任何人接近大殿。
見四周都是熟人,於誌寧這才朝著幾位同僚點點頭,說道:“太子有所不知。陛下初登大寶,論功行賞,為何將羅彥排在了淮安王前邊。而且,要不是羅彥自己推辭,隻怕,還要更加靠前。”
“卻是為何?”
“我等初見他時,他不過是個剛科考中第的進士,所以,其人到如今這個地步,我等也算是看著他一步步走過來的。當初羅彥之能,可真是讓我等畏懼。走一步算數步,對於時局的把握,簡直如妖孽一般。”嘖嘖稱歎著,於誌寧繼續說道:“陛下登上大位,其功甚至在長孫公之上。”
李承乾在一臉的驚愕中,繼續聽著於誌寧講述羅彥的豐功偉績。
於此同時,李泰在宮中,卻是有些慌亂。
早些時候傳出消息,說羅彥邀請李承乾去他府上,李泰便留了心眼。所以今日一早,就有人在羅彥府門前候著,專門記錄羅彥府上到底去了哪些人。
而下人回稟來的結果,就已經足夠李泰心慌了。
五個十二衛的大將軍,四個正三品上的文官,五個士林大儒,還有兩個皇子。
原本以為自己在拉攏朝臣的這方麵做的已經不錯了。可是如今看來,自己還差的太遠。如果這些臣子因為羅彥的關係,而徹底靠向李承乾,那麼自己現在就可以自請之官,離開長安去當一世逍遙王爺了。
可是他不甘心啊。
思慮再三,李泰收斂起心情,準備前往李世民處探個究竟。憑借著李世民對自己的疼愛,想必那羅彥府上發生的一切都會如實向自己告知吧。到時候再招來臂膀,共同商議對策。
打定了這個主意,李泰匆匆往長孫無垢的暖閣走去。
此時已經到了酉時初,一天都呆在長孫無垢這裡的李世民,自然是和長孫皇後一道吃晚飯了。李泰進來的時候,李世民正放下筷子。見自家的小胖墩過來,李世民高興地說道:“青雀來的正好,我與你母後方才拿起筷子,若是沒有吃飯,便隨我一道吃一些。”
要扮乖巧,李泰自然是不能讓李世民失望。嘴一咧,小酒窩暈在嘴角,甜甜地對李世民和長孫無垢說道:“父皇母後真好。”說完以後,接過內侍遞過來的碗筷,陪著兩人吃了起來。
待餐飯用過,李泰這才弱弱地問道:“父皇,聽說皇兄今日去了那羅彥家中,不知其所謂何事,居然如此不知禮數,召喚當朝太子前去。”
“我兒莫要如此。今日承乾前去卻是有一件大好事。”如此這般,李世民將事情一五一十跟李泰說了一遍。
聽完之後,李泰心中一驚。能夠讓這麼多人都同意出大筆錢財支持的,定然羅彥所言非虛。但是,萬一這件事情做成了,這些人難免會結成利益集團。
看著李世民也沒有要將其拆散的準備,那麼自己就隻能想著怎麼也分一杯羹了。
“父皇,兒臣也想效仿皇兄,為父皇和母後儘孝,隻是,不知誠國公處是否還需要銀錢。”李泰抓住了李世民喜歡享受這天倫之樂的心思,適時地問道。
果不其然,李世民大笑著:“這個我也不知,不過,明日我便差人前去問問。”
李泰一聽,心下大喜。(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