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為民猛然扭過頭,看著彭希。
彭希臉上有一抹大仇得報的快意,嗬嗬說道:“現在,就算孔任明同誌多出半票,他也是敗軍之將了。”
加上彭希投出的這一票,劉佳慧就有七票,勝出孔任明一票!
這真是意外之喜!
這個結果,大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李毅是個新人,劉佳慧也並不是特彆出彩的人,可是,李毅提名了劉佳慧,卻偏偏獲勝了!還打敗了蔣為民部長提名的人選!
王育玲和何英兩個人既感詫異,又為李毅高興。
李毅微微一笑,隻有他,早就料到了這個結局。
是的,李毅早就料到了!
他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今天頭一次參加黨組會,卻敢於提出自己的人選,去跟蔣為民追逐那麼重要的人事任命,他是有底氣的!
他的底氣,不是來自於自己的龐大背景,知道他背景的,估計也就隻有蔣為民吧?
他的底氣,來自於他對會議室局勢的觀察,來自於他對與會人員關係的深刻剖析!
首先,李毅知道,蔣為民的提名人選,也就是那個孔任明,並不怎麼得人心,最起碼,王育玲是不會同意的,而彭希也是肯定不會同意的。而何英也有一半不同意的可能。
這樣,孔任明頂多能獲得六票或者七票。
而劉佳慧呢?雖然是個冷門人物,但卻占了天時地利人和之便!
李毅可以用自己的一票,去交換蔣為民的一票。加上王育玲和何英這兩票,於勝也會支持自己一票的,這樣一來,至少能得到五票了。
其它成員,也沒有人和劉佳慧有什麼深仇大恨,反之對她的印象還算不錯,投她一票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而李毅更是算準了,彭希會投自己一票!不管是從拉攏自己的角度講,還是從和蔣為民作對的角度看,彭希都會支持劉佳慧的!
李毅正因為算準了這些票數,才大膽的提出了自己的人選。
實事證明,他的眼光和心算,都是極準的!
這是李毅在教育部新崗位上,成功運作的第一次人事任命!
這個意義,本身就很重大。
消息傳出去後,部裡的人,對李毅的觀感,必將大變!
蔣為民兩道濃濃的眉毛,猛然聚攏,又散了開來。
“嗬嗬。”蔣為民悠然笑道:“不錯嘛!看來,劉佳慧同誌真的是實至名歸啊!那麼,我們就把掌聲送給劉佳慧同誌,恭賀他升任綜合改革司的司長。”
會議室裡響起熱烈的掌聲。
蔣為民不虧是當部長的人,在注定的敗局麵前,他沒有絲毫的猶豫,就接受了這個事實,然後毫不拖泥帶水的表示了自己的認同。
光是這份修養,就足夠讓人佩服的。
這樣一來,不僅劉佳慧要承蔣為民的情,就連李毅也要感激他。
當斷則斷,很多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但能做到的,又有幾人?
“劉佳慧調走後,辦公廳的副廳長就空出一個位置,我們順便把這個人事也議一議吧!”蔣為民很快就接著進入下一個議題。
一個人事調動,總會帶動一串人事異動。
接下來的這場博弈中,蔣為民成功的推出了自己的人,他的提名,以滿票獲得通過。就連彭希也投了票。看來,彭希也是對事不對人,隻要人合他的意,不管是不是蔣為民提的人選,他都會從大局考慮,予以讚同。
這也是一個部級領導乾部必須有的修養。
鬥爭不是目的,而隻是手段。
李毅又學到了一課。
接下來又議了好幾個人事問題,基本上都很順利的通過了,有時是蔣為民勝出,有時是彭希勝出,也有的是其它部長的提名獲得通過。
蔣為民雖然是一把手,但並不貪婪,他隻把握住幾個關鍵的人事職位,至於那些小職位,他就放給同事們去爭搶,而他則利用自己一把手的優勢,巧妙的予以支持或反對,從而達到某些目的。
會議進行得差不多了,該議的人事都議完了。
李毅適時的發言:“蔣部長,各位部長,我這裡有一些改革的設想,趁著這個機會,向各位領導做個彙報吧!”
蔣為民哦了一聲,說:“對,李毅同誌之前就跟我談過,他對我部機關的改革,有一些很好的想法,趁著大家都在,就請他說出來,大家一起斟酌斟酌吧。”
李毅醞釀一下情緒,緩緩說道:“諸位部長,大家也都看到了,我們開個會,這開銷有多大。又是鮮花,又是水,又是煙的。我以為,這些應該全部取消!以後的會議,不論大小,不能再興這些所謂的會議福利了。”
一言出,滿座噓聲!(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