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是國家最重要的一個行政級彆,隻有普天下的縣得到了很好的治理,我們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有一句古話說得好,郡縣治,則天下治!
國內的縣,尤其是像臨沂這種內陸縣,大部分都是窮縣,如果所有當官的,都要等米才能下鍋的話,那這些縣的經濟怎麼發展?這些縣的教育和其它部門,又怎麼改善條件?
李國良並不知道,李毅這是有意的在考校他。李毅歡迎彆的官員投向自己,一個人再強大,也不會拒絕盟友的加盟。在官場之地,變數是很大的,今天的盟友,也許是明天的敵人,而敵人也很有可能轉變成為朋友。盟友越多,也就意味著自己在官路上能走得更遠。
可是,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就算是盟友,李毅也是有選擇xing的。並不是隨便一個人都能成為李毅的盟友。要想做李毅的盟友,最起碼一條,要對李毅的胃口。李國良行事作風,李毅還是看得過眼的。李國良是那種知識的領導人才,穿著打扮什麼的,都是十分的洋派。
但是,李國良能力並不很強。李毅喜歡那種理解力和執行力十分強悍的人。
他欣賞的人,像姚鵬程也好,饒若曦也好,都是這方麵的佼佼者,隻要李毅提個頭,他們馬上就能想到尾,並且提前把一切事情都做好了。
就連錢多,也越來越合李毅的心意,兩個人朝夕相處久了,默契越來越好,有時一個眼神,對方就能明白你的心意。有這種人當貼身司機,李毅要省事不少。
而李國良的執行力並不強,這個人雖然思想ji動,但為人還是過於保守,喜歡按部就班的工作,而缺乏主動創新的ji情。
“國良同誌,我們當官的,就是要學會把不可能變成可能。我初到臨沂時,經開區有什麼?除了雜草,就是黃土!可是,我用短短一年的時間,就從無到有,把一片荒草之地,建設成了一個省級經開區!”李毅用自己做例子,開導李國良。
李國良道:“李縣長,這就是我欽佩你的地方啊!要是讓我來做,我就做不到這一點。”
李毅道:“新時期,我們需要新型領導乾部,要勇於開拓,敢於創新。指一槍放一炮,推一下動一下的乾部,在過去很吃香,因為領導都喜歡老實聽話的手下。而我卻不同,我喜歡那種有想法的乾部同誌。沒有資金,我們可以想辦法嘛!沒有困難,怎能顯示出我們革命黨人的錚錚鐵骨?”
李國良聽到這裡,總算聽出味道來了,敢情李毅這是嫌我李國良能力不行呢!他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說道:“李縣長,我真的是儘力了。能想的辦法,我都想過了。就是籌不到資金啊。省裡和市裡的教育部門,我都隔三差五的就要去跑上一跑,就是希望能夠拉來一點資金,好緩解我們教育部門的資金壓力。可是,都不起作用啊。”
李毅點點頭,說道:“國良同誌,我知道了。你看時間也不早了,有什麼事情,我們下次再聊吧。好嗎?”
李國良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心裡不甘,但李毅都下了逐客令,也不好意思再待在這裡,隻得起身離開。
看著他的背影,李毅輕輕搖了搖頭,心想是不是自己的要求過高了?像李國良這種有能力又肯乾實事的領導,肯投向自己,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啊!
他看著桌麵上的文件,思索著臨沂縣即將到來的人事大變動。
他拿一次拿出自己的官場筆記來,看著上麵一個又一個熟悉的人名,感慨萬千。
他翻到中間一頁,在寫有鄭春山名字的那一行上劃了一條橫線。
這個人物,徹底從官場筆記裡消失了!
省裡對西州的局勢向來關注,臨沂出了鄭春山事件後,省裡高層也為此進行過一番博弈。有人認為,西州市委在鄭春山事件上,犯有不可推卸的領導責任,相關的領導同誌,應該予以適量的懲罰。
但是,更多的人認為,西州市班子初定,就算犯了一點小過錯,也不至於上綱上線。西州市隻是批複了臨沂縣委的一項提案,主要的過錯,還是在於臨沂縣委。
於是,臨沂縣再次成為省委大佬聚焦之所,也成為西州新任市委班子權力鬥爭的第一戰場。
羅正浩和葛賀民這兩個新紮和新紮市長,在市委常委會上展開了一輪爭鬥。討論的正是臨沂班長的人選。
這場爭奪戰,李毅並沒有參加,無從得知具體的內容。
但是結果還是很快傳揚開來。
市委決定,調整陳凱明同誌的職務,免去其臨沂縣委一職,調到市裡另行任命。同時調整孫正陽的職務,免去其臨沂縣縣長一職,調到市裡另行任命。
市委同時決定,調整李毅同誌的職務,免去其臨沂縣常務副縣長一職,任命他擔任臨沂縣黨委一職,李毅同誌的其它職務不變。
而對於臨沂乾部們十分關注的縣長和縣委副兩個職位,市委並沒有做出明確說明,據知情人士透lu,這兩個位置的人選,將從上麵空降下來!
一切,都將塵埃落定!ro!。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