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皺著眉頭看著裡賓特洛甫發來的電報,電報上的說法希特勒很不喜歡。但裡賓特洛甫的看法卻和現任的德國經濟部長:亞爾馬賀拉斯格裡萊沙赫特博士完全一致。
“沙赫特,你怎麼看?!”希特勒將電報丟給了沙赫特,問道:“難道德國已經到了這樣的地步了麼?!我們不是已經取得了戰爭的勝利,為何還會是這樣?!”
“元首,我們的確取得了戰爭的勝利。但還沒有完全的享受到戰爭的紅利。”沙赫特苦笑著道。沙赫特是著名的經濟學家,可以說整個納粹之所以能夠將德國從全球經濟危機的環境中剝離出來。同時還能大麵積的備戰與他的經濟計劃是分不開的。
他所起草的起草工業動員以及國防軍與戰時工業相結合的詳細計劃,策劃和推行儲備戰略原料和控製外彙的製度,對德國早期擴軍備戰和組織戰爭經濟起了重大作用。
而在他任期內,德國基消除了當時列國普遍存在並引發風潮的失業現象。
“烈火烹油。鮮花著錦!”沙赫特忽然說了句中,這是他從曾交流過的聯合政府的外交人員教給他的。
“元首,這句中便道儘了我們現在的情況。在戰爭紅利得以分享之前,德國實際上還在大量的消耗自己的元氣。”
頓了頓。沙赫特繼續道:“在徹底的贏得戰爭之前,我們還需要大量的資金、大量的資源。和大量的人力。這些現在德國都不具備……”
“所以,我們需要一個能夠提供這些的盟友。裡賓特洛甫外長的看法是正確的,在某些方麵來說蘇聯的確是我們可以選擇的夥伴……或者說,占領地之一。”
希特勒沉吟著,並沒有直接回答。說實話希特勒並不信任蘇聯,出爾反爾是斯拉夫人的性。這樣的例子曆史上不要太多。
“好了!你和裡賓特洛甫的意見,我會考慮的。”希特勒點了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同時讓沙赫特自行離開。
沙赫特並沒有多說什麼,點了點頭起身離去。他知道,這位元首在思考的時候並不喜歡有人擅自提供所謂的“意見”。這會被他視為冒犯。
希特勒在猶豫的時候,丘吉爾則是再次麵臨著那些議員們的咆哮。這次他們的咆哮則是因為中國要求他們承認東南亞各國的獨立地位。
“這些該死的、貪婪的黃皮猴子!他們想都不要想從我們手上拿去一寸土地,從印度到香江!我們什麼都不會給他們,讓這些白癡知道大英帝國不是他們可以耍弄的對象!!”
大英帝國外務大臣哈利法克斯勳爵在內閣會議上咆哮著:“來啊!有事他們就占領那些地方試試看!到時候我們的軍艦……”
“我們的軍艦都已經沉沒在英吉利海峽了,我尊敬的勳爵閣下!”丘吉爾實在忍受不了了,對著這位勳爵譏諷道:“我們的軍艦要麼被德國人擊沉了,要麼被日人擊沉了。您覺得能夠擊退日人的國防軍。我們能夠打敗他們麼?!”
“要不,我們內閣授權您親自到東南亞去收拾國防軍好麼?!我個人無比的希望您可以親自帶著軍隊去收複那些地方,而我將會請大英帝國最優秀的畫家將您的英姿畫下來懸掛在內閣議會的大廳內,供後人瞻仰。”
哈利法克斯被丘吉爾這陣連槍帶棒的話打的暈頭轉向,他可不敢應承這話。
“首相大人,哈利法克斯勳爵隻不過是過於激動了……”不管部大臣亞瑟格林伍德給這位外務大臣找了個台階,道:“畢竟印度是我們大英帝國女皇皇冠上最閃亮的一顆明珠,如果讓他們獨立出去了……”
“現在的實情是他們已經獨立了,我們的軍隊被日人趕到了中東。甚至現在還麵臨著意大利和德國部隊的追殺!”丘吉爾冷哼道:“好吧!誰願意去領導我們在中東的部隊?!我現在就可以表示支持。”
去中東和和去送死沒有什麼區彆。現在德國人在中東的兵力雖然不多但收拾英國的那些殘餘兵力已經足夠了。
毫無疑問的,現在內閣基沒有人會提到中東的部隊。他們更關心的是現在的蘇聯,因為蘇聯的情況會直接威脅到他們現在所處的加拿大。
而中東地區的部隊?!等到大英帝國不會再受到威脅的時候,再說吧。至於那些殘餘部隊能不能支撐到那個時候,誰在乎?!
“我可以告訴你們的是。美國國會現在已經通過了聯合政府的提議。現在羅斯福總統正在詢問我們的態度。”丘吉爾冷然的看著這些議員們,哼道。
“我能夠告訴你們的是,最好想象一下中國協調德國和日,發動對蘇聯的戰爭。想一下這件事情,你們就會無比的清醒了。彆被眼前的利益糊住了眼睛!”
說是小國心態也好,說是鼠目寸光也好。如果你注意看看歐美國家的對外政策,你會發現他們從始至終似乎都僅僅在乎的是短期利益。
長期利益他們幾乎完全不去兼顧。而中國化則是完全不一樣的概念。傳統的化中教授給國人的,更多的是長期利益的堅持。
比如歐美公司和歐美國家在非洲的政策和他們所執行的策略,他們僅僅是為了短期而進行瘋狂的掠奪性收割。
而完全不去考慮非洲人因此而留下的憤怒。比如他們在中東之行的政策,很多情況下他們考慮的是如何更好、更有效率的掠奪。而並不在乎事後會引發什麼。
這導致的是後世逐漸的執行長期、穩定。注重長遠效益的中國方麵開始在包括非洲和中東地區嶄露頭角。
而那些曾經叱詫風雲的歐美公司,卻不得不被拒絕在這些國家之外。
這在歐美媒體不斷的在捕風捉影,帶著酸氣評價著說中國將要殖民非洲。同時找一些非洲“公知”試圖要摸黑一下中國。
可惜的是,似乎非洲人並不吃這一套。該合作的還是合作。該參加的還是參加。這讓歐美等國既是無奈,又是嫉妒。
其實說到底。中國做的並沒有什麼太過特彆的地方。首先是絕對不乾涉對方的內政,我隻是做生意的。不是國際警察,那些事情自然由你們國人民自己決定。
其次,中國無論進入任何國家做生意更多的時候都會現行對這個國家進行一定的經濟貸款。不帶任何政治附加條件,而這些貸款多數都是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前提。
這種合作,中國都是報以平等的態度在和對方進行溝通。但即使如此歐美國家依舊在媒體上大標題:中國掠奪非洲,是新殖民主義。
可惜這些白人們從來不會直白的告訴一下大家,他們的祖先當年就是販賣黑人起家的。從資源到人口,他們都犯下了滔天的罪孽。但他們從來沒有為此道歉,反而振振有詞的指責他人。
“首相大人,我不認為這是眼前的利益!這關係到大英帝國戰後的發展,我們必須要保證我們的在東南亞的利益……”
“要是沒有讓出這些,大英帝國甚至連戰後都沒有辦法堅持到!”丘吉爾差點兒就把手裡的茶杯砸過去,痛罵這個白癡。
“美國人的態度說明了什麼?!難道你還看不明白麼?!現在我們必須要拉住中國、拉住蘇聯,否則戰敗的就是我們!”丘吉爾憋住了自己要衝上去把這個白癡掐死的衝動:“要是戰爭輸了,我們就是戰敗國!彆說那些利益,連土和現在的加拿大都保不住!你這個白癡!”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