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道:“是的。”
房敏道:“這人是有意隱瞞了這硯台的值價,看來,他怕是要有大事求於你。”
李毅道:“這是一個和尚送給我的。”
說著,便把自己昨天的奇遇說了一遍。
“哦,那你倒是可以接手。那個和尚說得沒錯,這麼貴重的東西,在他們廟裡保管了這麼久,已屬奇跡了,保不定哪一天,就會被人偷去賣了。”房敏微微一笑。
李毅道:“我也隻能保管這東西,我又不懂收藏,也不懂書法藝術,這麼好的古硯,放在我這裡,有點暴殄天物了。”
房敏道:“那你就保管好了。”
李毅道:“要不,就送給你吧!”
“啊?”房敏眨眨眼睛:“你說笑的吧?”
李毅道:“我認真的。那老方丈說得好,寶劍贈英雄,紅粉贈佳人。你是識貨之人,又是高雅之士,這方硯台送給你,再合適不過了。”
房敏道:“這是古物,收適合收藏,又不用。你會不會書畫,又有什麼關係?”
李毅道:“這麼好的東西,還是存在你這裡,我比較放心。”
房敏俏臉微紅,說道:“你對我很放心嗎?這可是上百萬的古玩呢!”
李毅笑道:“你是個文化人,又是個雅士,這東西放你這裡,再好不過了。”
房敏道:“你說真的啊?”
李毅道:“難道你不喜歡?”
房敏早就愛不釋手了,撫摸那硯台,笑道:“我喜歡得很呢!”
李毅道:“那就送你了。”
房敏笑吟吟的道:“你送這麼大的禮給我,這是想做什麼呢?”
李毅道:“我能有什麼要求?嗬嗬,我不是跟你說過嘛,我想跟你學書畫,請你不吝指教。”
房敏道:“這個嘛,我答應了。隻要你有時間,都可以到我這裡來學。我這裡文房四寶都是現成的,地方也寬敞,適合練習。”
頓了頓,房敏道:“我聽你講,那廟裡,還有一些古物?”
李毅道:“應該還有不少。彆的不說,光是那座碑,就是個古物吧?”
房敏道:“李省長,我覺得這樣的古廟,你們政府是不是該適當的加以保護啊?像那種石碑,想偷的人很多的呢!我在京城時,經常看到有人到琉璃廠一帶來賣石碑,都是些老物,而且十之**都是偷來的。”
李毅道:“你說得有理,回頭我找有關部門商量一下吧。”
和房敏聊了一會兒,李毅便告辭離開。
周一上班後,李毅來到主管文教工作的副省長郭文浩同誌辦公室,就遇佛寺的文物保護情況,和他談了談。
郭文浩對李毅的態度,平和中帶著一絲恭敬。
聽完李毅的話後,郭文浩笑道:“遇佛寺嘛,我也聽人說起過,聽說有幾百年的曆史了,但這個寺廟,並不是以前的建築。現有的建築體,隻有幾十年的曆史,達不到文物保護的級彆。”
李毅道:“但裡麵有些文物,卻是明代留傳下來的。是不是應該加以保護?”
郭文浩道:“這個嘛,我可以派人前去考察一下,如果確實有文物保護的意義,那自然可以報上來,通過有關部門,對其進行善加保護。”
李毅道:“曆史是連續性的,過去的一切,經曆了那麼多的朝代和戰火,留到了我們手裡,我們也有責任和義務,將這些保護好,傳給我們的後人。讓後人可以從中感受到曆史的沉澱和厚度。”
郭文浩道:“這正是文物保護工作的意義所在。”
李毅掏出煙,遞了一支給郭文浩。
“文物局,就在書畫院那一帶吧?”李毅隨意的問道。
郭文浩道:“是的,那條街很古樸,清幽,我很喜歡到那條街去逛。”
李毅道:“我也去過,那邊做的生意,都是和文化相關的買賣,很有文化氣息。”
郭文浩道:“我聽說李毅同誌很喜歡書畫啊?”
李毅嗬嗬一笑:“我嘛,隻是業餘愛好罷了,主要是受朋友的影響。我有個朋友,就是開文房四寶店的。我受她的影響,才喜歡上書畫藝術。”
郭文浩問道:“你的朋友,是在哪裡開店?”
李毅道:“以前在京城,最近來了海江市,就是找不到好的門麵。托我尋找呢。我哪裡懂這些?”
郭文浩笑道:“不知道你朋友有什麼要求,如果喜歡文物局那一塊的話,我倒是有辦法,可以幫忙弄到門麵。”(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