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顏良隻見眼前閃過一道寒光。隨即頓覺寶刀刀鋒上逆襲回來一股詭異的力量。
詭異的力量隨即將寶刀帶偏許多。砍在了空處。
眼見大好的機會付諸流水。顏良氣得哇哇大叫。瞄著公孫瓚提刀便砍。公孫瓚也不甘示弱。借著豐富的作戰經驗舉槍來迎。
一時間“乒乒乓乓”刀兵大作。
望著戰陣中央。險象環生的戰鬥。無論是袁軍也好。幽州兵也罷。無不把心提到嗓子眼。生怕自家主將有何閃失。
廣陽城外。從剛才的喧雜。瞬間轉化成一片死寂。僅剩兵器交擊聲在虛空中唱響。
公孫瓚、顏良二人你來我往殺成大戰百餘合後。更多更快章節請到。已是年過半百的公孫瓚。體力開始明顯不支。視線中的顏良越來越模糊。不過可以看清的是。不到不惑之年的他體能仍然充沛。就算再打上百回合也是綽綽有餘。
此時。這場鬥將之戰的結局已經確定。公孫瓚自知落敗是早晚的事情。不過敗歸敗。他發自內心的不服顏良。要說服。也隻能服老。“若是自己年輕二十歲。哦不十歲便可。定讓他顏良有來無回。”
然而公孫瓚也知道這不過是句氣話罷了。畢竟。時間是不能逆轉的。該老人終歸還是會老。
公孫瓚不甘落敗。卻又無可奈何。第一時間更新他故意賣個破綻。引來顏良的攻勢。隨後虛晃一招。騙過顏良拔馬便退。
連勝兩陣。顏良見手下兵馬士氣旺盛。當即下令雷鼓進軍。麵對氣勢如虹的袁軍。以及殺神一般的顏良。幽州軍還沒交戰便嚇得心驚膽寒了。
不過一柱香的工夫。幽州軍陣腳大亂。
眼見敗局已定。公孫瓚不敢與袁軍再做糾纏。立刻鳴金。帥兵回城。
顏良趁勢掩殺。斬敵上千。一直追到廣陽城下。被據守廣陽城的幽州守將。。公孫瓚從弟公孫淵引弓弩手射退。這才心有不甘的退走。於距廣陽城10裡外安營紮寨。等待袁紹中軍駕臨。更多更快章節請到。再合力攻城。
敗回城內。公孫瓚心中幽憤。召集帳下文武共同商討抗敵之策。
幽州長史關靖獻策曰:“顏良雖勇。卻有勇無謀。今日大戰得勝。定生輕慢之心。明公連夜派兵出城襲其營。必有收獲。”
公孫瓚聞言大喜。“士起(關靖的表字)真吾之子房也。”遂既點齊兵馬。一路由公孫淵率領出西門。一路由漁陽太守鄒丹統禦出東門。兩路人馬借夜色掩護潛到顏良軍寨之外。驟然舉起火把向軍寨發起猛烈攻擊。
可憐顏良此時正做著斬殺公孫瓚的春秋大夢。睡夢中轟轟烈烈的喊啥聲清晰可聞。而且逼真無比……
“將軍。第一時間更新將軍。快醒醒。大事不好了。公孫瓚的兵馬殺進寨來了。”
顏良猛地從睡夢中驚醒。側目一瞧。身旁站著焦急萬分的親兵;耳傾聽。才知喊殺聲哪裡是夢裡來的。而是源自於活生生的現實。
聽聲音。主將帳外已然亂作一團。顏良大急。顧不得披掛鎧甲。提起他那把金背劈水電光刀闖出大帳。四下環視一眼。暗道一聲不好。
此時。毫無防備袁軍在幽州軍兩路夾擊猛攻之下。化作了一盤散沙。兵找不到將。將找不到兵。亂成一團。
幽州兵趁機湧進大寨。見人就殺。第一時間更新見帳篷就放火。火勢漫天。煙霧繚繞。又進一步推動了混亂的進程。
顏良自知大勢已去。營盤是守不住了。接過親兵遞來的馬韁。翻身上馬。回頭怒視一眼大火燃燒的方向。憤憤道:“隨某家南退。”
顏良引著100餘親兵。在混亂的大寨中穿行。高速向南方退卻。路上多有幽州兵前來攔截。卻敵不過顏良勇武。被其一個衝鋒。殺的七零八落。所過之處。無人能攔。隨後顏良又收攏了數之袁軍殘兵。兵力增至530餘人。
顏良眼見就要衝破出南寨。恰當此時。卻聽左翼冒出一聲叫囂。“毋那賊廝哪裡跑。”
竟是漁陽太守鄒丹。
顏良冷哼一聲。拍馬迎上。隨手便是一刀。
鄒丹昨日也見識過顏良的本領。不敢與之硬拚。便采用纏鬥方略。意圖牽製住顏良。不讓其敗逃。隨後再等公孫淵來援。一同將其製服。
可是他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在絕對的實力麵前。任何詭計都是無用的。
相較而言。顏良的實力比他高出不止一個層級。或者用個更明了的比喻。如果說顏良的武力值是90多的話。那麼鄒丹最多也就剛到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