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4海難_三國大教皇_线上阅读小说网 

544海難(2 / 2)

“哎,”欒平猛一跺腳,“老人家們這是想乾什麼啊,”他很想派船去追,可是眼下帝國的幾支海軍,南洋艦隊正在羅馬跟羅馬人作戰,黃海水師正在百乘接受百乘事物,北海艦隊裡的寶船都被欒奕擄走……他已經無船可調了。

聖元四十二年五月初四,就在這個帝國建國慶典前夕,位於極西之地的羅馬傳來好消息。在埃及軍隊的協助下,在執政官塞維魯禁衛軍統領佩特洛尼烏斯內部支援下,帝**連奏凱歌,很快便攻下了羅馬城。

羅馬末代執政官塞維魯哪裡想到最為信任的手下會背叛自己,措不及防之下被佩特洛尼烏斯生擒活捉。後者則砍下他的腦袋,將之裝在精致的盒子裡獻給了孫權。

孫權大讚佩特洛尼烏斯之功,並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履行帝國的諾言,協助佩特洛尼烏斯趁馬其頓深陷戰亂將之攻占,隨後封佩特洛尼烏斯為馬其頓國王。與出任首任羅馬公國國王的孫權在聖母像前一同宣誓終生效忠於神聖華夏帝國。

當孫權在羅馬大動乾戈的時候,帝國的軍事力量也沒有閒著,被後世稱之為第二次十字軍西征的戰爭正式打響,這一次帝國足足征集了四十萬大軍,直撲安息。

為了方便協調各軍之間的關係,對欒奕安危憂心忡忡的欒平不得不暫時放下親情的桎梏,親自帥兵西進。

此時的安息,雖然在中東地區範數大國,但其國力和軍力遠不如後世波斯帝國時期那般強大。舉國上下加起來總共擁有三十多萬兵力,麵對四十萬帝**入侵,安息人很快便被火藥這種“新式武器”給打懵了。

加之穆斯林教現在並未在安息流傳開來,安息人仍保留著拜月的傳統。當他們看到帝國的熱氣球騰空而來,登時嚇的魂不附體,還道是賽裡斯人帶著天兵天將來了。一眾安息士卒匍匐在地瑟瑟發抖,仗還沒開打就已經輸了。

聖元四十四年七月,曆史兩年不艱苦卓卓也不輕鬆的征戰,帝**成功攻破安息都城斯羅,安息帝國自此覆滅。

同年九月,一則噩耗從揚州海岸傳來。傳信之人乃是與欒奕一同出海的北海艦隊成員。據他說,帝國北海艦隊隨教皇陛下出海東航行了三個多月時遭遇了一場特大的風暴,整支艦隊幾乎全部葬身海底。他和幾名同袍落海之後,非常幸運的漂到了一個海島上。在那裡過了一年多野人般的生活後,被一艘來此探索新領地的帝國貴族救了下來,這才得以重回故鄉。

聞知此訊,欒平登時如同天塌了一樣。“怎麼會這樣,那陛下呢,陛下何在,”

“不知道,那天狂風暴雨……伸手不見五指,根本看不清周邊事物。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天沉了很多的船,海麵上到處都是帝國寶船的殘骸。”

“什麼,”欒平暴怒,“你還記得出事那片大海在什麼位置嗎,”

得救的海員搖了搖頭,“記不清了,不過我大體還記得落難的那片海島的位置。我既然是落水後漂到那裡的,就證明出事的海域距離那片海島不遠。”

欒平隨即釋然,“責令,北海、黃海、南海艦隊全體出動,帶著此人把陛下給我找回來。活要見人,死……父皇是不會死的。”

一時間,帝**的全部海船都被調動了起來。聞知教皇在東部某海域失蹤的消息,帝國的豪門、商人也忙碌開來,自主派出家中商船抱團搜索。

三千多艘海船聽起來數量不少,可是與遼闊的大海相比,不過是滄海一粟罷了。經過半年多海上搜索,帝國的船支沒有發現任何生還者的信息。至此,人們才心不甘情不願的確信,將他們一手從戰亂走向輝煌,繼而完成霸業的偉大君主,,教皇陛下被大海無情的吞噬了。

此訊一經傳開,後經《聖光報》進一步確認,帝國的百姓們隨之悲痛欲絕,仿佛天塌地陷了一般。“陛下歸天了,往後的日子可怎麼過啊,”

聖元四十四年三月初九,據逃回本土的北海艦隊前船員回憶,教皇陛下的艦隊就是在這一天遭遇海嘯的。於是,三月初九便被定為了教皇的忌日,同時也是他的衣冠塚出殯的日子。

在這一天,帝國的百姓們有能力的全都聚集再來洛陽城裡,將洛陽的大街小巷堵了個水泄不通。

帝國各地都是祭奠教皇陛下逝世的人群,包括諸多屬國在內的整個帝國完全深陷在巨大的哀慟之中。直到新帝欒平登基,人們才逐漸從悲痛中緩過神來。正如《子奇言集》說的那樣,“死者已矣”,活著的人終歸還是要活下去的。

作為帝國的第一任教皇,欒奕的事跡被很多曆史機構精心記錄了下來。其中帝國官方的版本由帝國史官完成,記入了《神聖華夏史錄》,文中用相對公允的文字詮釋了欒奕自幼年獲得神童之名開始,一步步東征西討,走向權利巔峰的曆程。

除了《神聖華夏史錄》,帝國聖母教也對《聖母經》進行了重新修訂,將舊版的《聖母經》定為《聖母經》“舊約卷”,並在隨後加入了新的“新約”部分。在“新約”裡,欒奕被詮釋成了聖母托生於人間的兒子,懷揣著對聖母的忠貞,他將聖母的福音播散向大地。並在聖母的祝福下,一步步將聖潔的光輝照耀了大地。這段曆程便是欒奕生平的宗教版本。

在《聖母經》和《神聖華夏史錄》之前。蔡邕所寫的《後漢書》也有專屬於欒奕的分卷。在這段長達五萬餘字的文章裡,蔡邕相對苛刻的將自己的女婿撰寫成了一名竊國的野心家。誠然,這樣的觀點在理論上符合曆史實際,對後來人認識一個真正欒奕有較大作用。但是對於聖元一世紀的人而言,這樣的論點是難以被對欒奕無比擁戴的大眾認同的。很多朝廷大臣懇求欒平將這本敗壞先帝名聲的著作拿出來燒掉。

說實在的,欒平也很想將其撕成碎片,燒成灰燼,可是在此之前,欒奕曾有聖命在先,任何人不得損毀蔡邕的著作,包括欒奕本人都不行。

作為一名孝子,欒平自然不能違抗欒奕的聖命,隻得將這部書留了下來。拓印之後,存在了帝國圖書館的保險櫃裡。

手機用戶請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書架與電腦版同步。


最新小说: 災星?福寶?實則天道親閨女 豔遇的代價 九尾狐傳0924 溝壑出路 灌籃高手之青春無悔 星穹鐵道:重聚黃金庭院 玄天圖 靈異的故鄉 詭異遊戲竟是我老家? 靈氣修行者