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們不知道。運氣終究不過是運氣。沒了就徹底沒了,沒有相匹配的實力僅僅是依靠運氣我不認為他們能夠繼續贏得戰爭……”
法肯豪森一口氣說了一大通,希特勒卻沒有吱聲。其實他也因為日軍在蘇聯幾乎沒有任何的進展而感到不爽。
德軍都已經突破了蘇聯四道防線了,第五道防線也勝利在望。不過是一個多小時,德軍便突入了蘇聯近三十公裡。
而日軍呢?!從開戰到現在,前進不過是五公裡還陷入了苦戰。據說他們對麵的蘇軍正在調集兵力試圖將這支侵入蘇聯的日軍全數圍殲。
“尊敬的元首,我覺得我們應該考慮接觸一下中國人。好歹他們還能戰勝過蘇聯,也曾將那些日人從自己的領土趕出去。”法肯豪森對著希特勒行了一個軍禮,道:“至少他們已經證明了他們的戰鬥力,而日人所證明的僅僅是他們的運氣到頭了。”
希特勒照舊沒有說話,但他身邊的其他納粹官員和將領們便爭執開了。有人認為至少日在偷襲珍珠港及東南亞戰場上還是取得了勝利的。
至少在這一點上,他們還有些用處。就算是實力不濟,至少也能夠牽製住一部分的蘇軍不是麼?!且現在中國的態度明顯是傾向於英美,德國現在貼上去不過是熱臉貼了冷屁股。
當然,也有人認為那位猛虎天然就有著親德的傾向。否則他不會在魏瑪共和國時期便出訪德國,同時還娶了一位德國的公主。
據說公主現在懷孕了,雖然德國皇室已經宣布了將公主除籍但還是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前往中國進行訪問。
中國在宣戰書裡,也離奇的沒有提到德國。雖然那一句“日及支持其之盟友開戰”有些意有所指,但至少他們沒有直接說要跟德國開戰不是嗎?!
“不要說了!”看到下麵的官員們爭執的越來越厲害,希特勒終於開口了。這位現在威嚴日漸厚重的元首一開口,所有人頓時都不敢吱聲。他們全都對著希特勒行注目禮,等待著這位元首的命令。
“中國方麵,我們還是要接觸一下的。”希特勒算是給這件事情一錘定音了,他看著自己的下屬們道:“現在協助我們取得戰果的武器包括了‘鐧’式重型炸彈、虎式坦克和火箭彈等,都是我們和國防軍共同研發的結果……”
“這些合作和成果,已經說明了他們有足夠的資格成為德意誌的盟友。和他們接觸我並不反對。”希特勒頓了頓,道:“但我們所需要的僅僅是盟友,德意誌不需要祈求任何人!我們的力量足以撕碎這個世界!”
“法肯豪森,你以個人身份去一次中國。試探一下那位猛虎的態度。”希特勒直接下令,沒有任何人敢於反駁。
“至於日人……”希特勒沉吟了一會兒,道:“如果這次蘇聯戰役他們沒有證明他們作為德意誌盟友的價值,那麼他們就該收收性子。老老實實的給德意誌做隨從吧!”
盟友和隨從,這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詞彙。盟友,便意味著他們如同《軍事同盟條約》上所描述的那樣——是“鋼鐵同盟”。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德國還確實做到了他們作為“鋼鐵盟友”應該儘到的義務。他們在對英倫戰爭還未取得進展之前,便因日襲擊珍珠港而宣布對美國宣戰。
而這對於當時的德國來說,是極為不利的。雖然當時德國已經占領了歐洲,但英吉利海峽對麵的大英帝國還未曾被他們所征服。
如果將美國拖入戰爭,便意味著美國會從大西洋那邊對英國提供支持。事實上美國也是如此做的。
大西洋艦隊當時已經將主戰任務轉移到了英國,甚至太平洋艦隊也開始準備著轉移自己的陣地協同英國發動反擊。
可惜的是,英國人實在太菜了。三兩下被遭遇的德軍的圍殺,導致海軍損失慘重。從而引發的是英吉利海峽戰役全麵的潰敗。
最終不得不放棄土,撤往了加拿大避難。
“但我們暫時先不要關注這些,我想即使那位猛虎打算和我們合作那麼我也必須要拿出我們的實力來證明。”說著,希特勒嘴角翹起了一個弧度。
“那位猛虎和我們一樣,他隻會找實力強勁的盟友。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直到現在那位猛虎和他們的政府,依然和英國人沒有任何的聯係……”
希特勒說著,所有人都笑了起來。好像還真是這樣。英國從土撤到了加拿大之後,聯合政府再也不曾聯係過英國。甚至連大使都懶的派了。
這種裸的蔑視,讓身處在加拿大的英國極為尷尬。你好歹給派個領事啊!可聯合政府,卻僅僅是派去了一個“辦事處主任”而已……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