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城內的大部分青壯,都已經被迫參戰了。若不是這些天拚死戰鬥,或許武昌城早就城破了。但即使這樣。戴笠等人也不認為自己還能堅持下去。
仗打到了這個程度,已經完全的超出了何應欽、陳誠等人的預料。實施上,若不是日軍的包圍圈實在封鎖的太緊,他們甚至會選擇突圍而出。
“盧永衡那邊怎麼說?!”何應欽問出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現隻有盧漢的第六十軍殺到了武昌城外圍。
也就是說,隻有盧漢才有最大的機會打開武昌城的包圍圈。
“他要我們堅持,至少給他三天的時間。”陳誠歎氣道:“他破掉第三十八師團的阻擊,我認為這已經是難能可貴了。現在能否打破包圍圈,我真的不敢說……”
“楊森的部隊在趕來的路上,如果楊森的部隊趕到的話或許還有一絲希望……”戴笠接口道:“我的人已經回報,日軍並沒有鎖住楊森的人。他們還是可以趕到的。”
“川軍?!他們的那些裝備……”何應欽嗬嗬一笑,不再說話。而戴笠也有些尷尬,川軍無疑是所有的軍閥部隊中最淩亂、最差的部隊。
裝備老式甚至很多還是損壞的,指揮作戰的那些與其說是軍人不如說是一群學過點軍事的土匪。而指揮的士兵,多數不過是剛剛放下鋤頭的農民。戰鬥力之差,可想而知。
龍雲好歹從法國人手上買了些東西,且更國防軍的關係也不會讓他們缺軍火。訓練方麵也不差。至少還能和日軍一戰。
可川軍呢?!沒人敢打這個包票,淞滬會戰上川軍隻能是拿著人命去填。這還是當時日軍僅僅出動了二十餘萬人的情況之下,可這次日軍出動的是超過了三十萬人的大部隊啊!
很多人認為,現在日本已經傾儘全力了。可事實上並非如此。
現在為止,日軍在中國的部隊主要的三大部分為華北、華中和華南三個方麵軍。其中華北方麵軍約為二十四萬餘人,華中方麵軍加上上海派遣軍等總計約為三十五萬人左右。
而華南方麵軍,現在不過是二十餘萬人。也就是說,事實上真正在中國作戰的日軍部隊不過是不到一百萬人。即使加上朝鮮的關東軍,所有的日軍大約在百萬左右。
這和二戰的中期日本直接在中國本土投入作戰部隊四百一十餘萬算來,根本才不到一半。而在19萬,其中役齡男子1693萬,可供征兵的人數約占役齡男子的56、2%,約1000萬。
此時日軍的總兵力是一百餘萬,而戰爭中日本最終將軍隊擴充到720餘萬。日本全麵侵略中國的時候,日軍在中國總兵力基本保持在200萬。
也就是說,現在日本還沒有全麵的動用自己的全部兵力。之所以如此,第一是因為失去了滿蒙基地,這導致的是日軍沒有太多的裝備可以武裝自己的部隊。
是以,擴軍隻能是被暫緩了下來。其次,淞滬會戰讓日本認為現在的兵力已經足以橫掃整個國府。他們是打算直接占領下來之後,再通過資源輸送以戰養戰。
他們的這個想法在某些方麵來說已經實現了一部分,汪兆明的廣州國府便是為此事而籌建起來的。廣州、上海及江蘇等地的淪陷,給予了日軍大量的便利。
這些便利,讓日軍勉強的啟動了自己的征兵計劃。
“轟轟轟……突突突……”武昌城外,戰鬥依然在繼續。盧漢對著自己的下屬嘶吼道:“我不管傷亡!我不管辛苦!我隻要武昌城!要麼你死在戰場上,要麼退下來老子槍斃你!”
儘管,這是跟著盧漢多年的老人了。儘管,他是被抬進來的。但盧漢還是對著他低吼道:“這一仗,要麼我們打贏!繼續打下去,要麼我們打輸!被子孫後代戳脊梁骨去!沒得其他路給我們選……”
“軍長!軍長啊……給咱們六十軍留下點種子……”那躺在了擔架上的漢子留著淚嗚咽著道:“從老家殺出來,我們就沒想過回去……但至少……至少給我們六十軍留下點種子啊……”
“留個屁!要是輸在這裡,國都沒了我六十軍要了有個屁用!”盧漢暴怒的對著這漢子吼道:“總司令已經親自簽署了命令,我們打贏了這場仗我六十軍就擴充成集團軍!要人他給,要槍他拿!”
“打不贏,撤銷番號!我們全回家養老去!”
說著,盧漢深深的吸了口氣:“咱們第六十軍,成龍還是成蟲就看這一回了。國防軍的那些軍團,哪個不是屍山血海裡殺出來的?!要護住我們六十軍的牌子,隻有拿人命去填!”(未完待續)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