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聽著圖哈切夫斯基的話,斯大林和托洛茨基的臉色都變得極為難看。(.com)這並不能怪彆人,這是蘇聯自己的準備不足。
這個時空的蘇聯並沒有如曆史上那般空前的發展,內戰耗去了他們太多的時間、精力和資源,還有最寶貴的時間。
而在雙方握手言和之後,雖然也做了一定的準備但國內對於各方麵資源的需求實在太大。為了儘快的恢複生產,多數的鋼鐵等物資都被用來製造拖拉機之類的農業機械了。
現在蘇軍所擁有的坦克,基本都是斯大林和托洛茨基兩人從牙縫裡摳摸出來生產的。但這對於龐大的軍隊來說,不過是杯水車薪。
不足八百餘輛坦克,一千多架戰鬥機根本就不足以保衛蘇聯。
“如果我們現在全力生產的話,月產量可以達到多少?!”斯大林對著圖哈切夫斯基問道,但回答他的是部長會議副主席、財政部長阿列克謝.尼古拉耶維奇.柯西金。
“斯大林同誌,我不得不告知您就算我們全力生產一個月最多也隻能造出大約四百架戰鬥機和三十輛坦克……”柯西金苦笑著道:“我們現在雖然有了機床,但嚴重的缺乏熟練的技術工人。這是我們最大的難點……”
機床可以買來,工藝可以學習。但那些優秀的技術工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累積起來的,尤其這個時代技術工人的重要性更是一覽無遺。
曆史上蘇聯趁著全球大蕭條時間,從全世界挖角了不少優秀的技術工人加入蘇聯這才形成了蘇聯初期的強大工業生產能力。
在曆史上,蘇聯在大蕭條時期大量的買入各國生產的工業設備同時大量的引進技術工人及工程師。
我們隻需要看一組數據,便知道大蕭條如何讓蘇聯崛起。
在1931年,美國出口的機器設備中,有50%賣給蘇聯。而同期在1929年~1930年,英國機器出口總量的70%銷往蘇聯,到1932年時候這個比例竟然高達90%。
190%銷往蘇聯。而在一年之後也就是1932年這個數字上升到了50%!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20世紀30年代,蘇聯幾乎所有的骨乾大型企業都是利用西方的先進技術武裝起來的。
此外,蘇聯還獲得了美國援建的三大鋼鐵廠,引進美國技術設備、雇用美國技術專家於1933年建成的最大的第聶伯河水電站、由美國福特公司援建的著名的高爾基汽車廠……等等。
而在人才引進方麵蘇聯也沒有放鬆。由於在經濟危機中西方出現了大量的失業技術人員,因此他們紛紛接受蘇聯的聘請。
在1929年的時候,在蘇聯工作的外國專家已經高達1919人。技術人員則是達到了10655人,這分彆是前一年也就是1928年的5倍多和20多倍!
當兩年後的1932年,在重工業部門工作的各種外國專家一舉達到了6800人、技術人員更是達到了數萬之多。而在當時全球最大的移民國家美國,先後有10萬名技術工人和工程師申請移居蘇聯。
由此可見,蘇聯當時到底吸納了多少的資金、設備、和技術力量。正式這些的累積,才讓蘇聯能夠在二戰脫穎而出。最終華麗的蛻變為冷戰時期可以遙遙與美國相抗衡的世界兩極。
“在蘇聯,有2/3的大型企業是在美國的幫助或技術援助下建成的......其餘的,也大多是在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等國的技術援助下建立的。”
曆史上斯大林的這句感慨不是沒有道理。可惜的是,這個時空裡蘇聯沒有了好運氣。自東三省崛起的那位猛虎,取代了蘇聯在大蕭條中的位置。
而曆史上蘇聯雖然在大蕭條中賺取了最大的紅利,但也不是沒有失誤。甚至這些失誤逐漸被放大之後,最終演變成了蘇聯的解體。
比如。由於人才培養不足,許多新建成的大型企業因缺乏管理和技術人員而限製了生產能力。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拖拉機廠19台拖拉機而已。
此外,雖然蘇聯在短時期內依靠進口外國設備發展了重工業,但在一些高端技術上依然遠遠落後於歐美國家,許多產品都不得不倚賴進口。
這些都沒有什麼。對於蘇聯來說最為致命的是:由於他們過分重視重工業建設而忽略了輕工業和農業的發展,這讓蘇聯經濟出現了城鄉差異大、工業與農業不協調發展的局麵。
而後來因為重視重工業而取得了成就,讓蘇聯直接忽視了這些問題。這導致的是後來龐大的蘇聯。竟然栽倒在了這些問題之上……
當然,曾經仔細的看過這方麵資料並研究過這些事情的屠孟賁是不會犯下這樣的錯誤的。東三省最早不斷的深化自己的重工業,同時也沒有簡單粗暴的放棄對輕工業、農業的發展。
比如現在聯合政府工業部部長範旭東,他挑起的大梁就是主要負責本國內的輕工業發展。瀚海研究所,現在已經更名為中國化工研究院。致力於化學藥品製造、合成纖維製造、日用化學製品……等等方麵的研究,當然也會做軍工類的研究。
而東北大學農業學院更是最早屠孟賁投注極大人力、物力和心力的學院,東大的經費從來不曾被減少。反而隨著聯合政府和國防軍的壯大而不斷的遞增。
屠孟賁並沒有如曆史上的蘇聯那樣,僅僅是注意重工業方麵的人才。這頭猛虎基本上隻要是人才,不管你是農業的、輕工業的甚至是畜牧業的他都吸收過來,畜牧業的可以在蒙古的草原上幫助牧民們改善牛羊種群。農業的可以在農學院一邊教學一邊做糧種改良。
屠孟賁和東三省的這種來者不拒的態度,吸引了歐美大量的專家、研究人員和技術人員的前來。就目前,中國國內就有著萬人以上的大量科研人員。其中外籍專家達到了七千餘人。
他們分布在化工研究院、國防軍內部研究院、帝都大學、由原東大擴張起來的聯合政府綜合大學……等等區域,一方麵他們負責做科研另一方麵也負責教學和帶研究生進行調研。
屠孟賁比任何人都知道,要培養屬於自己的人才是多麼的艱難。但即使再艱難。他也必須去做。因此,他聯係上了錫安強硬要求愛因斯坦必須要在中國講學。
而聯合政府則是會給予愛因斯坦實驗所必須的一切。屠孟賁如此去做,為的就是希望能夠多為自己的國家培養出人才,他們才是將來這個國家的中流砥柱。
“儘最大的努力去生產吧……能造出來多少是多少……”斯大林歎了口氣。這件事情說到底都是他和托洛茨基的責任。如果更細的去說,這都是斯大林一手造成的。
“聯係一下美國,還有聯合政府。看看他們能不能給予我們一些幫助,特彆是美國。”托洛茨基現在也想開了。這情況先要保住蘇維埃。
德國人在歐洲的戰績讓他心驚膽戰,現在已經沒有了肘製的德國要是一股腦的全向著蘇聯湧來那麼後果是什麼傻子都能想到。
現在無比虛弱的蘇聯,根本經不起如此劇烈的消耗。而托洛茨基的這句話,卻讓斯大林對他刮目相看。
斯大林本以為托洛茨基會激烈反對向美國求援,因此原本打算提出向美國方麵示好的想法的他最終沒有開口。
但斯大林沒有想到的是,托洛茨基竟然那麼乾脆直接就提出向美國求援了。甚至連聯合政府都考慮上了。不得不說這還真有點兒拿得起放得下的政客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