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道:“可以。”
梁棟道:“那我等會過來接你。”
說著,他帶著兩個雜工離開。
妙可唆唆鼻子,說道:“這屋子裡有股黴味!”
李毅笑道:“就你鼻子靈!這房子以前是閒置的,我來之前,他們才收拾出來。我估計是很久沒開門窗的緣故,你去把門窗都打開,通幾天風就好了。”
妙可道:“錢多,你和我一起去開門窗吧,這麼大的房子,怪難跑的。”
錢多道:“我可沒空,我還要去提車呢!嘿嘿,毅少的座駕,不知是什麼品牌的?”說著徑直走了。
妙可隻得一個人跑去開門窗。
李毅和易先生在客廳坐下來聊天。
“怎麼樣?”易先生問。
李毅搖遙頭:“很頭痛。”
易先生道:“是有人表示不服氣嗎?”
李毅道:“那倒沒有。這裡的人脾氣都特彆好,不管是陳書記,還是政府這邊的下屬,見了我都是笑眯眯的。但我有一個感覺,這邊的人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懶。說他們懶,或許有些過分了,但他們真的很隨便,仿佛沒有什麼事情,值得他們去爭取做成的,左也可以,右也可以,得過且過。”
易先生笑道:“這還是懶嘛!西南這邊,跟其它地方不同。這裡的人,隻要三餐溫飽,他們就不思進取了。你看其它省市的勞動力,全都跑到外麵去工作,去賺錢,然後回到家鄉,蓋樓房,建家業。他們有這個動力,有這股衝勁。”
李毅道:“對啊,難道不應該嗎?”
易先生道:“可是,在這西南之地,人們的觀念卻不同了。他們這邊的勞動力,很少到外麵打工。他們寧可守著薄家過日子,也不到外麵去受彆人的閒氣。”
李毅道:“物離鄉貴,人離鄉賤,這也是一種活法。”
易先生道:“而且,這地方閉塞,貧窮,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大家早就習慣了這樣的生活,他們覺得,既然很難有大的改變,那還不如就這麼過算了,辛苦也是一輩子,這麼過也是一輩子。”
李毅道:“難怪了。連市裡想建新的常委樓,也是多年不成功。剛住進來時,大家都會覺得這裡環境太差,樓房太老舊,想把它換了,新建大樓。但後來住久了,也就習慣這種味道了,再也不想翻新了。”
易先生道:“人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是很強大的。就算有幾個外來的官員,一旦融入這樣的大環境,也很快就會被同化,不思進取,得過且過。”
李毅道:“小富即安,都是用來批評人的。而這西南市,連小富都算不上呢,就安居起來了。而且,很多錯誤,並不是一個懶字可以包庇的。”
易先生道:“你要想有所建樹,就必須先把這裡的懶病去掉。”
李毅道:“我來這裡的目的,就是要把這個懶人國,從沉睡中喚醒!先生,請教我治理之道吧!”
易先生道:“要想讓民眾從懶病中蘇醒過來,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刺激他們的神經,最大限度的刺激他們。他們知道外麵的世界很精彩,也知道外麵的人,過著很優越的生活,但這種知覺,對他們是沒有作用的。”
“就好比我們國內的人,看到國外富人過高級享受的生活,會產生豔羨的感覺,但不會有想趕超的動力。因為那是國外的,跟我們不搭界。而西南市的人民,看外省人的幸福生活,也跟我們看外國富人的奢侈生活一樣,對他們造不成太大的刺激。”
李毅點點頭:“我明白了,要想刺激到他們,就必須在本地樹立起一個典型人物,讓這個人物發家致富,過上優越的幸福生活,引來大家的眼紅,從而帶動大家勤勞致富。”
易先生道:“道理說起來簡單,但真要實行,可不容易哦!”
李毅道:“這跟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方針是一致的。”
易先生道:“這是一條可行之道,但具體怎麼做,還有待考察和討論。”
李毅道:“易先生,今天晚上的歡迎宴,你去不去?”
易先生道:“我就不去了吧,你可以帶妙可去。”
李毅笑道:“帶她去?還不定捅出什麼亂子來呢!”
易先生道:“你初來乍到,需要的是緩和關係,樹立一個和善親民的形象,有妙可在你身邊,會讓更多人喜歡上你。”
李毅道:“是嗎?”
易先生道:“元首出國訪問,把夫人或孩子帶在身邊,就是這個道理。”
李毅道:“行吧,那我就帶妙可去。”
錢多把單位配車開了回來,而梁棟也過來請李毅,說是市委那邊已經定下晚宴,請李市長過去。
李毅出門時,右眼皮一跳,他不由心想,今天的晚宴上,不會出什麼狀況吧?(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