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田桑一直就是我帝人中最勇者之一,果敢善戰、陣上從不曾退縮。”河邊正三頓了頓。接著道:“所以,屬下建議派出第十五軍來執行這次的作戰任務。”
“同時,屬下還建議此次作戰應秘密進行。讓第十五軍悄然運動到英帕爾,並得到重武器及一定的補給之後。才全麵發動進攻……”
河邊正三這位司令曾經做過參謀長,且還是做過不短時間的參謀長。對於這種事情的處理他比清水規矩更懂。直麵頂撞長官,這是幼稚的行為。
特彆是在極為講究資曆、聲望的日陸軍中。河邊正三之所以能夠一路官運亨通,就是因為他極為遵守不可輕易頂撞上司的規矩。
且他會在話語間多給上司留有餘地。並補上計劃的漏洞絕對不會上上司難堪。
“喲西!河邊君說的很好,這次的戰役就由你來指揮。”杉山元在哀歎。自己怎麼就沒有像河邊正三那麼懂事兒的參謀長呢?!
清水規矩這家夥,是愣頭青吧?!這些事兒你就不能委婉的說?!此時杉山元已經決定要給大營發報,把這個蠢蛋送到預備役去。最好他在那裡呆一輩子不要再讓自己看到。
“第三航空軍我會讓他們專門協助你作戰,好好乾!”
“哈伊!”
印度英帕爾,英軍的營地裡一片哀鴻遍野。那些守備在這裡的英軍士兵們有些魂不守舍。英倫三島被德軍占領的消息已經傳到了這裡,雖然內閣撤到了加拿大算是暫時保住了。
可英國土被攻陷這依然讓他們無法接受。駐守在此處的英國及英聯邦軍隊司令威廉約瑟夫斯利姆子爵看著那些垂頭喪氣的士兵們也不知道該如何去勸慰。
英國人在印度還算是用心的,在這裡他們留下來3步兵師、1裝甲旅和1傘兵旅。同時還組建了第4印度軍,專門用於守備這處要口抵禦日軍的進攻。
“那些該死的德國佬……”斯利姆子爵低聲咒罵道。其實從個人的角度來說,他應該感謝德國人占領了倫敦。
曆史上他是到了1960年才獲得子爵的爵位。而現在,礙於形勢的緊迫這位駐守印度的司令被英國國王喬治六世冊封為子爵。
斯利姆子爵心裡很清楚為何喬治六世會這麼做,印度可是英國國王皇冠上最閃亮的那顆明珠。如果這裡都落到了日人手裡。那麼他們就可以憑此和歐洲的德國人彙合。
如果真的發生了這種事情,那麼英國將來要打回來所付出的代價會更大。
喬治六世給了他這個子爵的爵位,意思很簡單:印度無論如何都必須要守住。但看著那些魂不守舍的士兵們,斯利姆子爵苦笑。就這種狀態,能保住印度麼?!他心裡一點兒把握都沒有。
他沒有,但試圖進攻英帕爾的日人對於此戰卻很有把握。
河邊正三從指揮部出來之後直奔緬甸派遣軍第十五軍的駐地。隨後,南方軍緬甸派遣軍第十五軍司令官牟田口廉開始吩咐下麵的部隊集結。
同時大量的自行車、飯團等物資被送到了第十五軍中。整個第十五軍見到這些就知道,他們的逍遙日子要結束了。
這些東西運來,那麼說明很快就要再次開打了。果然。在三天之後拿到了各種物資的第十五軍接到命令,立即秘密開拔。
“克裡希納,現在英國已經完蛋了!是我們印度人可以自己做主了時候了!”同樣在英帕爾的印度第四軍內,一群群的人被聚集在了一起。
“那些英國佬的老家都被占領了,他們現在什麼都不是也不會有任何的支援。”一個穿著第四軍軍裝的男子兩眼放光激動的道:“現在就是我們把他們徹底趕走的最好時機!”
“我已經聯絡上了緬甸的日軍第十五軍。日人答應我們隻要趕走了英國人他們會承認我們的獨立。到時候,我們就不再是英國的殖民地了……”
“可是,烏達亞庫馬爾。如果失敗了怎麼辦?!”這位名叫克裡希納的印度人,是印度第四軍的一個營長。手上有著好幾百人的兵力。
“相信我!我們絕對不會失敗!”烏達亞庫馬爾拍著胸部,大包大攬的道:“我見過那些白人被日人打敗的情況,這些白人在他們麵前不值一提。”
“而日人也會同意我們獨立的,你看看安南。從前他們比我們好多少?!可現在卻擺脫了法國人獨立。我相信。隻要我們努力也可以做大安南人做的那些。”
說著,烏達亞庫馬爾激動的看著克裡希納的眼睛低沉的道:“難道你希望將來你的兒子還是被英國人殖民著麼?!”
這句話徹底的打動了克裡希納,卻見這名營長一咬牙狠聲道:“成!這件事情我來做!”
這樣的情形不斷的發生在守備英帕爾的印度第四軍內。如果是平時,如此串聯早就被英國人發現了。可惜的是。現在英國人自顧不暇哪裡有時間來管他們。
而印度第四軍裡的印度人更不可能和英國人說這些事情了。儘管過來拉攏的印度國民軍人數不少,但還是有些第四軍的印度人表示要看看。
一方麵英帕爾的碉堡、永備工事建設的很好,他們自己在這裡巡邏心裡很清楚這裡不是那麼容易攻破的。
但另一方麵現在大英帝國連首都都被人占領了,誰知道他們還有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東南亞基都落入了日軍的手裡。還俘虜了不少英美的士兵這都說明了日軍的戰鬥力。
於是這些舉棋不定的軍官們很狡猾的選擇了中立,既不表示要支持日軍也不會去英軍那裡告密。反正到時候誰占上風他們跟誰。
在英帕爾外圍巡邏的印度軍隊被悄然的換成了被印度國民軍策反了的部隊。而得到了命令的牟田口廉也中將則是帶著第十五軍所屬的第15師團、第師團三個師團,攜帶著輕武器日夜兼程趕往英帕爾。
重武器和給養,則是隨著後麵的部隊一起過來。
守備在英帕爾的英軍們甚至還不知道自己已經大禍臨頭了,他們的那些印度軍至少半數已經背叛了他們,選擇了投靠日人。
現在的他們正魂不守舍的等候著已經撤到了加拿大的大英帝國內閣給他們的命令。而他們最為關心的,還是那些留在英國的親人們。
不過是一周的時間,英帕爾外圍實際上已經埋伏了三個師團超過七萬人的部隊。同時,大量的重武器不斷的被送來。
日軍的飛機出現的有些頻繁,這終於引起了斯利姆的注意。但前期探察的印度第四軍卻告訴他外圍沒有什麼狀況。
斯利姆隻能是命令麾下的所有人加強戒備,準備戰鬥。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