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人。第一時間更新801匹駿馬在退敗中的江東軍右翼軍陣中往返衝突。張遼左挑右劈。把他那柄一字點金盤龍畫杆方天戟武的虎虎生風。
話說張遼的武藝頗得呂布真傳。勢大力沉。且速度極快。眼花繚亂的攻勢此起彼伏。走到哪裡便是一片疾風血雨。
孫策帳下驍將淩信、黃韋見張遼追的甚急。拍馬便來阻攔。
張遼怡然不懼。暴喝一聲。“雁門張文遠在此。擋我者死。”長戟在手。在正午日光照耀下綻放出懾人的光彩。抬手一撩。一劈擋下淩信、黃韋攻勢。反手一式羆星斬月直劈淩信。
淩信避之不及。被張遼一招斬落馬下。黃韋尚未來得及收回蕩到身側的長刀。卻見張遼一戟直刺他的前胸。胸口隨即傳來一陣鑽心的疼。喉嚨一甘。哇的吐出一大口鮮血。口腔、鼻腔滿灌鮮血。呼吸困難……直憋的滿臉泛紫渾身乏力。一頭載落馬下。
可憐淩信、黃韋付出生命代價竟未能阻住張遼半步。留下兩具屍體馬不停蹄繼續向孫策追去。
眼見孫策的馬車距離自己不足百步。張遼揚聲大吼:“孫策小兒休走。雁門張文遠在此。還不束手就擒。”
聞聽此言。孫策撩開車簾怒不可赦的回望張遼一眼。暗道:虎落平陽被犬欺。若非身受重創。哪容你這無名之輩在此叫囂。“興霸。去教訓教訓他。”他對甘寧道。
甘寧正要領命轉身。粗氣連喘的張昭攔下他。“主公、甘將軍。不可。在下觀那張文遠兩合之內可斬淩信、黃韋。足可見其武藝不凡。若與之廝殺必是一番苦戰。方此我軍兵敗之時。敵軍隨時可將我等合圍。久戰無益。不如先行退卻。待來日再報今日之仇。”
孫策一臉憤恨。道:“不殺之難消吾心中之恨。”
張昭進言道:“在下觀其兵馬不多。無需派上將出馬。隻消多派些人馬圍而攻之便可。”
孫策一想也對。更多更快章節請到。遂責令右翼大軍將張遼重重包圍。
張遼手下隻有八百騎兵。身陷重圍一時難以寸進。衝突不得。他隻好棄卻孫策奮力廝殺引軍回退。向自家右翼大軍方向靠攏。
密不透風的防禦在他麵前如同紙糊一般一撕既開。瞬間突破圍堵衝出陣來。眼見即將回歸本質。回複安全。回頭一瞧。身後的八百騎兵隻剩了二百人。其中有三百餘人死於敵陣。還有二百人與之走散。被數倍於己的敵軍團團包圍。衝不出來。
遙望被圍衛士眼中的落寞和彷徨。張遼心生不忍。馬頭一轉。吼道:“諸位兄弟莫急。某家雁門張文遠來救你們了。”一馬當先又殺入敵陣。割草機一般撂倒一地的屍首。衝到被圍衛士身邊。引著他們在敵陣之中往返衝鋒。“張遼在此。擋路者格殺勿論。”
“將軍威武。為了聖母的榮耀。”欲眾皆呼。
江東右翼大軍登時被張遼攪成一鍋稀粥。混亂不堪。
正率領中軍瘋狂殺向江東軍中軍帥旗的關羽。很快發現了右翼方向出現的混亂。遂既從探馬口中得知。右翼之亂乃是張遼帶領一小隊人馬衝入敵陣造成的。
關羽與張遼關係匪淺。素知這位老朋友並非莽撞之人。之所以帶區區百人衝入千軍萬馬定然事出有因。他瞬間想到。張遼冒如此大風險的原因隻能有一個。那邊是孫策現在右翼軍中。而不是眼前的中軍。
想通這一點。他當即下令。大軍調轉方向協助張遼旗下兵馬全力猛攻江東軍右翼。
得到關羽的支援。張遼壓力大減。退回本部引教會右翼大軍與關羽中軍成包夾之勢。反倒將江東軍右翼圍了起來。
江東軍陣腳霎時大亂。麵對鋪天蓋地的教會大軍。孫策也顧不得取什麼張遼性命了。在甘寧、黃蓋、張昭護衛下倉惶逃竄。被教會大軍追出十多裡遠。才在周瑜率領的中軍和韓當領銜的左翼大軍合力護衛下脫離危險。
是役。江東軍五萬人。死傷七千餘人。一萬一千多人被俘。損失超過三分之一。
關羽軍三萬五千人。死傷五千餘。繳獲江東軍輜重無數。
戰事發展到這個程度。其實已經沒有再打下去的必要了。以孫策手頭僅剩的三萬多人。無力攻下關羽鎮守的壽春。
不過。為了牽扯欒奕徐州方麵的兵力不讓其北上支援欒奕與袁紹在官渡的大戰。出於大局需要。孫策仍把大軍留在江北。於距逍遙津三十裡處安營紮寨。
直到豫北傳來消息。袁紹兵敗。官渡之戰以聖母教完勝而告終。孫策才知大勢已去。不得不回軍江南。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