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你的問題前,我先問你一個問題,你知道財神嗎?”
“知道,趙公明呀,騎黑虎的那個黑大個。”
“其實,財神有兩個,一個是文財神,供的是春秋越國的陶朱,一個是武財神,供的是興周800年的趙公明。”
“我都不知道有文財神耶!”朱由檢嘖嘖稱奇。
“為什麼武財神大行其道,而文財神卻默默無聞呢?很簡單,因為首先,財富需要武力守衛。咱們大明地大物博,物產豐饒,所以總有異族寇邊,沒有大明軍隊保境衛邊,大明的財富會隨時化為烏有。其次,戰爭是帶來財富的最好途徑,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咱們打敗了敵人,繳獲了輜重,是送還敵人,還是留給自己呢?”說完,國誠有點後悔,這個問題對6歲的幼兒來說有點深,他聽得懂嗎?
“當然不能還給敵人嘍,怎麼能資敵呢。”想不到朱由檢居然聽懂了,真是個早熟的兒童啊。
“對呀,輜重就是臟物,你說能不能分呢?”
“哦,這個肯定可以分的,這是戰利品呀。”
“咱們大明周圍的敵人很多,一個敵人接一個敵人地消滅,就可以把他們的財富全部搶過來,讓他們聽到大明兩個字就發抖。”
“不過異族很窮,從他們那裡可以搶到些什麼呢?”
“首先是人。”
“人有什麼用,隻會浪費糧食。”
“不,不,”國誠豎起食指搖了搖,“人有大用。大明有很多礦藏,需要人去挖;大明有很多路,需要人去修;大明有很多事,需要人去做。把異族人變成奴隸,增加這麼多免費勞力,大明會富成什麼樣子。還有,大明有許多人娶不上媳婦,異族女子雖然醜,總歸是女子,賣給他們,一來可以賺點零花錢,二來光棍少了,社會就和諧了——曆朝曆代造反大多數可是光棍漢哦。”
朱由檢點了點頭,朝廷的一些工程因為缺少人力而無法進行的事情他也略有耳聞。國誠暗道,和早熟的小孩談天就是愉快啊。
“其次是糧食。”
“哈哈,這一次國誠哥說錯了,異族不產糧食。”朱由檢很高興抓住了國誠的錯。
“牛、羊不是糧食嗎?”
“也對哦。”
“再告訴你一個小秘密,草原上的牛羊,因為是放養的,所以肉質細膩鮮美,比咱大明的羊好多了。”
“是大明的羊比草原的羊好。”想不到朱由檢還是個小憤青。
“如果把大草原搶過來,那草原的羊也是大明的羊了。”
朱由檢暗暗地捏緊了拳頭,看來霸道已經悄悄在他心中發芽了。
“還有土地。”
朱由檢對這點沒有異議,看來開疆後拓土是每個皇帝的理想,雖然邊疆的土地相對中原來說有點貧瘠。
國誠看出了朱由檢的心思,說道:“邊境的土地並不貧瘠,隻是因為異族懶惰成性,才導致物產不豐。在國境線外,大明的南邊,土地肥沃,氣候溫暖,水稻可以一年三熟;大明的東北,是一片廣袤的黑土地,雖然氣候寒冷,但可以種植水稻,儘管一年一熟,可口感頗佳;大明的西北,雖然是沙漠戈壁,但下麵埋藏著含量驚人的火油(按,即是後世所說的石油);大明的北邊,一片茫茫的大草原,不但可以放牛牧馬,而且下麵蘊藏著大量的煤碳。”
朱由檢嘴張得大大的,幾乎可以裝下一個雞蛋了,但隻聽說大明地大物博,想不到境外的財富不遜於大明啊。
“最後是安全,自從英宗皇帝斷送了50萬大軍後,咱們的邊境線不斷萎縮,北京離邊境也越來越近。英宗之後,北京有好幾次被圍,這可是大明的國都啊。”
朱由檢點頭:“給我講課的老先生也講了圍困北京的韃子的殘酷凶暴。他說,韃子最喜歡把小孩挑在刀尖上玩,他昌平的親戚家都被殺絕了,那可是二百六十四口人哪。不過,老先生說,隻要大明內修文德,就會四夷賓服。”
“安全不是求來的,是打出來的。”國誠都快氣笑了,“仁義道德不會把敵人說死,按他的說法,南宋可以打敗蒙元了。”
“我也覺得老先生說得不對,可我說不贏他。”
“以後你說不贏誰,我就幫你說;你打不過誰,我就幫你打!”
朱由檢的兩隻眼睛冒出了星星:“國誠哥,謝謝你。”
“除了邊境的敵寇,還有內地的土匪、海上的強盜都等著我們去欺負呢,告訴你,欺負壞人可是一件很爽的事情哦。”
“對,對。”朱由檢聽到高興處,不由得手舞足蹈,不過轉念一想,他神色一下子黯然了,“大明祖製,蕃王不得蓄養軍隊,不得離開封地。我恐怕看不到敵人跪倒在日月旗下磕頭求饒的場麵了。”
“不,有賢者說,一切皆有可能。昨天,你能想到你會遇到我嗎?”
“對對,你是光,你是電……”
國誠一聽,差點沒:“我還superstar呢。”
朱由檢揮揮手說:“你是上天賜給我的妙人,大明第一妙人。”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