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頓時一位中書舍人站了出來。之前他和羅彥共事過一段時間,也沒有看出來羅彥有那麼大能耐,能夠輔助太子監國啊。因此他還是想讓李世民再考慮考慮。
誰知道他話還沒有說出來呢,就被李世民給堵住了嘴:“怎麼,你對朕的安排有意見?”
“這個……”這中書舍人思慮再三,還是決定將自己心中的疑慮說出來。“羅助教如今不過是個國子學助教,不說其能不能做好本職,但是驟然拔擢,隻怕不能讓人信服啊。”
李世民做出一副就知道你要這樣說的表情,對著朝臣大笑了一陣,這才說道:“我知道你們心中都有不服。但是,這樣的委任自有我的道理。這件事情,便這樣說定了。你等可以心裡不服,但是我走之後,如果羅彥下發的政令不能夠嚴格執行,回來之後,就等著我一一收拾你等。”
李世民撂下狠話,便是連半句解釋都沒有。
百官即便心中不服,但是事已至此,還能如何呢?隻好按下心中的不滿,等著看羅彥輔政之後,到底能夠鬨出什麼幺蛾子來。
反正如果羅彥這個輔政大臣做不好,隻怕將來非但不能步步青雲,反而會就此仕途蹉跎,終老一生了。
待朝會結束,與議論紛紛的大臣們不同,李世民走進偏殿之後,便吩咐內侍道:“將羅彥給我叫來,我有事要吩咐。”
輔政大臣名額的確定,此時在長安城中攪動了好大的風雨。
三個正三品的大員中間夾雜著一個正七品的教書先生,這事兒怎麼看怎麼詭異。雖然大家都不知道李世民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可是有心人看到羅彥匆匆進宮一趟,出來之後滿臉的苦笑,就知道這事兒絕對是沒有更改的可能了。
大臣們都在討論羅彥何德何能,能夠被李世民這般看重。但百姓們卻對於這樣的事情充滿了期待,或者說,他們想看熱鬨的心理越發的嚴重了。
民間流傳的種種羅彥的傳說,那都是以打臉種種權貴人物為主。這回羅彥手握權勢,也不知道會有什麼人會犯到他的手裡。
轉眼之間,沸騰了長安城就迎來了日暮。
官員要回家了,事情就越發熱鬨了。可是此時的太極宮卻是一片寂靜。
一處大殿中,李世民與李承乾父子二人相對而坐。
“父皇,不知你喚兒臣前來,所為何事?”被李世民盯著看了很久,李承乾終於有些忍不住了,於是乎張口問道。
看著越發俊朗和成熟的李承乾,李世民很是滿意地點點頭:“今日我下旨讓你監國,你可有什麼要對我說的?”
對於李世民的這個問題,李承乾愣了一下,他沒想到,自己的父皇會反問來。不過也沒有什麼關係了,心裡有什麼,便說什麼就是了:“父皇外出,定要注意安全。母後自有孩兒照顧,父皇不必擔心。一乾弟弟妹妹,兒臣也會好生管束他們。”
聽得李承乾沒有說什麼國家大事,反而是將自己這一大家子都說了全,李世民心裡便更加欣慰了。
“好,有你這句話,父皇就放心了。隻是,今日喚你前來,還有些事情要於你交代。”李世民很是嚴肅地看著李承乾,示意他要將接下來的話一字不漏地記住。
李承乾見自家父皇空前嚴肅,心知萬萬馬虎不得,很是莊重地點點頭,這才對李世民說道:“父皇有什麼吩咐,兒臣定當牢記在心,半點也不會忘記。”
“朝中我雖然設立了四位輔政大臣,但是杜相要管理整個尚書省,溫彥博身為檢校中書令,自然會署理中書省的一切事務。而李靖則會黜置門下省的一應事務。”
李承乾點點頭,對於李世民這樣的安排自然是沒有什麼意見。
“唯獨羅彥。”說到這裡,李世民頓了一頓,對著李承乾頗有深意地看了一眼,隨後說道:“羅彥的職司,便是在溫彥博和李靖兩人產生爭執,而杜相又不能夠拿定主意的時候,讓他出來做一個裁定便是。”
李承乾愣了,就這麼簡單?
合著羅彥就是個當和事佬的?
“父皇,這樣的事情,隨便找以為朝中宿老便可以了,何須要誠國公來。”李承乾徹底被李世民給整糊塗了。想想就奇怪,兩個五六十的老頭之間有不同的意見,居然要一個二十來歲的小夥子裁定?
這個世界,什麼時候變得這麼瘋狂了?
但是看著李世民點頭,李承乾知道,這事兒還真就鐵板釘釘了。(未完待續。)
101nove.comlass="other_links":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加入書簽”記錄本次(正文第三百五十七章居然陪太子監國)的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悟道娑婆謝謝您的支持!!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