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這樣的拍賣遊戲,在悠閒群裡一度很盛行,加入起哄的人也越來越多,隻要自己當天不是被拍賣的那一個。
而風車車筒子在悠閒群裡的另外一個愛好,就是在群裡開演唱會。
極其愛好音樂的風車車,有的時候玩遊戲玩的手酸了之後,他就會在悠閒群裡發個紅包炸出潛水的妹子們、漢子們。
然後風車車筒子就開始點歌了,一場網絡演唱會就此拉開序幕。
不過愛音樂的風車車卻是五音不全,最開始的時候從不在群裡唱歌,遭到了群友的一致吐槽。
而被吐槽的次數多了,他終於張了金口,在群裡高歌一曲。然後,那一天的悠閒群特彆安靜。
什麼?你問我群友都去哪了?
我才不會告訴你都是因為聽了他的歌聲,然後暈的暈,吐的吐,反正都沒力氣拿手機打字聊天了。
林風又在辦公室內忙碌了好一會兒,又趁著沒事的時候玩了幾次遊戲,然後還見縫插針的在悠閒群裡水群數次之後,才到了下班時間。
然後,在細雨朦朧中,林風走出了公司,現在的他不會知道,當他到家之後會有一個更大的麻煩在等待著他,不過他很快將看到。
林風家離他工作的工廠很近,幾百米的距離,他大多數時間都是步行回去的。
平日裡,下午六點多正是小鎮炊煙嫋嫋的時候,林風每次回家的路上總會路過他房東家的廚房,廚房裡總是會傳來濃鬱的香味,那是他房東家每天都會熬製的老火靚湯的香味。
那香味常常饞的還沒有結婚的林風口水直流。可是,今天卻特彆的奇怪,林風遠遠的沒有看到房東家的炊煙,也沒有聞到那日常的香味,隻聽到一聲聲震天的哭腔。
這樣稚嫩的哭腔,一聽就是孩子發出的,並且,林風可以完全由此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這孩子中氣十足,脾胃一定很好。
這樣的反常讓林風猜測,是房東家的親戚朋友帶孩子來做客了麼?
可是當他走進小院的時候才發現,房東家裡靜悄悄,哭聲的準確來源是他的屋子內。
怎麼回事?難道我早上出門的時候忘了關門?不過也不對啊,就算有小偷,也不會帶個嬰兒去他家偷東西吧。
而且這嬰兒還哭的如此的豪放,比柴可夫斯基的‘悲劇三部曲”更讓人震撼。
帶著種種猜測,林風打開了自己的房門,走進了自己的屋子裡。
本來寬敞的屋子裡現在塞滿了人,房東家的太太、林風的表哥表嫂,但這幾個人都不是主角,主角是在林風的床上哭的涕淚橫流的小嬰兒。
看到小嬰兒的那一秒,林風的眉頭就皺了起來,在心裡暗道,看來今天又要洗床單被套了。
雖然林風沒有潔癖,但是看到那糊滿嬰兒眼淚的床單被套,他還是不能忍受。
不過這都要放在之後再考慮,林風疑惑的看著表哥表嫂,好奇的問道:“表哥表嫂,你們這是?”
他表哥撓撓頭說道:“小風,這是你的侄兒,他叫阿信,出生了七個月了,你這幾個月都沒回家,還沒見過吧。”
林風看著那個哭泣小魔王,才想起這是自己的小侄子,去年春節之後自己走的時候,他還在表嫂肚子裡呢,現在都這麼大了,一時間林風不禁感歎起時光流逝的速度之快了!
林風感歎過之後,還是頗有些見到親人的高興,他說道:“表哥表嫂,你們多久過來的?怎麼不提前跟我說?我好去車站接你們,看你們這大包小包的!”
“我們過來有兩天了,本來是到這邊來進貨的,你大侄子現在還沒斷奶,所以不能留他在家裡,這次就一起帶他過來了。”表哥說道。
這時,房東太太和表嫂還在耐心的哄那個小嬰兒。
林風聽表哥這樣說就猜到了表哥原本應該是沒有打算來見自己的,應該是有什麼意外改變了主意,關懷的話語他剛剛已經說過一次了。
現在他沒有說話,隻是靜靜的看著表哥,等待著他的下文。
果然,林風看表哥頓了頓之後又說道:“可是,我們這邊臨時出現了個急事,之前進貨的那個工廠讓我們去隔壁市看一下他們的新產品,那邊比較偏,來回要在路上坐十個小時的汽車。
今天晚上連夜就走,可是你看我們帶著這麼小的孩子,連夜坐十個小時汽車,我們大人倒是沒什麼,在車上睡一覺就好,可是你這侄兒是個嬌慣的,要暈車,帶上他就不行了。”
聽到這裡,林風已經明白了他表哥的來意,可是看著那個才七個多月大的嬰兒。此刻,因為哭了很久,這個叫阿信的孩子小嘴扁著,小臉哭脹的通紅。
林風有些頭疼了,二十多歲的大男人,他從未帶過孩子,可是看著滿臉期盼看著他的表哥表嫂,他拒絕的話語也說不出口。
畢竟,他跟表哥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感情很好。沒有親兄弟姐妹的他,這些表兄弟姐妹就和他的親兄弟姐妹沒什麼區彆。
看著林風為難的神情,林風的表哥又開口了,他說道:“小風,我們也不會麻煩你很久,最遲明天下午我們就回來了。你就幫我們帶著一天吧!”
說完,他又期盼的看著林風,林風一咬牙同意了。
“太好了,我就知道小風你肯定會幫忙的!”他表哥笑著說道。
林風輕輕點點頭,既然答應了,自己就必須要做好。
接下來,他表哥表嫂又停留了快兩個小時,他們一起在不遠處的餐館吃了個晚飯。
剩下的時間,林風是在學習中度過的,學習怎麼樣帶孩子。
不得不說,這是一堂內容極多的一課,包括怎麼給孩子換尿布,怎麼哄哭泣的孩子,給孩子對奶粉溫度是多少,濃度比例是多少,吃過奶之後怎麼給孩子拍背,防止嗆奶等等等。
這一課,林風學的無比痛苦、無比認真,他甚至覺得自己比十年之前參加高考前夕還要認真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