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富國良藥_三國大教皇_线上阅读小说网 

25富國良藥(1 / 1)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冬去春來,一年總是從萬物複蘇開始。

在這個日漸溫暖的日子裡,欒奕卻總是心不在焉。腦子裡總是時不時浮出那個款款離去的背影,以及探出車窗揮淚告彆的麵龐。

不知,蔡琰在陳留渡過了一個怎樣的春節,又會在什麼時候再到潁川來!

濃濃的思念在欒奕心中凝聚,雖沒有隨著時間推移而淡化,但終歸還是在緊張的忙碌中被逼到了一處隱秘的死角。他真的沒有時間去思念……

上元節後,大漢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印刷廠陽翟縣郊正式開工。廠房占地麵積七畝八分,共有印刷工二十五人,晾曬工七人,送料工十人,裝訂工十人,庫管三人共計五十五人。印刷的字模,欒奕則是找縣上的刻章師傅依照飛白體挨個篆刻。

製作字母用時一個月,一月後印刷廠正式投入生產。一張張白色的綿帛在滾輪推動下沾染上墨香,隨後被晾曬工涼到院子裡,等墨漬晾乾,再送入庫房。一套書印完,最後再由裝訂工用針線將其縫合成可供翻閱的書冊。其模樣與後世的圖書一模一樣,隻不過頁麵偏大,印字的載體是綿帛。

二個月後,首批1000冊活字印刷綿帛《鴻都石經》書冊麵世,在潁川郡治陽翟縣內的樂已軒麵世後,立刻受到潁川士人們的熱烈追捧。新的訂書模式,便攜式的書籍,再加上蔡邕的名人效應,頓時讓士子們對此書趨之若鶩。僅上架三日便被搶售一空。後續書籍源源不斷送來,來多少賣多少。

樂已軒門外每天天不亮就排起長隊。

陽翟縣內各大酒肆、客棧人滿為患,裡邊住的全是來自大漢各地的買書人。

首批一萬冊很快銷售一空,第二個萬冊正在加緊印刷。

書籍買賣之火爆程度甚至遠超欒濤和欒奕的意料,欒家賺了個盆滿缽滿。

二個月後,正當人們捧著《鴻都石經》津津閱讀之時,又一消息橫空出世——樂已軒再出新書。而且一出就是兩本,其中一本書的名字正是欒奕所作,大名鼎鼎的《聊齋雜談》故事集。在這部集子裡,除收錄二十六個眾所周知的聊齋故事外,又植入了二十四章欒奕新作的小故事。同時,為美化圖書,欒奕還特地讓毛玠給這部書繪製了封皮。此外,他還在書籍封麵的下方增添“欒氏出品”字樣。

如此一來《聊齋雜談》不但裝潢更加精美,還被注入了品牌標識。

一時間,欒氏出品的綿書成為大漢最炙手可熱的常備時尚品。誰的書房裡若是沒有一冊《鴻都石經》或《聊齋雜談》簡直就沒臉自稱是讀書人。

接著第二本書麵世,那便是欒奕年初剛剛完結的《原富》。《原富》一書共256頁,厚厚的一大本共五章100餘篇,售價卻隻有5貫錢。大漢絕大多數富貴人家均支付的起。但誠如欒奕所料,《原富》乍一麵世,銷量並不太好,其中關於人性利己的觀點引來頗多非議,很多人覺得《原富》一書有違聖人人性本善的正統,是離經叛道。

不過,也有很多當世大儒力挺欒奕的觀點。比如五官的師父蔡邕就公開表示《原富》是一部深入剖析人性的重要著作,文中字字珠璣,均是發自肺腑之言。

與欒奕從未謀麵的經學大師鄭玄也對此書頗為支持。他對他的學生說:《原富》書中所提到的“人皆利己也,然人趨利之時,受天道指引,反利一國一世是也!”(意思是說,人都是利己的,但是當人追求利己的過程中,受冥冥之中無形的手的指引,反帶動整個社會的發展。這裡,欒奕將無形的手指做天道)堪稱富國良藥。

潁川學院內對於此書的爭論從未停止過。起初,從三三兩兩士族班的學院與欒奕爭論,漸漸演變為眾多士族班學院與欒奕、郭嘉、單福、戲誌才、毛玠五官爭論,再後來荀彧、荀攸叔侄和程昱也加入到五官的隊伍中,變成群起辯論,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學院一方怕鬨出事端,便安排每月十六號開設擂台舉行公開辯論。讓五官、荀彧、荀攸叔侄和程昱立於擂台之上,但凡有人對《原富》心存疑意可當場提出。欒奕他們答而辯之。

擂台一連搞了五個月,五場辯論均已欒奕諸人獲勝告終。當然,這並不是指他們學識有多麼豐富,實在是《原富》作為現代經濟學的聖經,其中所蘊含的道理之真切,實非東漢這個時代可以睥睨的。另外,欒奕八人各有所長,欒奕精通管子;郭嘉多奇謀;毛玠讀黃老;單福精兵法;荀彧熟孔孟;荀攸懂法典……再加上個博聞強記的程昱和鐵齒銅牙的縱橫家戲誌才……八個人加起來堪稱東漢百科全書,這麼個隊伍拚合起來,就算天下最有才學的人也辯不過他們!

這日又是個月中之日。暑日的陽光烘烤著大地,連院子裡的樹木都被曬的無精打采。鎮上的人們,都恨不得躲在屋裡不願出來,而欒奕他們卻要站在學院外高高的擂台上等待台下院子裡的同窗發問。

說起來,辯論已經進行了五個月。對《原富》心存異義的人們,要麼被欒奕他們說的心服口服,要麼自知說不過台上的欒奕和欒奕的兄弟們,便自行慚穢不願再丟人現眼。所以幾乎沒有幾個敢於辯論的人,大多數都是來看熱鬨的。

沒人爭辯,欒奕郭嘉他們隻好在擂台上曬著賊毒的太陽浴飲茶。茶水一杯又一杯的喝,足足等了三炷香的時間仍沒有人開口。欒奕怕這樣下去,非被曬成黑煤不可,便用眼神示意大家夥乾脆提前結束得了。

眾人遂起身,準備離台而去。邁台階的時候,卻見學院祭酒鄭先生、岑老夫子,還有荀家鄭爽陪著一名老者從門外走來。他們對老者的態度那是畢恭畢敬,由此可見老者身份的不凡。

細觀老者模樣,鶴發童顏,泛白的頭發下肌膚柔潤光滑,竟沒有皺紋。雙眸有神,透著智慧的光芒。衣袖隨行而動,飄飄然,宛若仙人一般。

老者身後跟著一位小童,個不高五六歲模樣。他眼睛不大,鼻子卻不小,大鼻子下麵有偏偏生了張小嘴,長得跟典韋一樣有特色——挺醜。入得門來,小童怯生生望一眼擂台,低下了頭。

老者拉著小童,在學院眾高層引導下,在擂台前站定,麵帶微笑的向欒奕等人拱手行禮,“老夫有疑問,還望諸位小友指教!”

欒奕八人連忙一揖及地,說:“指教不敢!先生又問,旦請說來!”

老者朗盛詢問:“《原富》中說世人皆是利己?”

“沒錯!”欒奕點頭。

“然,君子怎會利己?”老者又問。

“那敢問君子無欲無求呼?”郭嘉之反問一針見血。

“君子自是傲然於世,藐視眾生!”荀彧昂首回應說。

“非也,世之君子為國為民,圖天下蒼生之樂,圖千家萬戶之和,圖國家之強盛,圖社稷之昌盛!”戲誌才換個角度,從君子品格高潔方麵,說人既然想要成為君子,就在一個層麵上證明他有所追求。可謂鞭辟入裡。

老者頷首表示同意,又問:“有理,那君子品性崇高豈會利己?”

欒奕雙手交與胸前,說:“有所圖便是有願望,有願望定然會努力去實現,就如君子般將富國強民作為理想,並付諸奮鬥。如若國家強盛,則百姓豐足,而君子身為百姓之一,自然也會更加富有。所以奕稱其為間接利己。”

“這……”老者悶持半天,想反駁卻又找不到更加合適的論點。隨即哈哈大笑起來,“間接利己?小友解釋的也頗為通透,卻有道理。不過老夫卻有一惑,不得不問。”

欒奕彬彬有禮地說:“先生請問,奕洗耳恭聽。”

“世人皆利己,豈不會互相爭搶,天下大亂?”

“先生此問甚妙!奕以前也常思考這個問題,世人既然利己,為什麼天下沒有大亂呢?”欒奕見老者露出濃濃的疑惑神情,便解釋說說:“原因就是在這世上存在著一種看不見摸不到的東西,在不斷指引著這利己之心向好的方向發展。”發現老者略顯失望,他接著說:“例如,農人耕田,在收取日常吃食的同時售賣剩餘糧食獲取金錢,這是利己的表現,但是他在售賣糧食的同時,卻為士工商三個階層人的日常用食提供了方便。再比如荀彧家有錢,學院內人人皆知,但卻從未被渴望錢財之人偷搶。當然同樣的例子數不勝數。經過長久思考,才總結出那看不見摸不到的東西,奕將其稱為無形之手,現在覺得也許叫做‘道’更為合適。而‘道’亦可分為天道、人道兩種……”

聽完這席話,水鏡似有所悟,連忙問道:“哦?說來看看!”

“天道,是天然賦予人們的秩序的統稱,是人力不可抗拒的。其中絕大部分秩序還需世人繼續參悟,有小部分我們已然探得究竟,最為明顯的便是這日夜更替、月圓月朔,深入一點的就是古代先賢總結出來的那些聖人之言。人道,是指人類智慧初開後,人為製定的規則。比如刑法,大自然可沒教給萬民殺人償命欠債還錢吧?比如道德,忠義仁孝。所以奕認為,正是這道指引著利己的人們遵守著秩序,才不會生亂的。”

老者聞言大喜,“道!秩序!說得好,此語可謂道破天機!《原富》果不愧富國良藥之名!”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最新小说: 五年了,全家跪求我原諒,幸有你 太子城傳奇 從趕海開始,成為全球首富 變成白毛,才不會被寵成廢萌 打獵捕魚采山貨,養八個弟弟妹妹 反派弟弟怎麼越養越茶 厭厭如曦 直播:從扛樓戰神到地表最強男人 仙二代的我不想躺平,隻想救世 【普女】他們都是偏執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