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霍慶雲笑了笑,對著劉鬆山便道:“要是能夠調出日本人的兵力,我和我的弟兄有把握乾掉這處軍火庫。”
劉鬆山知道霍慶雲他們有著一些奇特的武器,這種武器的威力極強!甚至可以完成覆蓋性炮擊,可惜的是這種武器霍慶雲他們一直極為保密劉鬆山等人從來就沒有見過這種武器出現在他們的麵前。
即使迫不得已要對劉鬆山他們進行火力支援,霍慶雲等人也是將武器放置在極遠處。這不是信不過劉鬆山他們,而是這種武器國防軍內知道的人都有限。
更彆說是給劉鬆山他們透露了,除非得到了東三省的允許否則霍慶雲他們絕對不會把這些武器曝光出去。
“我說黑子,你們烏鴉已經換了六批人了。你什麼時候撤回去修整?!”談了一會兒正事之後,劉鬆山嗬嗬的笑著對霍慶雲便道。
兩人之間經曆了無數次的生死,霍慶雲更是救下來不知道多少次劉鬆山的命。因此極為熟悉,劉鬆山也就順勢叫起了霍慶雲的小名。
“我是難嘍~”霍慶雲嗬嗬的笑著道:“崽子們都得鍛煉,不然到時候跟日本人打起來拉稀了平白丟了我們烏鴉的臉,不過我霍家倒是和你們赤色很有緣哪!”
說著,霍慶雲頓了頓對著劉鬆山便道:“我爹現在就在陝西,你們的主席身邊護衛。你們主席倒是不務正業了,當著我們東三省的農業生產處主任、拿著待遇結果去鬨革命去了!”
這句話倒是說的劉鬆山哈哈大笑,他也是知道之前楊子任被排斥到了東三省考察任職的故事。而霍慶雲說著卻歎了口氣。
“不過說起來他倒是做的很不錯!我們顏總督辦很是誇獎他,說是要他不走都打算讓他去擔任新成立的農業部的部長了。可惜他走了,搞的現在顏總督辦對這個部長的位置很是頭疼,不知道誰去擔任好……”
劉鬆山笑了笑,對著霍慶雲便道:“不成啊!我們主席這鬨革命才是他的本職工作,去你們東三省當主任,那是兼職。本職工作做好了才能去兼職嘛!你說是不是?!”
霍慶雲撇了撇嘴。對著劉鬆山便道:“你們家主席現在還領著咱東三省的工資呢!還有,給他幼兒園的待遇、公務員福利房也沒有收回。結果他拿著待遇去革命去了……”
這話說的劉鬆山再次哈哈大笑了,不過霍慶雲倒是沒有繼續這個話題而是對著劉鬆山道:“你們的那些同誌,在傷好以後我們基本都通過蒙古送回陝北了。但我的建議是你們最好派些人到東北國防大學去進修一下。”
頓了頓。霍慶雲肅然的對著劉鬆山道:“咱們跟小日本的仗絕對不是一天兩天的問題,而麵對小日本的進攻現在沒有人比我們有更多的經驗。大家多交流,總是沒錯的。”
對於霍慶雲的這個話題,劉鬆山也是點頭認同的。不管是赤色還是南京國府,和日軍交手的次數基本不多。而且也沒有麵對過日本的大軍團式的進攻。
曾經劉鬆山認為打起來了總會學習到的,但真正和日軍接戰後才發現這種學習是會要命的!對於國防軍的戰績劉鬆山曾經佩服但認為自己應該也可以做的不差。
但真正經曆了日軍的進攻後,才會知道日軍的進攻是多麼的犀利!基本上來說。同等兵力之下日軍的攻擊力是極強的!
尤其是小股部隊的進攻、擲彈筒的應用、突擊隊型的熟練和精準的射擊……等等!在抗日戰爭初期,基本的戰損比率都極高!
據國民政府軍令部1944年統計,第一戰區敵我兵力之比是14:100;第二戰區是13:100;第三戰區是20:100遠東之虎。平均起來,中**隊要六七個人才能頂住一個日軍!
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中原大戰晉綏軍的總指揮徐永昌的估計也大致相似:中**隊共有320個師,在中國戰場的日軍約40個師,比例是8:1。
當時的中**隊,基本在一戰時期的水準。相比之下,日軍的確強出了不止一籌。事實上太平洋戰爭初期美國也吃了不少的虧。
而讓美軍吃虧的最嚴重的武器便是——擲彈筒!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塹壕戰。給日軍留下了深刻印象。加上日俄戰爭的經驗教訓,使得日軍認為,為了應付可能要麵對的塹壕戰。需要一種射程比手榴彈遠,同時可以像迫擊炮一樣打擊障礙物後目標的步兵支援武器。
擲彈筒正是在這種背景下產生的,它直接支援小隊、班一級步兵作戰,射程和威力彌補了中口徑迫擊炮和手榴彈之間的火力空白,發射和調節射程的原理都具有相當的創造性,在二戰期間日軍使用的各種步兵武器中獨樹一幟。
很多人認為,擲彈筒是一種僅僅憑著經驗來使用的武器。而事實上並非如此,從日軍的《步兵操典》及聯隊以下的步兵戰術教材中,我們都可以見到擲彈筒在攻防作戰使用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