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婧道:“什麼的都有。有發教師工資的,有拖欠農民補貼款要發放的,有下麵鄉鎮公務員工資要發的。還有一些是縣直機關的報銷單。”
李毅聽了,皺起眉頭道:“工資?難道咱們縣裡連工資都發不下去嗎?”
司婧道:“大部分地方還是可以的,隻是有一小部門偏遠鄉鎮暫時還沒有發下去。”
李毅訝道:“有這麼嚴重嗎?我們縣這幾個月農產品賣得都不錯,財政收入應該還可以吧?怎麼會這麼嚴重呢?”
司婧說道:“這個嘛,要從咱們市和縣的財政體製說起。今年,西州市人民政府對我們臨沂縣確定的財政體製,是分稅製和遞增包乾上解雙軌運行的財政體製。市裡核定我們臨沂縣去年遞增包乾上解基數為466.9萬元,年遞增率為7.5%。城市維護稅上解,城市維護建設稅當年比去年增長部分的40%上解市。”
“什麼意思?”李毅對財政這一塊的確是門外漢,虛心求教。
司婧道:“簡單一點說,咱們縣裡今年的財政收入,要上解502萬給市裡。這還不包括城市維護建設稅等其它費用。”
李毅道:“那咱們縣裡是怎麼管理下麵鄉鎮的財政呢?”
司婧道:“我們縣裡對鄉鎮實行的是‘劃分範圍,核定基數,超收分成,短收倒賠’的超收分成財政體製。”
李毅道:“你不要站著,坐下來,給我具體說說這個財政體製,我以前還真沒有對這個進行過深入研究呢。”
司婧微微一笑:“那我就鬥膽,為李縣長講解一番吧。”
李毅笑道:“聞道不分先後,達者為師!我洗耳恭聽。”
司婧把超收分成財政體製仔細講解了一遍。
超收分成財政體製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點:
1、鄉鎮的收入範圍:屬鄉鎮轄區內的鄉鎮、村、組辦企業及其聯營企業、私營企業、城鄉個體工商戶劃歸鄉鎮收入範圍。按劃分的範圍將營業稅、增值稅(地方25%)部分、企業所得稅(不含國有企業)、個人所得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城市建設維護稅、房產稅、車船使用稅、印花稅、屠宰稅、耕地占用稅、農業稅、農林特產稅、遺產與贈與稅、工商稅收款滯納金、工商稅收罰款收入劃歸鄉鎮財政收入。
2、鄉鎮的支出範圍:凡屬鄉鎮轄區內財政供養人員的經常性支出(不包括事業發展專項經費)全部下劃給鄉鎮。
3、收支基數的確定:收支基數的核定上本著積極可靠、留有餘地的原則,做到既保縣本級,又要讓鄉鎮有活力,有利於調動鄉鎮財政增收積極性出發來核定收支基數。
4、超收分成的結算:按收入實際完成數減去包乾基數計算分成,凡收入實績超過當年包乾基數的,按一定比例分成;收入實績未完成當年包乾基數的鄉鎮將相應扣減支出。各鄉鎮的超收分成主要用於發展生產,彌補各項事業經費不足以及改善辦公條件和城鎮建設等。
5、農業稅納入鄉鎮財政收入範圍,按當年下達征收任務征收,其考核辦法不變,年終結算,實行專項上解。
李毅聽得很認真,完了問道:“我明白了,下麵鄉鎮如果完不成縣裡劃分的任務,不但分不到縣裡的錢,還要賠錢給縣裡?那麼,咱們縣現在的收支情況如何?”
司婧道:“我是去年接手縣財政局的,我做過一個統計,去年,咱們縣的可用財力是,672萬元。”
李毅飛快的算了算,說道:“這麼說,我們縣去年還虧了154萬?入不敷出啊!”
司婧道:“這種情況,也不是咱們一縣獨有,寅吃卯糧的事情,在各個內陸市縣,隻怕都不同程度的存在。”
李毅情不自禁的站起身來,在辦公室裡踱步。他兼任了經開區的黨工委***和主管委會主任一職,在經開區也有一間相當寬敞明亮的大辦公室,但他更喜歡在縣政府這邊辦公,經開區那邊,隻是偶爾去一趟。
司婧知道李毅在思考縣裡的財政大事,轉過身子,麵對著李毅,說道:“李縣長,我們縣財政供養的人員有4,125人;財政補助人員有3,586人。這筆巨大的人員開銷,是無法減免的。我們的縣財政支出,大部分都花在了這些人員的身上。”
李毅點點頭,說道:“你說得不錯。在現行財政體製下,財權與事權不匹配;我們縣級政府可支配財力少,剛性支出難以保障;要改善這種情況,我們除了開源,就隻有節流!”
司婧一驚,說道:“李縣長,你是說要精簡政府機構嗎?這個地雷,你可千萬碰不得!”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