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
賀正宇叫了一聲,趕緊抖了抖手——不知不覺中,煙已燃儘,燒到了他的手指。
他將深沉的目光投向窗外,心裡頭還是一片茫然無措……
李毅把這個艱難的選擇扔給賀正宇之後,微微一聲冷笑,心想現在也是你賀正宇做出選擇的時候了!
如果賀正宇選擇順從張良等人的壓力,那麼,這顆棋子,將永遠的被李毅拋棄。
政治不是請客吃飯這麼簡單,也不是聊聊天打幾句嗬嗬這麼容易!
政治裡最容不得的,就是兩麵派和騎牆黨!
李毅正自沉思之時,電話響起,是副主任劉永利打過來的。
企改辦這次人事大改革,李毅開除了一批屍位素餐者,踢走了一批無能無才者,現在機關裡嚴重缺人,雖然剩下來的同誌們都準時上班,兢兢業業的工作,但還是十分的忙亂。
必須儘快補充新鮮血液!
李毅和劉永利等黨組成員召開電話會議,商量此事。
李毅的意見是,現在正值大中專學校畢業前夕,趁此機會,麵向應屆大中專學生,舉行一場招聘會,吸納年輕有識之士加入。
劉永利同誌十分讚成,他說現在機關裡就是缺少敢想敢乾的新鮮人才,而剛畢業的大中專學生,正好滿足這些條件,他們這一代人,熱愛黨和祖國,富有知識和才情,能吃苦,又肯乾,應該成為機關裡的骨乾力量。
副主任張亦文同誌提出了不同意見,他覺得這些大中專學生雖然有才情,但缺少實際工作經驗。企改辦的工作,是十分專業和具體的,每個職員都必須負責具體的事務,容不得半分差池。新人需要通過一個漫長的培訓過程,才能讓他們成為一名合格的職員,這對急需補充人員的企改辦來說,並不是一個好主意。還不如從各個黨政機關進行抽調,既快速,又實用。
李毅指出,張亦文同誌的意見也很中肯,但從彆處抽調熟練人手,對企改辦來說,同樣是新人,同樣需要經過專業的培訓方能上崗。這些老職員,既是各個部門的熟手,也是各機關裡的老油條,要他們在短時間裡改造成為符合企改辦需要的人才,並非一朝一夕之功,甚至比培訓大中專學生還要久。
李毅用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說明:“這就好比畫畫,你說是在一塊白布上創作容易呢?還是在一幅畫得亂七八糟的畫上創作要容易?這個是很明顯的,在白布上創作肯定要容易,你可以隨心所欲的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畫。而已經畫殘了的畫,你再改,也改不出個什麼出色的玩意來!”
張亦文被李毅說服了,最終同意李毅的建議。
電話會議過後,李毅就著手準備這次麵向應屆大中專畢業生的招聘會。
國家中央行政機關招人,雖然不是國考,但招人的程序和要求,都是很嚴苛的。
劉永利和張亦文都在下麵省市裡工作,一時之間抽不開身,李毅便把這項招人的重要工作親自挑了起來,風風火火的組織人手,在京城各大高校之間發布招聘信息。
以往的招人,都是采取推薦製度,先由校方推薦德智體美勞俱佳的人選,再由招聘方進行筆試和麵試。
這次李毅的方式完全不同,他不想把這有限的進入國家機關工作的大好機會,交給那些被名利熏陶多年的校領導們來決定。
李毅要公開公平公正的進行筆試和麵試!
他要給所有莘莘學子們一個平等的競選機會!
中央企改辦要招人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京城各大高校。
這次要招的總人數為五十名,這在一個廳局級機關來說,一次性招這麼多人的機會是很少的。
李毅事前雖然做了充分的估計和考慮,但報名的結果,還是讓他大吃一驚。
三天的報名時間結束,一共收到三千八百多人的報名申請!
三千八百比五十!
七十六個人裡麵,隻能選出一個來,算得上是百裡挑一了!
還好李毅早有預料,將招聘範圍限定在了京城,如果擴大至全國的話,這個報名人數起碼要翻十翻以上了!
這麼多的人報名,讓李毅很高興,挑選比例越大,意味著選到精英的機會也就越多。
這次招聘辦下來,結果出乎意料的好。
筆試的題目是李毅和企改辦幾個處長親自擬定的。
從繁多的考卷裡,選出前五百名,進入麵試。
最後的麵試環節,李主任親自擔任主考官,十裡挑一,選出了最後五十個人。
這五十個人,將進入企改辦,進行為期三個月的試用期。
有了這批生力軍的加入,企改辦的工作壓力輕了不少。
這天,李毅接到饒若曦的求救電話:“老板,你再不來,帕雅公主就要殺我泄憤了!”
{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