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大船_三國大教皇_线上阅读小说网 

409大船(1 / 1)

一秒記住無彈窗,更新快,免費閱讀!

新建的兩座船塢中。逍遙津船塢主要針對江東孫策。為將來渡江南下製造船隻。出廠的船支均是依據眼下大漢造船技術製造出來的大型樓船。以及水戰走舸。

與逍遙津船塢不同。按照欒奕的設想。位於黃河入海口的東萊船塢主要製造海船。

熟悉世界近代史的欒奕。深知隻有征服了大海才有機會征服世界。反過來講。即便不去爭奪世界霸權。隻有將製海權牢牢攢在手裡。才能保證領土完整不受海外民族侵犯。

19世紀的中國就是因為製海權的缺失。飽嘗了血教訓。歐美列強的軍艦幾乎沒遇到什麼抵抗便開進了大清王朝的港口。更多更快章節請到。展開對華夏文明的入侵。華夏文明百年屈辱史自此開始。

為了保證子孫後代的尊嚴不再像曆史上那樣被外族人踐踏。欒奕決計從此時此刻開始便開始不遺餘力投入研發航海及造船技術。

為此。欒奕在洛陽售地利潤的基礎上。甚至不惜自掏腰包從欒家商會支取白銀一千萬兩專門用來建造船支研發廠房。並麵向大漢州高薪聘請造船高手。除此之外。他還從自己旗下產業中抽調一大批經驗豐富的木匠、鐵匠投入了東萊船塢。以便早日製造出符合設想的海船。

然而。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骨感。在花費了海量的投入之後。那些所謂造船高手製造出來的船支個頭還沒有在河裡航行的樓船大。這樣的小船根本不可能遠洋航行。最多在近海打個漁。

欒奕問工匠海船個頭小的原因。工匠答曰:海裡不似河流。風浪極大。船個頭大承受的風浪也就越大。再海中航行很容易被風浪掀翻。甚至拍散。

對於這樣的解釋欒奕當然不可能讚同。因為他清楚知道明朝時。鄭和下西洋時的艦隊裡就有數十艘巨型戰艦。這些船。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載重量八百噸。足可容納上千人。

明代的科技雖然更勝一籌。但隨著當今大漢煉鋼技術的優化。整體並沒有什麼實質性飛躍。也就是說明朝能造出來的船。現在同樣可以製造出來。隻不過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式方法。是工匠技藝不精。

想到這兒。欒奕迅速想起一個人。。黃承彥。通過過去一段時間的接觸。欒奕深知這位墨家傳人在古典機械學方麵所具備的超人才華。如果由他出馬。製造遠洋巨艦將不再是夢想。唯一的難點就是。黃承彥此人脾氣有點怪。生性淡泊名利。能否把他請出山是欒奕亟需解決的問題。

為了讓大船早日麵世。欒奕決定親自出馬找他談一談。

說起來。黃承彥在濟南國曆城縣的宅邸還是欒奕賞賜的。宅子位於黃河岸邊。距離欒家商會落口港廠區並不遙遠。以便黃承彥閒來無事去廠裡的工匠給些指導。

因了這層因緣。欒奕常在廠裡見到黃承彥。作為一個懷揣21世紀的穿越者。欒奕在與黃承彥間的交流中總能在不經意間透露出一些後世的自然科學理論。

這些對於後來人無比膚淺的知識。對於黃承彥而言卻無異於一盞指路明燈。解決了他心中很多疑惑。對欒奕頓時生了相見恨晚之意。

而欒奕本人。又對自然科學頗感興趣。尤其對墨家神奇的機械、機關技藝興趣濃濃。通過與黃承彥交流。他學到了很多後世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古典機械技術。這些技術在後世已經失傳。但無一例外在生產生活中可以發揮出巨大功用。

舉個簡單的例子。墨家技藝中。有一味由特殊配方熬製而成的藥劑。藥劑熬成之後。將木材浸潤其中。三天三夜後可保木材千年不腐。萬年不爛。

黃承彥建議欒奕將這一生物藥劑配方用在欒家製造的家具上。

欒奕最初並沒有同意。原因很簡單。。造出來的家具一萬年都不帶壞的。那誰還會替換家具。沒人替換家具。家具豈不就成了一次性消費產品。等到大漢百姓的家中都有了他的家具。他製造出來的家具又該賣給誰。

後來。經過反複思量。欒奕又覺出自己的想法太過狹隘。方今大漢。製造家具的廠家不止他一個。大家都在你來我往激烈競爭。要在市場中穩固自己霸主地位。唯有提高產品質量。顯然。黃承彥的藥劑是提高質量的最佳選擇。

承認。家具變得敦實。不易損壞。理論上會減少產品未來的銷售量。但是現實中卻不一定如此。比如。欒奕可以讓手下工匠不斷創新家具的樣式及花樣。借此也可推動百姓們更新換代家具的頻率。

如此一來。欒家家具不但質量過硬。還有著不斷推陳出新的樣式。借此足可引領潮流。成為大漢當之無愧的家具業霸主。

思及此處。欒奕當即拍板。決定從黃承彥處大批量購買防腐藥劑。誰知黃承彥卻說。防腐藥劑他雙手奉送。欒奕用不著買。隻需幫他采購製劑原料便可。由此。也可看出黃承彥非趨利之人。

當然。這是題外話。此間暫且不提。

像防腐藥劑這樣的古典技法黃承彥還有很多。無不讓欒奕大開眼界。

所以。即便欒奕日常公務繁忙。但凡黃承彥約他暢談。他都會儘量擠出時間前往黃家。有好幾次二人甚至是秉燭夜談。一聊就是一個通宵。

於是乎。欒奕就這樣成了黃承彥家中的常客。

策馬來到黃宅前。宅門口那尊迎賓機器人一如往日正在不停作揖。

沒錯。那就是一尊機器人。機器人整體木質結構。內部裝有流沙。借助流沙流動的重力推動機器人體內杠杆等機械結構促使機器人做出彎身作揖的動作。

起初。黃承彥一直沒能解決機器人的動力循環係統。具體說來。就是流沙從高處流到低處之後。無法再循環到高處去。致使機器人作揖的動作最多隻能持續半個時辰。這一問題一直困擾著黃承彥。隨後他將這一問題拋給了天文地理無所不知的欒奕。

在明白其中詳情之後。欒奕給黃承彥講述了能量守恒和能量轉化原理。告訴黃承彥木質機器人之所以可以行動。乃是借了流沙墜落的重力。流沙的重力在推動機械促使機器人做出動作之後。已經損失了絕大部分。餘下的力道不可能再拉動同等質量的流沙克服重力送回位於高處的艙室。

所以。若想實現流沙的完美循環。除非再在機器內部施加一份額外的力。專門用來拉動流沙。

在這方麵。欒奕建議黃承彥考慮風能。在機器人頭部和雙肩部位按上三個風車。借風吹動風車的旋轉力量。再輔以適當的齒輪機械。從而借風力驅動。形成沙體的循環利用。除此之外。欒奕還將“發條”的機械原理告訴了黃承彥。建議他把發條植入機器人體內。從而保證機器人在無風狀態下也能長久保持行動。

聽了欒奕的解答。黃承彥豁然開朗。在弄懂能量守恒和轉化原理之後。他和曆代墨家先賢困惑許久的很多問題瞬間解開。不但把機器人造了出來。很多過去心中難以實現設計現在也變成了可能。

自此之後。那尊機器人便風雨無阻的站在門口不停作揖。這也是後來木流牛馬的原型機。

自報家門跨進黃宅。管家不知在忙些什麼。並未像往常一樣前來迎接。不過遙遙卻可聽到他的聲音。竟在放歌。歌中有言:“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裡。裡中有三墳。壘壘正相似。問是誰家塚。田疆古冶氏。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理。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相國齊晏子。”

歌曲想來是近些年的新作。欒奕從來沒有聽過。盈盈繞繞、豪裝粗狂的曲風讓他為之震撼。遂不忍打擾管家。隻是站在一旁靜靜傾聽。這首歌背景中的人物乃是春秋時齊國的國相齊晏子。其人足智多謀。剛正不阿。以有政治遠見和外交才能。作風樸素聞名諸侯。曆任靈公、莊公、景公三朝宰相。為齊國昌盛立下了汗馬功勞。同時。他還提前將近一百年寓言到齊國政權將被田氏所取代。

一提到齊國。欒奕不由自主聯想到這首歌是不是在映射自己呢。自己現在的身份不跟當年的齊晏子一模一樣嗎。

昔日田氏取代薑氏成為齊國的統治者。自己不也在為代替劉氏統禦九州做著準備嗎。

想到這兒。欒奕對此曲的作者越發感興趣。等到黃家管家一曲唱畢。便迫不及待上前詢問這首歌的由來。

聚精會神放歌黃管家直到欒奕出聲。才發現院子裡毋的多了個人。連忙告罪。“齊王殿下駕到。有失遠迎。”

欒奕晃了晃手。表示都是老熟人了。不必那麼客套。隨即詢問:“敢問管家。方才那首歌有什麼名目。”

管家答曰:“此曲名為《梁父吟》。”

欒奕知道。梁父乃是距此不遠泰山郡內的一座山。傳說是齊晏子入葬的地方。“這首歌何人所做。”

本書首發來自,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最新小说: 我在靈夢 被AI教授坑慘的快時代救贖 永恒萬界主 乘風混沌界 五年了,全家跪求我原諒,幸有你 太子城傳奇 從趕海開始,成為全球首富 變成白毛,才不會被寵成廢萌 打獵捕魚采山貨,養八個弟弟妹妹 反派弟弟怎麼越養越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