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揮彆了國子學學生的不舍,羅彥一個人回到家中。
去益州的事情李世民和羅彥並沒有提前放出風聲,也是因為臨近離彆,羅彥不忍就這樣無聲離去,這才告知了一些情況。
長安城中關注羅彥的人不在少數。
守孝一年後出來就當了國子學助教,不出一年教授的學生就近乎霸榜一般占據在兩榜之上。這樣顯赫的本事,基本上奠定了其在士林中無可撼動的地位。
或許對一些年老的儒生而言,羅彥不過是士林新秀。可是在少年一輩,羅彥簡直就是當代伯樂。所以羅彥的一舉一動,絕對牽動著長安年輕士子的心。
這天下午,不僅僅是國子學的學生,就是連一些居住在長安的年輕士子,都有些驚慌了。
不少從外地來的士子,多多少少都有想通過羅彥不如官場的打算。可是如今,羅彥居然要外放,這怎麼可以。
被羅彥強行喝止不得去鬨事,學生們也沒有了主意。但是心思活泛的士子並沒有因此就在那茶樓酒肆連聲哀歎。
他們同時想到了,羅彥如今還缺不少幕僚呢。一時間,前來誠國公府投納拜帖的人絡繹不絕,短短半天時間,門房就收到了接近半人高的拜帖和行卷。
當門房領著兩個仆役將一大筐拜帖和行卷送到羅彥書房的時候,看著羅彥那精彩的表情,長樂終於在半天的不舍中第一次張開嘴笑了。
不過,羅彥表情雖然精彩,但也卻是起了養幾個幕僚的心思。李世民絕對不可能就這樣讓自己光禿禿地帶著一份教導李恪的責任去益州。所以到時候絕對會大大小小給自己委任一個官職。
這樣一來,自己要想舒舒服服過幾天日子,還不能將職事給耽誤了,定然需要幾個幫手。
所以,看著這些自己送上門來的人才,羅彥尷尬了一下,便立刻著手閱覽起來。
於其他的人家選擇幕僚不同,羅彥要找的人,要求就有些特彆了。懂刑律的需要一個,善經史的要有一個,熟悉益州地方風物的也要有一個。
挑來選去,總算是選好了一個,喚作甄廉,乃是從益州本地來的士子。能有這樣一個幕僚,可以讓羅彥提前熟悉益州的風土人情以及官場民間,確實是不錯的人選。
善經史的,羅彥也有了一個人選。但是此人大有在長安為官的意願,就是不知道帶著他去益州做個幕僚,人家會不會答應。
唯有最後一個,懂刑律的人,想來想去,還真的是不好找。
當羅彥差人將兩份請帖送出的時候,長安城都震動了。這誠國公家的大門終於是鬆動了。能有兩個,定然有三個四個,對於一些科考無望的士子,未嘗不是一種希望。
果然沒有讓羅彥失望,甄廉本人得到羅彥的邀請,一口就答應了下來。那個善經史的儒生,在長安城的中年一輩也算是非常了不得的人物,名叫劉長安的他,向來被人戲稱一輩子都要留在長安,誰知這次居然破天荒答應跟隨羅彥外放。
轉眼三月初一就到了。
月初的朝會,總是要比其他時候更為隆重一些。當朝臣奏事完畢之後,正等著李世民退朝的他們,便得到了一個驚天的消息。
“益州刺史秋皋殫精竭慮,忠於王事,著調任禮部尚書職。國子學博士羅彥雖有才學,屈身訓詁委實憾事,著任益州刺史職,並與益州都督府長史權萬紀共同署理都督府事宜。”
朝臣們驚呆了。
益州作為南方重地,和揚州具有同等的軍事和經濟地位。所以益州作為上州,其刺史職乃是正三品的高官。這本身就已經是全是滔天了,結果李世民一上來,就很任性地給了羅彥。
更為讓人驚訝的是,還將益州都督府的長史職權也分了一半給羅彥。李世民這是敢玩啊。看看羅彥今年的歲數,才堪堪三十歲啊。相比羅彥這一下子,之前的什麼石阡那都是小打小鬨了。
有些人想反對。
“陛下,益州畢竟是劍南重地,關乎大唐四分之一江山的事情,怎可如此輕率。”溫彥博雖然對羅彥頗有好感,對其處事的手段也相當認可,但是並不代表,這個時候他就不反對這個委任。
不僅是溫彥博,像其他的官員如房杜,雖然不知道李世民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可是,三十歲的實職文官,就是在武德年官員緊缺的時候也少見啊。
即便不摻雜惡意,為了大唐的安定,也有不少人出來附議溫彥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