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人的歡呼聲中。郵輪緩緩的靠岸了。甲板被搭起了艦橋,隨後便是那些物資在這些日本人的歡呼之下被運下了船。
為了震撼。那些大米的袋子特意被打開讓那些人群來看。而那一錠錠的錫被抬下來的時候人群的歡呼聲更大了。
而另兩艘緩緩靠岸的貨輪上,裝載的則是一萬噸餘的鐵礦石。這些都是東南亞地區開采出來的礦石,他們被送回了日本冶煉最終將變成殺人利器隨著日軍奔赴各處戰場。
“大日本帝國板載!!”人群中響起了陣陣的呼號,而無數人也在迎合著這呼號。
日本早在開戰之初便考慮到了航運的問題,於是在海軍部的要求之下製定了一套名為“戰時標準船”的製造計劃。
在開戰前日本海軍部就估計,一旦開戰,戰爭第一年日本損失的貨船會有80-100萬噸,第二年會有60-80萬噸,第三年以後每年會損失40-60萬噸。
而當時日本所擁有的貨船總噸位是630萬噸左右,因此,他們算出來對日本造船能力的最低要求是:
開戰第一年能生產貨船45萬噸,第二年是60萬噸,第三年以後每年能生產80萬噸,戰時標準船正是為了適應這種要求而建造的。
戰爭爆發後,日本商船的建造也歸海軍管轄,因此軍方和民間都在生產和使用戰標船。第一批戰標船共有十種船型:1a、1101nove.com、1d、1e、1f型貨船,1k型礦石運輸船,1tl、1lm、1ts型油船。
這次從東南亞回來的,便是一艘專門運載貴重物資的郵輪和兩艘5300噸級1k型礦石運輸船。當然,日本人也沒有忘記派去一艘10000噸級的1tl型油船。
看著一批批的物資被送上岸來,所有人的歡呼聲更大。無論是主持陸軍部的閒院宮載仁,還是主持海軍部的伏見宮博恭王都極為滿意。
“陛下還是太過擔憂了,按照現在這樣的情勢發展下去帝國肯定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伏見宮博恭王緩緩的放下了望遠鏡,對著身邊的閒院宮載仁道。
後者點了點頭,但隨即解釋:“陛下也是擔心將來一旦出現問題會牽扯到皇族,所以才讓我們儘量的避居幕後。畢竟將來就算出現了問題,我們不在其位之上也好解釋……”
原來早在偷襲珍珠港的時候,裕仁就很是擔心一旦失敗了會牽扯到皇族。於是他找來了閒院宮載仁和伏見宮博恭王,讓他們退居幕後。
然後將他們信任的人扶持上位,在幕後遙控整個戰役的進程。但伏見宮博恭王和閒院宮載仁卻不是很願意這麼做。
他們的理由是當時中國的戰事已經嚴重失利了,如果這時候皇族再退出指揮層那麼將會引起整個帝**隊的震動。
在他們再三保證,並告知裕仁即使出現問題也會有人頂賬的情況下裕仁才勉強的同意他們繼續在現在的位置上指揮。
“我知道,但我們身為帝國皇族自然是要站在前麵的。”伏見宮博恭王歎了口氣道:“陛下,少了睦仁大帝的果決啊……”
“殿下慎言!”閒院宮緊張的看了看左右是否有人,這才冒著冷汗對伏見宮博恭王道:“這些話殿下不可再說了,若是隔牆有耳你說我聽你我都將不保啊……”
伏見宮博恭王也是一時的感慨,被閒院宮這麼一提醒這才想起來這話的嚴重性。在此時的日本,你可以質疑海相、可以質疑陸相甚至可以質疑首相。
但你絕對不能質疑裕仁,否則的話會被視為大不敬!無論是軍政商三界,還是民間團體都無人能夠容的下你。
“隻要能夠繼續運回來這些物資,我們一定能夠取得最終的勝利!”沉默了好一會兒,伏見宮博恭王選擇了轉移話題。
“是啊……”閒院宮不知道滋味的回了一句,有些意興闌珊。但接下來伏見宮的一句話,讓他一下子提起了神來。
“我覺得我們與其在支那浪費兵力,倒不如把兵力都放在東南亞上。”伏見宮忽然對著身邊的閒院宮道:“或許占領了澳大利亞,還有印度這些地方才是正理。”
“不!這絕無可能!”閒院宮一下子跳了起來,大聲道:“那些領土都是帝國將是用血和命打下來的!怎麼能夠說放棄就放棄?!這絕不可能!!”
“閒院宮,我們理智的看看。在支那我們損失了數十萬的部隊,可得到了什麼?!一些糧食,一些鐵礦而已。這甚至比不上這次我們在東南亞的收益。”伏見宮並不生氣:“好好想想吧!這也是為了帝國的利益……”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