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王拍了拍了手,擺出一副高手的模樣,仰頭,以45度的角度望著天空——室內看不到天空,隻能看到天花板。他說道:“唉,欲求一敗而不可得呀。你不是說他們是四大俠客嗎?即然是俠客,那麼武藝一定很高,就連朱燮元都找他們請教武學問題。於是我便想稱量稱量他們的武藝,想不到啊,想不到,我一不小心也成為武林高手了,不費吹灰之力便打倒了四大高手。”
朱由誠哭笑不得,道:“誰告訴你,這四個家夥是武林高手了?”
信王一指朱由誠,道:“不是你嗎?說什麼四大俠客,不是武林高手,能稱為四大俠客嗎?”
朱由誠覺得頭有點痛,揉了揉了太陽穴,說道:“所謂的四大俠客,指的是他們的名字很像俠客的名字,和他們的身手沒有任何關係。這四個人的名字分彆叫做金庸、古龍、梁羽生、溫瑞安,你說像不像俠客的名字?”
信王喃喃地念著四個人的名字,忽然說道:“不對,溫瑞安這個名字很普通,不像俠客的名字呀。”
朱由誠有點啞口無言了,他總不能說後世有個愛寫武俠小說的作家起的筆名就叫溫瑞安吧。
信王一拍腦袋,道:“我知道了,一定有故事。這四個家夥的名字是不是和故事裡的四大俠客的名字一樣?要講給我聽哦,很久沒有聽誠哥哥講故事了。”
朱由誠點點頭,從口袋裡摸出四枚銀幣,遞給四個人,說道:“打你們的人是信王,我的兄弟。他見你們的名字實在是太威猛了,忍不住一人賞了你們一下。信王既然有賞,本官也不能小氣,這個拿去吧。”
四大俠客是機靈人,知道朱由誠的意思:打人的是信王,而且還是他的兄弟,報仇雪恨之類的事情是提也彆提了。好在朱大人夠意思,發了一枚銀幣,可以安慰他們脆弱的心靈。
一枚銀幣可是一筆巨款啊。夷人生活艱難,一年收入也不過三五枚銀幣,這可是相當於三四個月的總收入,怎麼不讓他們喜笑顏開。
其他三個人的表情還算單純,被偷襲小弟弟的梁羽生的表情就很精彩了,那是一種蛋疼和驚喜交織的複雜神情。
金庸有些膽怯地問道:“朱大人,我們要不要改改名字?否則誰見我們的名字威猛,都來賞我們一頓狠的,我們還活不活了?”
“不用吧……你們為什麼不能化危機為動力,趁機練好身手,成為真正的四大俠客,那樣不就不怕彆人挑戰了嗎?錦衣衛可是高危工作,身手練好一點,對你們沒有壞處的。”
朱由誠又安慰了他們幾句,便讓吳虎平把四大俠客送回營地。
這時朱由誠才發現,堂上諸將和朱燮元都目瞪口呆地看著他。大家心裡都蹦出兩個字,護短。不,不是護短,簡直是太護短了。朱由誠對信王真是沒得說,瞧見沒有,連欺負人也是組團進行的,一個打,一個說,硬是把四個夷人欺負得打落牙齒和血吞。看來,就算信王殺人,朱由誠也絕對是幫忙挖坑的人。
朱由誠尷尬地笑笑,看來,自己最大的缺點被大家發現了。
朱由誠咳嗽一聲,問道:“朱大人,看吧,夷人對大明文化深深向往,我們解放他們,一定會受到夷人歡迎。這些夷人就是我在龍裡城俘虜的,經過改造,已經翻然悔悟,不僅不再參加叛亂組織,反而組織義勇軍打擊叛匪。當初我隻留下一萬四千俘虜,現在已經暴增到四萬多人。他們一邊收攏被欺壓的白夷,一邊抓捕潰兵,短短幾天功夫已經發展到現在這個規模了。雖然還不能做到如臂使指,但至少不會出現指東打西的情況。”
朱燮元疑惑地問道:“你究竟給這些夷人灌了什麼迷湯——咳、咳,說了什麼話,讓夷人這麼信服你?”
“其實也沒什麼。我不過是告訴他們,大明不是他們的敵人,而是他們的救星,能免除他們勞苦,賦予他們財富。”
“很普通的話呀,他們會相信嗎?”
“話不在多,而在於誠。另外,我還有這個……”
說著朱由誠遞給他一本小冊子,封麵上寫著幾個字:白毛女。
朱燮元翻了幾頁,迅速沉入故事之中。他讀的速度很快,不過一刻鐘便草草翻完,不過他並沒有把書還給朱由誠,而是揣入懷中,道:“這本書寫得不錯,本官晚上再好好看看。朱由誠,本官以前一直有點小看你,可是現在看你寫的書,覺得你真有狀元之才。此書當得千軍萬馬,有了此書,西南之亂旬日可平。”(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
101nove.com=呆的月票。一更求人氣)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