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連賦三詩_明朝第一猛人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明朝第一猛人 > 第一百三十三章 連賦三詩

第一百三十三章 連賦三詩(2 / 2)

說罷,他又要來一張紙,刷刷點點,又寫下一首稍微保險一點詩。

“《夜讀偶記》

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

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

這首詩是清代徐駿所著,為了這首詩,他還掉了腦袋。原來建奴竊奪中原土地後,看誰都像是在罵他們。他們認為徐駿寫的“清風”二字,代表他們的大清,意思是說他們目不識丁,還在大興文|字獄。

朱由誠心道:“這首痛斥大清的詩,本朝應該無人能寫吧。”

又是滿堂叫好聲不絕。

孫承宗讚道:“狀元郎果然是胸懷大誌,一句‘莫道螢光小,猶懷照夜心’,令人欽佩呀。如果人人都能這樣想,那麼大明必將更加繁榮昌盛。”

文東來道:“我覺得‘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一句特彆有趣。老夫每次離開書桌,總要拿鎮紙壓住書,要是忘了,一定會被風吹亂,這情景頗像老夫的小孫子闖進了書房一樣。小孫子今年才四歲,尚不識字,卻喜歡亂翻書。隻要他一進書房,我的那些書可就遭殃了。”

眾人一聽,不由地微笑起來,想起自己留在家鄉的兒子或孫子。

孫承宗道:“本來狀元郎點官,應當在瓊林宴之後,而朱由誠才華橫溢,張榜公布進士名單的第二天,即被封為從四品的高官,理應作詩答謝,請狀元郎再賦詩一首吧。”

朱由誠不由大汗,怎麼還沒完沒了呢?正想找理由推辭,天啟皇帝笑道:“孫師傅說得有理,朱愛卿再寫一首吧,看,這麼多人都在等著呢。”

說完,天啟皇帝一揮手,魏忠賢又在他麵前鋪上一張白紙。

朱由誠有些為難,清人做詩味同嚼蠟,他記得不多,掏來掏去,就掏沒了。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倒是記得很清楚,詩曰:“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可是那首詩在極度黑暗的蟎清時期寫的,現在的大明政治雖然不算清明,但思想和言論卻相當自由,寫出來也不應景呀。

天啟皇帝見他為難,說道:“當年唐明皇命令高力士為李太白磨墨,李太白方才寫出了《清平樂》三章。你該不會效仿李太白吧。好,朕也不讓唐明皇專美於前。魏伴伴,你為狀元郎磨墨吧。”

皇上把話說到這個地步,朱由誠實在是不好推辭,隻好環顧四周,搜索枯腸,把這一關應付過去。

他抬頭凝視殿外,此時正是早春,草翠花開,一陣風吹過,落英繽紛,美不勝收。突然,他心頭一動,《己亥雜詩》不隻一首,其中一首改動幾個字,倒是挺應景的。

他舉起毛筆,回憶了一下古詩的格律,緩緩地將詩默寫出來。古詩的格律實在太嚴格了,不僅要求對仗、押韻,對音調還有要求,難度不亞於八股文。朱由誠很佩服古代的詩人,在這麼嚴格的要求下,還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因為大家對朱由誠的第三首實在是太期待了,所以不待寫完,旁邊就圍了一群人。魏忠賢為了讓皇上能在第一時間聽到朱由誠的詩,所以在旁邊一邊磨墨,一邊高聲吟誦。

“浩蕩皇恩紅日斜,吟鞭東指靖九邊。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好!”人群中暴發出一陣喝彩聲。在這一刻,大家都覺得魏忠賢這個死太監從來沒有這麼可愛過,讓所有人在第一時間領略了朱由誠的好詩。

孫承宗動容讚道:“好詩,旁人看到花瓣隨風而落,生起傷春之情,而朱大人另辟蹊徑。指出花瓣落地後變成肥料,孕育新一代鮮花。彆人說朱大人早熟,我還不信,今天聽到這首詩,老夫信了。這首詩,隻有到了老夫這個年紀才寫得出來,想不到朱大人才十四歲居然就有為國育才之誌。原本我認為皇上任命你當大明行政學院的司業和大明軍事學院的司業,有點兒戲,今天看來,皇上高屋建瓴,真是量材而用啊。”

朱由誠擦了擦額頭的冷汗,心道:“孫承宗這老爺子眼睛還真毒,這首詩還真是一位老頭子寫的。這首詩寫於己亥年,龔自珍時年四十八歲,可不就是一個小老頭嗎?”

(如果你覺得本書寫得還好,請收藏,並投推薦票。你的支持是我繼續寫下去的動力。下章預告:第一百三十四章是誰讓朕改國號的?)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最新小说: 海洋求生,穿書後我靠係統當大佬 驚!絕美獸夫們每天都在爭寵求愛 我!元嬰期!被召到異界當魔王? 江湖迷蹤 誰在雨中等你 嫁給喻先生 什麼!穿越到大召國賣肉! 我的東莞姐姐 帝心不經撩,她踩著白月光上位 海賊:我於頂上繼承白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