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是!!”副官高聲應道,隨後緩步走出辦公室傳遞命令去了。
與此同時,蘇聯喀山。
“斯大林同誌,我們現在必須要這麼做嗎?!”布柳赫爾看著斯大林,輕聲道。其實,從布柳赫爾的內心來說他是不希望蘇聯繼續內戰的。
但現在的情況卻是雙方不死不休,在這種情況之下想要休戰就必須要外力的介入。儘管對英法心懷警惕,但布柳赫爾不得不承認他們是現在蘇聯雙方最願意接觸的勢力。
東三省還不夠資格,德國的話斯大林肯定不會信任。也隻有英法美三國,才會讓斯大林嘗試接受。
“布柳赫爾同誌,我希望你知道現在我們需要的不是戰爭。而是發展蘇維埃。”斯大林對著布柳赫爾輕聲道:“戰爭帶來的傷害太大了,我們需要和平。”
應該說,是我們打不下去了。布柳赫爾在心裡苦笑著回應道,作為斯大林方麵的高層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現在的情況。
就現在而言,彆說打仗了就是日常維持對於斯大林方麵來說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之前由於不斷的戰事和抽調了大量的青壯參軍,導致了大麵積的饑荒。
斯大林和布柳赫爾被迫將最後一批的黃金出售給東三省,換取糧食來救濟自己領地內的民眾。若是不然,或許他們自己的後院就得起火。
這時候,一旦後方出現問題那麼將是極為致命的。
布柳赫爾和斯大林其實也知道,對麵的托洛茨基其實也出現了問題,從一些被俘虜或自己投靠過來的士兵、軍官們口中得知,現在托洛茨基也不好受。
他正在和德國采購大批的糧食,以穩定內部的饑荒問題。不過他比之斯大林來的要好的是,他還有大量的資源可以和歐洲進行交易。
“布柳赫爾同誌,我們現在需要的是和平。是發展蘇維埃。在這個前提之下一切都是可以談的。”斯大林仿佛老了好幾歲,對著布柳赫爾輕聲道。
這是沒有辦法的選擇,斯大林知道如果戰爭繼續下去的話那麼被摧毀的隻有是蘇聯。現在。整個國家的忍耐性幾乎已經達到了極限。
蘇維埃被推翻,這不是斯大林所希望看到的。事實上,在被托洛茨基等人驅逐之後斯大林自己也在暗自反思。
這次的反思是真正的反思,這時候他才覺得列寧對自己的那句“太過粗暴”了的評價恰如其分。在他成為總書記之前,他還對列寧的遺囑有些憤憤不平。
但現在看來,這些話何其的恰當!
“斯大林太粗暴。這個缺點在我們中間。在我們**人的來往中是完全可以容忍的,但是在總書記的職位上便是不可容忍的了。因此,我建議同誌們想個辦法把斯大林從這個位置上調開,另外指定一個人擔任總書記。”
這是列寧的遺囑裡,對於斯大林的個人評價。
甚至,列寧為此還曾尋求和托洛茨基的合作試圖要遏製斯大林。而這件事情中,斯大林也表現出了自己粗暴的一麵。
他直接打電話給列寧的妻子娜傑日達.克魯普斯卡婭,把這位無辜的女性給大罵了一頓。
當然,這也引起了列寧的憤怒。為了逼迫斯大林給娜傑日達.克魯普斯卡婭道歉。列寧甚至親自寫信給斯大林,以絕交相威脅。
最終,斯大林被迫向克魯普斯卡婭道歉。但從心底裡,斯大林並不認為自己是錯的。
可這次,事實卻無情的告訴了斯大林:他的作為的確是過於簡單而粗暴了。這種簡單粗暴,引起的風波太大。甚至引發了整個蘇聯的變動。
有時候斯大林獨處也會在想。如果自己不去試圖清洗和懷疑那麼蘇聯是否不會有這樣劇烈的變動?!
誠然,這中間有著各種各樣的推手。但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自己太過於想要將所有的權利攬起。處理的方式也太過粗暴,導致了那些人的逆反。
斯大林是聰明人,同時他也是個極其之高明的政治家。至少這個時代看來,能和他比肩的政治家並不多。
曆史上對於斯大林的評價無數,但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認他是一個極其偉大的人。他接手的時候。蘇聯還處在農耕社會。一切的工業基礎極其之淺薄。
但當他離開的時候,整個蘇聯變成了龐大無比的世界兩極之一。是他讓蘇聯得以和美國隔海相望,絲毫不落下風。
他留給蘇聯的除去數百萬人非正常死亡、大清洗和流放之外,留下更多的是完整的工業鏈、龐大的軍工體係和強大無比的核武庫。
這些。甚至到了後世的俄羅斯都在受惠。
這是個極其之複雜的人,很難在三言兩語中說清楚這位蘇聯的領袖,他到底是作對了還是做錯了。
“對於俄國來說,其最大的幸運就是在艱難考驗的年代裡,有約瑟夫?斯大林這樣一位天才和不屈不撓的統帥領導著她。他是一位完全與這一殘酷的曆史時期相應的傑出人才,在這一時期中他度過了自己整整的一生。”
“他是一個用自己的敵人之手消滅自己的敵人的人,甚至能使我們這些被其稱為帝國主義者的人去同帝國主義者們作戰。雖然斯大林是一個世界上無人可與之相比的最大的獨裁者,但他接手的是一個犁耕手種的俄國,而留下的卻是裝備有核武器的蘇聯。無論我們如何評說斯大林,但一切,曆史和人民都是不會忘記的。”
這是丘吉爾在紀念斯大林誕辰80周年時,於英國上議院發表的演說。或許,這能是最為能夠概括斯大林的話。
“我們需要和平,隻要是繼續在蘇維埃的領導之下那麼我們一切都可以商量。可以談判。”斯大林揉了揉自己的眉心,這是他的底線了。也是他給予英法美的底線。
斯大林知道,英法美未必安了什麼好心思。但現在的情況是,蘇聯需要和平。斯大林自己沒有太多的選擇餘地。
戰爭如果繼續,導致的隻能是蘇聯的分崩離裂。那麼,如果可以雙方停戰斯大林是願意接受的。學會妥協,這是每個政治人的根本。
無底線的妥協。那麼此人不過就是個政客。比如某校長。而有底線的妥協,這才是政治家。比如現在的斯大林。
斯大林的底線,便在於雙方必須重新歸附成一個國家。他可以放棄一定的權利,接納托洛茨基等人進入新的蘇維埃政權。
甚至,在權利方麵斯大林願意做出讓步。但唯一的要求,就是雙方必須合並不能有任何的分裂。這是斯大林的最低要求了。
“我覺得可以和他們談談。”莫斯科。克裡姆林宮裡坐在托洛茨基身邊有著“紅軍拿破侖”之稱號的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圖哈切夫斯基。
“現在的情況是。戰爭不能再打了。”圖哈切夫斯基苦笑著對托洛茨基道:“誠然,斯大林犯下的錯誤極其之大。但這就是我們繼續戰爭的理由嗎?!”
“戰爭進行到了現在,整個蘇聯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到。犧牲了超過四百萬戰士,造成了大麵積的饑荒。所有的工農業幾乎全部停擺……等等這些,難道就是我們願意看到的?!”
這位年輕的蘇聯元帥的話,讓眾人皆沉默了。其實,他們心中何嘗沒有疑慮?!時間終歸會衝淡很多東西。
誠然,這裡的每個人都和斯大林有著刻骨的仇恨。
家人被殺、被審判,自己如果不是逃的及時恐怕下場
也好不到哪裡去。斯大林被自己等人組織的部隊趕走。從雲端跌落到了穀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