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吼過後,遲遲無人回應。“開門,”祝融也跟著喊。
“我怎麼覺得有點不對勁呢,”帶來洞主被寨前過於幽靜的氣氛驚得毛骨悚然。
就在孟獲距離寨門不足五十步時,隻見寨牆之上豎起萬千血紅十字大旗,雷鳴般的雷鼓隨後響起。一名名帝國衛士從掩體後冒了出來,仰天大笑,“孟獲,你家老巢已被帝國奪下了。”
“怎麼可能……”孟獲大驚,“諸葛亮不是在北門嘛,從北向南到銀坑洞的路隻有一條,他怎麼可能打到銀坑洞來,”
這支帝**的主帥顯然猜出了孟獲心中的疑惑,便非常善解人意的從寨牆上露出頭來,“我乃帝國交州彆家、討蠻將軍龐統龐士元,封帝國教皇之命討伐南蠻後寨各洞。”
原來,此番出征南蠻的軍隊不止諸葛亮這一支。在諸葛亮攻入南蠻後不久,龐統先攜帝國交州、揚州六萬大軍與山越人大戰了一場,山越王沙摩柯畏懼火藥威力,連戰三陣,三陣告負,主動繳械請降。龐統隨即將兵鋒指向了烏戈國。此時,烏戈國主兀突骨正帶著三萬藤甲兵支援孟獲,國內空虛,龐統幾乎沒費什麼力氣就把烏戈國給滅了。
龐統接下來又相繼攻陷大理、南詔等南疆小國,一路勢如破竹直抵銀坑洞寨門外。銀坑洞裡的蠻兵全被孟獲帶走,餘下的都是些殘兵遊勇不足為道,龐統僅用一個時辰便將之拿下,一舉端了孟獲的老巢。
孟獲恍然大悟。他終於明白諸葛亮為什麼屢次抓住他卻屢次放他回歸了。想讓他心悅誠服隻是一個方麵,更重要的則是激怒他,讓他禪精竭慮四處調集兵馬與來自北方的諸葛亮一決雌雄,卻忽視身後的南方還有一直中原人的大軍正向他後方挺進。
“好算計啊,好算計,”孟獲頹然不已。此役無論是總體戰略還是個體戰術……他都敗得無比徹底。銀坑洞以北皆入諸葛孔明之手,銀坑洞以南全在龐士元掌握之中……整個南疆已然淪陷,就算想反抗,他也沒了資本。
他掃視孟優、帶來洞主和祝融一眼,長歎道:“輸了……”言訖,耷拉著腦袋背對銀坑洞向北走去。
“大王,你去哪,”祝融驚問。
“還能去哪,找諸葛孔明請降。”
“哦……”不知為什麼,聽到孟獲要請降。祝融反倒長出一口氣。“總算結束了。”
這一次看到孟獲,諸葛亮既沒有諷刺他,也沒有挖苦他,而是恭恭敬敬想孟獲及地一揖,笑著道:“恭喜蠻王迷途知返。”
“帥座七擒七放於我,亙古未有。我雖化外之人,卻通些禮儀。帥座於我有恩,應當我拜帥座才是。”孟獲、祝融一行跪倒便拜。
“這次,蠻王可服了,”諸葛亮笑著問。
孟獲口氣堅定的說:“心服口服。”話說回來,整個南疆已經在帝國的實際控製之下,他孟獲已經成了光杆司令,他不服都不行。
“很好,孟獲接旨。”諸葛亮一臉嚴肅的從大袖中取出欒奕親書的聖旨,高聲吟唱。
聖旨大意在說,南疆,並大理、南詔、烏戈南部諸國久不服王化,禮儀缺失。今帝國以教化世人為己任,決計將以上諸國納入帝國版圖,建立雲州。雲州暫定會有四個大郡,分彆為大理、南詔、烏戈,至於南疆則改為蠻族自治郡。仿效羌族自治州管理模式,郡內仍以孟獲為主,加封世襲蠻王。郡內設十二個洞,洞主由原本的洞主擔任,相當於朝廷的七品縣令。郡縣內均有由帝國朝廷派遣的司馬若乾,協助地方處理治下事務。
另,作為帝國的新成員大理、南詔、烏戈、南蠻各部成員將被吸納為帝國二等公民。
為了避免孟獲誤會,諸葛亮告訴孟獲,在帝國,人共分三等。
一等公民,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教民。他們都是聖母教信徒,不但可以受帝國法律保護,還可以享受到教會的各種福利。比如享受義務教育,,高等教育之前不必繳納學雜費,再比如依據家庭條件享受半價或者免費的醫療,還比如享受鼓勵生育政策的扶持,生出的孩子在十二歲之前每月都可從教會領取幫扶資金和牛羊奶等營養品。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所謂二等公民,也就是人們所說的非信徒或者異教徒。他們並非聖母教的信徒,故而隻受帝國法律保護,而無法享受前麵提到教會福利。目前,帝國中的二等公民不止有蠻族,也有那些沒有信教的羌人、匈奴人、新羅人、鮮卑人,當然也有部分頑固不化信奉道教遲遲不肯加入神的殿的漢人,以及那些犯了重罪被剝奪宗教權利的罪犯。如果想從二等公民升格為一等公民,說起來並不困難,具體條件無論是蠻人還是漢人都一樣。隻需連續進教堂一年後行決誌禮,再考察一年最終通過考核接受洗禮之後,就會擁有教籍,然後就可以成為一名帝國蠻族的一等公民了。
至於三等公民,便是奴隸。諸葛亮寬慰孟獲放心,一般人是不會淪為三等公民的,隻要不與帝國作對,不違反帝國的法律,蠻族的帝國同胞們便可安安生生踏踏實實過日子。
蠻王孟獲隨即釋然。“可是就算想成為一等公民,我們這裡窮鄉僻壤,也沒有所謂的教堂啊,”
“放心吧,”諸葛亮拍了拍孟獲的肩膀,“會有的,都會有的。帝國的五百名神仆已經在來的路上了。他們會在南疆建立教堂,將聖母的福音傳遍南疆的每個角落,”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