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毅沉默了一會兒,說道:“我相信,西南市總有發展的機遇。咱們先齊心協力,把路橋改造好,隻有路好了,才能談其它的發展。”
陳伯年精神一振,說道:“李毅同誌,我就等著你這句話!希望在我退休之前,還能看到一個嶄新的崛起的西南市。”
李毅道:“陳書記,我馬上就要召開教育安全工作專題會議,請問你有什麼指示?”
陳伯年想了想,說道:“你是不是想把改造市裡的學校項目,提上日程?”
李毅道:“知我者,伯年同誌也。”
陳伯年道:“你一上任,就要大搞兩項工程,而且全部是擴建和改造的,這對本市人民來說,是一項不小的負荷力。你確定要這麼做嗎?”
李毅道:“不改造,就隻有走下坡路。除此之外,我們彆無選擇。”
陳伯年道:“可是,你想要在一年之內,就把整個市裡的道路,還有學校,都進行一次大改動,市民百姓能接受嗎?到處是施工的場地,到處是擁擠的車流和人群,人民會感覺到,自己的生活質量,正在下降。”
李毅道:“城市的快速發展,免不了陣痛。用一年時間的不方便,換來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方便,這是值得的。我想,市民百姓也是理智的,也是能夠理解和支持我們的。”
陳伯年道:“李毅同誌,你一定要考慮清楚了,你現在還隻是一個代理市長。如果民意支持率下降的話,你這個任期,隻怕要出問題。”
李毅豪爽的道:“大不了就不當這個市長,我仍然回京城,去當我的機關乾部嘛!”
陳伯年神色一震,緩緩說道:“看來,是我們太老了。每個官員,新到一任,都會保守做事,不敢激進,生怕有個閃失和差錯,讓自己變得難堪和失敗。而你卻不害怕這一點!這讓我刮目相看。”
李毅道:“如果每個人都畏首畏尾,束手束腳,不敢動作,那這個社會,又怎麼能有大的發展?一屆任期隻有五年,頭一年是代市長,怕民意支持率低,不敢行動。然後還要觀望,還要規劃,又過去了兩三年,後來時機成熟了,有了行動的本錢了,又擔心自己馬上就要卸任,怕失敗,怕影響到自己的前程,又不敢動作了。如果每個官員都是如此,那就不要搞什麼長期項目和大發展了!”
陳伯年道:“我主要是替你著想,你還年輕,前途正盛。不過,你剛才的話,給我了很大的啟發。我一個快要退休的人,還有什麼好害怕的?隻要你敢做,我就敢支持你!”
李毅道:“陳書記,謝謝你的支持,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的。一年之後,再來看西南市,一定會改換新顏!”
陳伯年道:“你先召開教育係統會議,等下周的常委會議,咱們再認真仔細的討論所有細節!”
李毅道:“到時的常委會上,就要請陳書記鼎力支持了!”
陳伯年道:“在西南市裡,我要是支持你,你就得到一半的支持了。”
離開市委後,李毅心想,陳伯年說,他支持的話,我就得到一半的支持,難道還會有一半人不支持?
這麼說來,陳伯年在西南市的影響力,並沒有我想象中那麼大?
這麼一想,李毅不由得憂心,如果連陳伯年的支持,也不能讓自己放開手去做的話,那自己又該怎麼破這個堅冰之局?
李毅甩了甩頭,雙手摩擦幾下,然後把溫熱的手掌貼在臉上,使勁的擦了幾下,讓頭腦變得清醒。
“不想了!做自己的事!隻要我能把事情做好,就不信說不服其它人!”李毅堅定的想。
電話響起。
“李市長嗎?我是關越山。”
李毅哦了一聲,關越山是本市的常務副市長,帶隊去了島國,處理曾瑞等人的後事。
“關越山同誌,你好,我是李毅。”
“李市長,我們回來了。有重要情況向你彙報。”
“好的,我馬上回市府。”
沒有多問,李毅便掛斷了電話。
能說的,關越山自然會在電話明說。
回到市政府,關越山等人已經等著李毅了。
眾人簡短的見了麵,寒暄幾句,便進入正題。
李毅先問道:“曾瑞等人的骨灰,運回來了吧?”
關越山道:“運回來了,已經派人送回他們家去了。”
李毅道:“此行順利嗎?”
關越山道:“李市長,其中有疑問。我們到達島國時,曾瑞同誌等人的遺體便已經火化,我們看到的,隻是十幾個骨灰盒。”(未完待續)
最快更新,閱讀請。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