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便說一句,初來大明時,他以為男生姓“國”,女生姓“黨”,是當年孤兒院院長的任性,生造出兩個旁門外姓,後來學《百字姓》的時候才知道,“國”、“黨”兩個姓在《百家姓》裡都有,不由得感歎中國姓氏文化的博大精深。
朱由誠道:“賜姓賜名的事,本官答應了。不過,漢人的姓名取了以後。將伴隨一生,不能再行變更。所以,本官不會給你們指定姓氏,以免你們不滿。大明百姓的姓氏皆出自這本《百家姓》,你們自由在上麵挑選喜歡的姓,然後交給客千戶。她會把你們的名字記錄在戰士名冊裡,之後這個姓名就算是你們的。你們可以和漢人一樣,把姓氏一直沿用下去,證明你們血脈的傳承。”
夷人青年歡天喜地地去找客青青,朱由誠率領著吳虎平、蔣庭、褚良、馮定邦等將,帶著主力騎兵,向後麵的山丘走去。
他不擔心遇到伏擊,剛才已經讓陳國齊去探路,如果情況不對。陳國齊一定會回來報信。而到現在沒有來報信,說明前方沒有問題。
至於那些夷人青年,那是他有意留在大營的。倒不是不信任他們,而是現在是騎兵作戰,那四五十個夷人青年又沒有練過騎術,參戰的話,隻會拖錦衣衛的後腿。再說,這些夷人青年還是朱由誠特意樹立的榜樣。證明歸附大明,什麼都好說。而頑抗到底,隻有死路一條。戰場上刀槍無眼,萬一死上幾個,以後到哪裡去找主動投靠的百姓?
貴州的山路果然難走,上坡的一段路隻有羊腸小道,坡度也非常陡。騎馬根本上不去,隻能下馬牽行。而馬看到這麼陡的路,嚇得四蹄顫抖,動也不敢動,士兵們隻能拖著馬走。幸好朱由誠的黃膘馬——大黃的膽量不小。朱由誠倒沒有太費力。大黃走到山項,回頭看看還在半山腰發抖的馬,居然人立而起,發出“噅噅”幾聲長嘶,好像在嘲笑那些不敢上山的馬。
朱由誠居高臨下,觀察下方地形。
和夷人青年說的一樣,半山腰是一個緩坡,接下來是一片平原。從半山腰到平原的儘頭,已經被人開墾好,似乎以前是農田。不過因為奢安之亂的緣故,百姓或逃或死,田地沒有人管理,已經變成荒地。果然,這是騎兵攻擊的好地方。
正查看地形的時候,他忽然聽見旁邊的樹林傳來“唏唏嗦嗦”的響聲,不由得握緊鋼槍,大喝一聲:“什麼人?”
樹林裡探出一張憨厚的臉,說道:“大人,我是甲……不,屬下是古龍。我們已經取好名字了,現在趕來幫忙。幸好我們走慣了山路,這才能夠趕上大人。”
古龍大概就是甲日而都給自己取的漢文名字。
朱由誠一愣,問道:“你怎麼會取這個名字?”
“古,夷人和漢人都是古老的民族,所以我就以古為姓,而龍是吉祥的神獸,所以我就取名叫古龍。”
“好吧,”朱由誠心道,“我承認古大俠的名字很普通,這算是穿越時空的巧合吧。”
另一個夷人青年擠出來,說道:“大人,大人,我是金庸!”
啊,剛出來一個古龍,又跑出來一個金庸,喂喂,你們兩個不會也是從後世穿越過來的吧?
“你怎麼會起這個名字?”
“金子,很值錢的,大家都喜歡,所以我就以金為姓。而我們夷人常說,平平常常容易長命百歲,所以我一開始就想起名叫金平,可是念著念著,就念成了金瓶,太難聽了。多虧客千戶,她幫我改成了金庸。”
朱由誠覺得有點頭疼,揉了揉太陽穴,問道:“該不會有梁羽生和溫瑞安吧。”
“大人,我叫梁羽生!”
“大人,我叫溫瑞安!”
“還真有啊。說說看,你們為什麼取這個名字?”
“我的爸爸曾經做過道士,他的夢想就是羽化登仙,那我當然就叫梁羽生嘍。”
“瑞字的意思是吉祥,安字的意思是平安,又吉祥又平安,所以我就叫溫瑞安。”
古龍敬佩地說道:“大人真有通天徹地的本領,我們還沒有報名字出來,大人就猜到我們四個的名字,真了不起。”
古龍、金庸、梁羽生、溫瑞安,四大俠客的名字都出現了,看來,這次在夷人中推行漢人姓名會出現不少有趣的事情呢。(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ps:(昨天寫到零點,結果寫著寫著睡著了,實在不好意思,先補上昨天的那份。)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