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大業十年(614年)五月劉迦論起義;
隋大業十年(614年)六月鄭文雅、林寶護起義;
隋大業十年(614年)八月楊公卿起義;
隋大業十年(614年)十一月司馬長安起義;
隋大業十年(614年)十一月劉苗王起義;
隋大業十年(614年)十一月王德仁起義;
隋大業十年(614年)十一月左孝友起義;
隋大業十年(614年)十二月盧明月起義;
隋大業十一年(615年)正月顏宣政起義;
隋大業十一年(615年)二月王須拔、魏刀兒起義;
隋大業十一年(615年)二月楊仲緒起義;
隋大業十一年(615年)七月張起緒起義;
隋大業十一年(615年)十月李子通起義;
隋大業十一年(615年)十月魏騏驎起義;
隋大業十一年(615年)十二月敬盤陀、柴保昌起義;
隋大業十一年(615年)十二月朱粲起義;
隋大業十二年(616年)正月翟鬆柏起義;
隋大業十二年(616年)二月盧公暹起義;
隋大業十二年(616年)七月孫華起義;
隋大業十二年(616年)八月趙萬海起義;
隋大業十二年(616年)操師乞、林士弘起義;
隋大業十二年(616年)九月荔非世雄起義;
隋大業十二年(616年)九月杜揚州、沈覓敵起義;
隋大業十三年(617年)正月徐圓朗起義;
隋大業十三年(617年)二月王子英起義;
隋大業十三年(617年)三月張子路起義;
隋大業十三年(617年)三月李通德起義;
隋大業十三年(617年)三月郭子和起義。
正所謂是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煙塵,遍地是流民起義。很多被鎮壓下去,被隋朝軍隊平滅,可是很多卻是壯大了起來,想要撲滅難比登天。即便是撲滅了又如何,扳倒葫蘆瓢又起,一波接著一波,野火燒不儘,春風春風吹又生。
此時,若是楊廣坐鎮在洛陽,打開倉庫,賑濟百姓,再下一道罪已詔,又是強勢平叛,隋朝還是有一絲機會的。
曆史上,漢武帝末年,也是流民到處,起義不斷,可是漢武帝一手軟,下罪已詔,賑濟百姓;一手強勢平叛,鎮壓流民,殺個屍山血海。最後,江山還是穩若泰山。
隻是此刻,隋煬帝昏招連連,錯誤不斷。
其一,不在洛陽,或是長安呆著,安定民心,鎮壓叛亂,反倒是跑到了偏安一方的江都。結果從駕的都是關中衛士,他們懷念家鄉,紛紛逃歸。一些大臣、將領們也是紛紛起了異心被殺死。若是呆在洛陽,又那個敢於弑君,今天弑君,明天腦袋就搬家了,個個都是忠臣。
其二,很多王朝,都是緣於財政破產。王朝滅亡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外族入侵,有的是宦官當權,有的是朝政**,有的是外戚當權等等,可本質上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財政破產。不會因為生病而立刻死亡,卻會因為失血過度而死去。
明朝,是因為收不到錢,結果沒錢鎮壓叛亂,也滅有錢安撫,結果明朝亡了;而清朝,也是因為橡膠股票,導致失血過度,走向死亡,不然支撐十幾年,尚未可知。
而隋朝卻是財政富裕,尤其是各個大倉庫糧食眾多,足以鎮壓叛亂,也足以安撫百姓,可是最後亡了。
隋朝財政沒有破產,反倒是很富裕,結果卻亡了。
回想著隋朝,有很多平定叛亂,穩定江山的手段,可是卻一意丟失,最後亡了。
隋朝滅亡,有些莫名其妙。
ps:這一卷,以大唐雙龍傳為基礎,夾雜了一些曆史知識。
主要是以《大唐雙龍傳》小說為背景,至於電視劇,我隻能說太狗血了。單手我不得不承讓狗血的情節,往往很熱血。
尤其是,看到雙龍為了好基友李世民,甘心送死。我不得不承讓,故事情節不重要,隻要足夠狗血就足夠了。
感謝訫~瞳霜打賞了1888起點幣
感謝♂蟲子♀打賞了100起點幣
感謝沉睡的大梵天打賞了100起點幣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